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编码摄像的非侵入式激光扫描的显微散射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011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8
本申请涉及显微成像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编码摄像的非侵入式激光扫描的显微散射成像方法,包括:获取待成像物体的门控反射矩阵,将门控反射矩阵变换到频域得到频域反射矩阵;利用CLASS算法由频域反射矩阵计算输入和输出畸变相位,并进行相位解包裹得到连续变化的输入和输出畸变相位;将连续变化的输入和输出畸变相位除以二,并重新包裹至预设区间内得到新的输入和输出畸变相位,利用新的输出畸变相位对频域反射矩阵的输出畸变进行补偿,将补偿后的频域反射矩阵进行强度叠加补偿输入畸变,得到待成像物体的最终物体图像。可以解决散射场景下非侵入式激光扫描的显微成像方法中无法很好地使用编码摄像理论正确求解反射矩阵的问题。解反射矩阵的问题。解反射矩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编码摄像的非侵入式激光扫描的显微散射成像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显微成像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编码摄像的非侵入式激光扫描的显微散射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非侵入式显微成像技术,通过使用一对共轭的针孔遮挡非焦面传来的信号,实现了更好的层析能力,提高了图像的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和SBR(Signal to background ratio,信号背景比),被广泛应用于观察一倍SMFP(Scattering mean free path,散射平均自由程)厚度的散射样本。但是,当样本的折射率不均匀、或者成像系统中存在像差时,包含物体信息的信号会由于PSF的扩展而从共焦针孔散开,从而降低了图像质量。不仅如此,随着成像深度的增加,光在组织内发生多重散射,同样会必然导致PSF(Point spread function,点扩展函数)的展宽。所以,在散射介质内实现理想的衍射极限成像的关键在于将到达共聚焦针孔以外位置的信号重新聚焦到共聚焦检测位置,即将系统扩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编码摄像的非侵入式激光扫描的显微散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成像物体的门控反射矩阵,并将所述门控反射矩阵变换到频域得到频域反射矩阵;利用CLASS算法由所述频域反射矩阵计算输入畸变相位和输出畸变相位,并对所述输入畸变相位和所述输出畸变相位进行相位解包裹,得到连续变化的输入畸变相位和输出畸变相位;将所述连续变化的输入畸变相位和输出畸变相位除以二,并重新包裹至预设区间内得到新的输入畸变相位和输出畸变相位,利用新的所述输出畸变相位对所述频域反射矩阵的输出畸变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频域反射矩阵;对所述补偿后的频域反射矩阵进行强度叠加补偿输入畸变,得到所述待成像物体的最终物体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成像物体的门控反射矩阵,包括:通过时间门控方法获得所述待成像物体每次扫描的复数图像,基于所述复数图像得到所述门控反射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补偿后的频域反射矩阵补偿输入畸变时,利用非相干叠加补偿输入畸变,以去除输入散射对成像结果的影响。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所述待成像物体的最终物体图像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待成像物体的最终物体图像是否满足预设图像要求;在所述待成像物体的最终物体图像不满足所述预设图像要求时,获取所述待成像物体的最终物体图像的频域反射矩阵,重新进行畸变补偿,直至得到满足所述预设图像要求的所述待成像物体的最终物体图像。5.一种基于编码摄像的非侵入式激光扫描的显微散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成像物体的门控反射矩阵,并将所述门控反射矩阵变换到频域得到频域反射矩阵;计算模块,用于利用CLASS算法由所述频域反射矩阵计算输入畸变相位和输出畸变相位,并对所述输入畸变相位和所述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向阳李博文冯维连晓聪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