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桥梁墩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0097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装配式桥梁墩台及其施工方法,墩台包括承台以及设置在承台上的墩身;承台内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均设有若干承台孔道,承台上表面对应每个承台孔道的两端口均设有凹齿;墩身底部对应每个承台孔道的两端口均设有一个墩身孔道,墩身孔道底部端口设有凸齿,凸齿安装在对应的凹齿内,墩身内从上到下贯穿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内壁对应每个墩身孔道均设有一个锚固块;承台孔道及对应的墩身孔道内穿设有预应力束组,预应力束组两端穿出锚固块外并通过锚具锚固;承台上表面对应中心通孔的位置设有若干竖向预留钢筋,中心通孔内壁下端设有若干横向预留钢筋,中心通孔内底部在承台上浇筑有填芯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锚固效果好,安全度高。度高。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桥梁墩台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桥梁的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桥梁墩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是将结构按一定模数沿竖向分成若干个预制构件,如承台、墩柱节段、盖梁等。各构件在预制场预制,通过运输工具运到施工场地,利用吊装机械现场拼装。装配式桥梁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其中,承台与墩柱的连接对桥梁整体的施工极其重要。
[0003]但是,现有的承台和墩柱的连接方式如灌浆套筒连接、插槽式连接和承插式连接,不能同时兼顾连接可靠性和施工便捷性。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传统的连接方式有螺纹钢筋机械连接和灌浆套筒连接。螺纹机械连接刚度能满足要求,但是其存在容易松动的问题。灌浆套筒连接能满足刚度的要求,定位精度难以把握,施工质量要求极高。
[0004]公告号为CN21200059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桥梁墩柱与承台的连接结构,能够使得墩柱和承台连接稳固,但是需要在承台上端面开设有承台预留槽孔,承台现场浇筑施工时,对模板搭设要求极高,施工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配式桥梁墩台及其施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桥梁墩台,包括承台以及设置在承台上的墩身;承台内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均设有若干承台孔道,每个承台孔道均呈弧形结构且两端口朝上与承台上表面贯通,承台上表面对应每个承台孔道的两端口均设有凹齿;墩身底部对应每个承台孔道的两端口均设有一个墩身孔道,墩身孔道底部端口设有凸齿,凸齿安装在对应的凹齿内,墩身内从上到下贯穿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内壁对应每个墩身孔道均设有一个向内部上方突出的锚固块,墩身孔道端部贯穿锚固块顶部;承台孔道及对应的墩身孔道内穿设有预应力束组,预应力束组两端穿出锚固块外并通过锚具锚固;承台上表面对应中心通孔的位置设有若干竖向预留钢筋,中心通孔内壁下端设有若干横向预留钢筋,竖向预留钢筋、横向预留钢筋绑扎在一起,中心通孔内底部在承台上浇筑有填芯混凝土,竖向预留钢筋、横向预留钢筋位于填芯混凝土内部。
[0007]承台上表面对应中心通孔的位置设有承台凿毛接触面。
[0008]中心通孔内壁下端设有墩身凿毛接触面。
[0009]承台与墩身的接触面上设有环氧树脂涂层。
[0010]凹齿、凸齿均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
[0011]竖向预留钢筋为n形结构,竖向预留钢筋、横向预留钢筋均采用螺纹钢筋。
[0012]承台为长方体结构。
[0013]墩身的横截面为回字形结构。
[0014]填芯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材料。
[0015]上述装配式桥梁墩台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S1、利用现浇法施工承台,并按设计要求预留承台孔道、凹齿,埋设竖向预留钢筋,凿毛处理形成承台凿毛接触面;S2、浇筑墩身、锚固块,并按设计要求预留墩身孔道、凸齿,埋设横向预留钢筋,凿毛处理形成墩身凿毛接触面;S3、在墩身与承台接触面均匀涂抹环氧树脂涂层,然后吊装墩身就位;S4、将预应力束组从墩身孔道一端穿入,经过承台孔道之后从另一端墩身孔道穿出,利用锚具锚固在锚固块上,将承台与墩身连接为一体;S5、将竖向预留钢筋和横向预留钢筋进行调直,绑扎,然后从中心通孔向内部注浆形成填芯混凝土,养护后,完成施工。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桥梁墩台结构全装配化连接,采用预应力和普通钢筋两种连接方式,施工便捷,能够使得墩身和承台连接稳固,锚固效果好,安全度高;可适用于中高烈度地震区公路、铁路、市政等领域内桥梁结构,锚固段位于墩身内部,不影响桥墩的美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承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墩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

