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001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组件包括:一定位套件,包括,一定位槽体,包括两个弧形侧壁抱合形成的引导管道,引导管道的上下侧均设有镂空孔;至少一滚动珠,沿引导管道滑动,且通过显影螺钉与植入对象连接;一定位杆,定位杆的第一端连接于定位槽体;若干显影珠,设置于定位槽体和/或定位杆,显影螺钉和显影珠均具有X光显影材质。一跟踪板,跟踪板的第一侧可拆卸地连接于定位杆的第二端,跟踪板的第二侧设有若干用于红外定位的第一反射标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颌关系的获取难度,提高准确性,减少对医生经验的要求,更直观地呈现颌关系的形态。更直观地呈现颌关系的形态。更直观地呈现颌关系的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人工智能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全口无牙或严重牙列缺失极大程度损害老年人等牙齿缺失人士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通过全口种植指的方案能够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无牙颌患者不能正常进食的问题,高效并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无牙颌的生活质量。全口种植指的是通过种植牙的方式实现全口牙咀嚼功能重建,全口种植一般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植入种植体、安装种植基台和佩戴牙冠。目前,对于植入种植体和安装种植基台已经有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佩戴牙冠前的颌关系测量以及呈现依旧较为困难。传统的做法主要是使用可塑模具,通过让患者多次咬合模具,逐渐调整可塑模具的形态完成对于颌关系的测量,颌关系的呈现方式即为可塑模具的形态。但是该颌关系测量方法不仅过程繁琐准确度不够高,呈现效果不直观,并且通常需要医生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操作难度极大,稍有不慎极易引起患者最终上下颌无法形成唯一的咬合关系,影响种植效果,使后期修复的难度增加。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颌关系测量思路,取代传统实体可塑模具,通过数字化方法计算获得并呈现颌关系。医生首先通过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得颌关系的静止状态进行观察和建模,其次通过红外定位跟踪装置获得固定在植体复合基台或者种植体上的定位标志的运动信息,以获得颌关系的运动信息,之后通过图像配准技术使二者结合起来,最终获得颌关系的动态图像和标准颌关系三维模型,通过颌关系的动态信息计算获得最适合患者的颌关系状态,作为后续制作牙冠的依据。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降低颌关系的获取难度,提高准确性,减少对医生经验的要求,更直观地呈现颌关系的形态。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包括:
[0007]一定位套件,所述定位套件包括:
[0008]一定位槽体,包括两个弧形侧壁抱合形成的引导管道,所述引导管道的上下侧均设有镂空孔;
[0009]至少一滚动珠,沿所述引导管道滑动,且通过显影螺钉与植入对象连接;
[0010]一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定位槽体;以及
[0011]若干显影珠,设置于所述定位槽体和/或所述定位杆,所述显影螺钉和所述显影珠均具有X光显影材质,所述显影螺钉和所述显影珠的数量之和至少为4,且所述显影螺钉的十字槽中心点和所述显影珠的中心点不共面,基于所述显影螺钉和所述显影珠在X光显影
下的位置组合获得第一测量信息;
[0012]一跟踪板,所述跟踪板的第一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定位杆的第二端,所述跟踪板的第二侧设有若干用于红外定位的第一反射标记,基于被所述跟踪板标示的所述若干显影珠和被所述检测探针标示的所述显影螺钉在红外定位下的位置组合获得第二测量信息。
[0013]优选地,所述定位槽体为弧形槽体,所述引导管道的第一延展轨迹与所述弧形槽体的第二延展方向同向。
[0014]优选地,所述引导管道的所述镂空孔为一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第三延展轨迹与所述弧形槽体的第二延展方向同向,所述镂空孔的宽度小于所述滚动珠的直径。
[0015]优选地,所述定位槽体的两端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延展轨迹所在平面的通道,形成供所述滚动珠进出所述引导管道的入口,所述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滚动珠的直径。
[0016]优选地,所述滚动珠具有螺孔,所述显影螺钉自所述引导管道上方的所述镂空孔进入,经过所述滚动珠的螺孔后,自下方的所述镂空孔穿出与所述植入对象螺接。
[0017]优选地,当所述滚动珠与所述植入对象螺接后,所述滚动珠通过粘接材料与所述引导管道固定,所述植入对象为植体复合基台或者种植体。
[001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上述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还包括:
[0019]一X光成像设备,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测量信息;
[0020]一检测探针,设有若干用于红外定位的第二反射标记;
[0021]一红外定位跟踪装置,用于采集被所述跟踪板标示的所述若干显影珠和被所述检测探针标示的所述显影螺钉在红外定位下的位置组合获得所述第二测量信息;以及
[0022]一处理单元,接收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产生测量结果信息。
[002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将所述定位套件接近于所述植入对象;
[0025]通过移动所述滚动珠与所述植入对象进行对位,并螺接固定;
[0026]通过所述X光成像设备采集所述第一测量信息;
[0027]将所述跟踪板连接于所述定位套件;
[0028]通过所述检测探针接触所述显影螺钉;
[0029]通过所述红外定位跟踪装置采集所述第二测量信息;以及
[0030]基于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产生所述测量结果信息。
[003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设备,包括:
[0032]处理器;
[0033]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0034]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方法的步骤。
[003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方法的步骤。
[003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数字化方法获取颌关系数据,且数字化计算并呈现颌关系,取代传统实体可塑模具,能够降低颌关系的获取难度,提高准确性,减少对医生经验的要求,更直观地呈现颌关系的形
态。
附图说明
[003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的示意图。
[003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系统的示意图。
[004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方法的示意图。
[004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004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0044]附图标记
[0045]1ꢀꢀꢀꢀꢀꢀꢀꢀꢀꢀꢀꢀꢀꢀ
定位套件
[0046]11
ꢀꢀꢀꢀꢀꢀꢀꢀꢀꢀꢀꢀꢀ
定位槽体
[0047]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套件(1),所述定位套件(1)包括:一定位槽体(11),包括两个弧形侧壁(15)抱合形成的引导管道(16),所述引导管道(16)的上下侧均设有镂空孔(17);至少一滚动珠(12),沿所述引导管道(16)滑动,且通过显影螺钉(19)与植入对象(6)连接;一定位杆(13),所述定位杆(13)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定位槽体(11);以及若干显影珠(14),设置于所述定位槽体(11)和/或所述定位杆(13),所述显影螺钉(19)和所述显影珠(14)均具有X光显影材质,所述显影螺钉(19)和所述显影珠(14)的数量之和至少为4,且所述显影螺钉(19)的十字槽中心点和所述显影珠(14)的中心点不共面,基于所述显影螺钉(19)和所述显影珠(14)在X光显影下的位置组合获得第一测量信息;一跟踪板(2),所述跟踪板(2)的第一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定位杆(13)的第二端,所述跟踪板(2)的第二侧设有若干用于红外定位的第一反射标记(21),基于被所述跟踪板(2)标示的所述若干显影珠(14)和被检测探针(4)标示的所述显影螺钉(19)在红外定位下的位置组合获得第二测量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体(11)为弧形槽体,所述引导管道(16)的第一延展轨迹与所述弧形槽体的第二延展方向同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道(16)的所述镂空孔(17)为一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第三延展轨迹与所述弧形槽体的第二延展方向同向,所述镂空孔(17)的宽度小于所述滚动珠(12)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颌关系测量数据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体(11)的两端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延展轨迹所在平面的通道,形成供所述滚动珠(12)进出所述引导管道(16)的入口(18),所述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滚动珠(12)的直径。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士冲赖红昌肖作慧史俊宇黄卓砾朱钰连梅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