A的断面图;图中:1

承台;2

墩身;3

预应力束组;4

填芯混凝土;101

承台孔道;102

凹齿;103

竖向预留钢筋;104

承台凿毛接触面;201

墩身孔道;202

凸齿;203

中心通孔;204

锚固块;205

横向预留钢筋;206

墩身凿毛接触面;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装配式桥梁墩台包括承台1、墩身2、预应力束组3、填芯混凝土4,环氧树脂涂层。
[0022]所述承台1为长方体,包含承台孔道101、凹齿102、竖向预留钢筋103、承台凿毛接触面104。所述承台孔道101呈弧形,两端口朝上,布置于承台1中间上部区域,用于预应力束组3的导向。凹齿102位于承台孔道101的端口处。竖向预留钢筋103采用螺纹钢筋,呈n形,锚固于承台1与墩身2的中心通孔203的对应区域,同时该区域做凿毛处理形成承台凿毛接触面104。
[0023]所述墩身2外轮廓为长方体结构,内部空心,横截面为回字形结构,包含墩身孔道201、凸齿202、中心通孔203、锚固块204、横向预留钢筋205,墩身凿毛接触面206。所述墩身孔道201对称布置于墩身2内部,底端与承台孔道101一一对应,顶端向内成缓和曲线,穿过锚固块204内部。所述锚固块204为墩身2内部向内突出的楔形块,用于预应力束组3的端部锚固。所述横向预留钢筋205为螺纹钢筋,锚固在墩身2内部。
[0024]所述预应力束组3从墩身孔道201一端穿入,经过承台孔道101后从另一端墩身孔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桥梁墩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1)以及设置在承台(1)上的墩身(2);承台(1)内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均设有若干承台孔道(101),每个承台孔道(101)均呈弧形结构且两端口朝上与承台(1)上表面贯通,承台(1)上表面对应每个承台孔道(101)的两端口均设有凹齿(102);墩身(2)底部对应每个承台孔道(101)的两端口均设有一个墩身孔道(201),墩身孔道(201)底部端口设有凸齿(202),凸齿(202)安装在对应的凹齿(102)内,墩身(2)内从上到下贯穿有中心通孔(203),中心通孔(203)内壁对应每个墩身孔道(201)均设有一个向内部上方突出的锚固块(204),墩身孔道(201)端部贯穿锚固块(204)顶部;承台孔道(101)及对应的墩身孔道(201)内穿设有预应力束组(3),预应力束组(3)两端穿出锚固块(204)外并通过锚具锚固;承台(1)上表面对应中心通孔(203)的位置设有若干竖向预留钢筋(103),中心通孔(203)内壁下端设有若干横向预留钢筋(205),竖向预留钢筋(103)、横向预留钢筋(205)绑扎在一起,中心通孔(203)内底部在承台(1)上浇筑有填芯混凝土(4),竖向预留钢筋(103)、横向预留钢筋(205)位于填芯混凝土(4)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桥梁墩台,其特征在于,承台(1)上表面对应中心通孔(203)的位置设有承台凿毛接触面(1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桥梁墩台,其特征在于,中心通孔(203)内壁下端设有墩身凿毛接触面(2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桥梁墩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伟亮周俊龙刘晓敏张军华谢朋林耿文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