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尾坯自动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998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尾坯自动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每次停浇后,在同一配水设置下,对每个流次的尾坯拉速及时间进行差异化调整,并对最终的尾坯进行取样、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状态下,尾坯长度与拉速及时间控制的关系;根据尾坯处理自动控制模型的逻辑要求,建立现场至PLC控制模块的连接,根据控制要求,更改逻辑程序,增加尾坯处理模式;并且在HMI画面上建立弹窗画面,增加画面尾坯处理模式按钮,现场电气控制调试,模拟试车;电气控制调试完成后,投入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优化控制,形成PDCA循环,持续完善防呆防错,形成标准操作,减少人员干预,提升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化水平。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尾坯自动处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连铸尾坯自动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国际形式的不断变化,冶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和控制水平,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已经成为了当今冶金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连铸工序作为炼钢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如图1所示,连铸机铸坯质量及合格钢坯收得率直接影响着炼钢的成本。提高连铸机的自动化程度,保证连铸机生产稳定性,提升铸坯质量,是连铸技术的发展趋势。现我厂采用的为8机8流小方坯连铸设备,在浇铸尾坯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调整拉速的方式控制尾坯拉出时间及速度,这种人工控制方式存在不稳定因素,导致尾坯内部气泡、脱方、低倍质量不合格,造成切割时尾坯浪费较多,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0003]因此,需要一种连铸尾坯自动处理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尾坯自动处理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铸尾坯自动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每次停浇后,在同一配水设置下,对每个流次的尾坯拉速及时间进行差异化调整,并对最终的尾坯进行取样、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状态下,尾坯长度与拉速及时间控制的关系,即当中包浇铸完成后,拉速回到0m/min,然后将拉速调至0.2m/min,保持2.5min,然后拉速调至1m/min,保持1min,最后拉速调至2m/min,直至拉坯结束将尾坯长度控制到1.5米以内;通过上述实验并根据PLC逻辑程序建立尾坯处理自动控制模型,在控制模型条件下反复实验、取样,尾坯合格率达到99%以上;
[0007]2)根据尾坯处理自动控制模型的逻辑要求,建立现场至PLC控制模块的连接,根据控制要求,更改逻辑程序,增加尾坯处理模式;并且在HMI画面上建立弹窗画面,增加画面尾坯处理模式按钮,现场电气控制调试,模拟试车;
[0008]3)电气控制调试完成后,投入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优化控制,形成PDCA循环,持续完善防呆防错,形成标准操作,减少人员干预,提升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1)浇铸结束后每流尾坯处理的长度由原来的2.5

3米,控制到尾坯长度1

1.5米;按照单条线8机8流设备,中包寿命30个小时进行计算,每条产线,每个浇次可减少尾坯约4吨,单条产线一年可产生32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0011]2)通过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岗位操作盯守操作人员可由3人减少至1人,工作效率实现大幅度提升;
[0012]3)从降本方面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满足生产需求及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连铸工序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钢包;2

中间罐;3

结晶器;4

二次冷却;5

拉矫机;6

切割机;7

运输辊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我厂采用的8机8流连铸设备,拉速控制方式分为自动和手动2种,自动控制方式为拉矫机根据结晶器液面的高低,通过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结晶器液位与拉速形成PID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方式为将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切除,人工调整现场操作箱电位器,通过输出电压的变化实现对拉矫机拉速的控制。当正常浇铸结束进入尾坯处理阶段时,结晶器内的液面已经接近至0mm甚至尾坯头已经出结晶器,因此液位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程序不能形成结晶器液面与拉速的反馈,液位自动控制拉速方式失效。只能通过人工对现场操作箱电位器进行调整,进行手动人工控制拉速的方式拉出尾坯。
[0017]浇铸结束后尾坯处理时,实验不同拉速变化及运行时间变化对尾坯铸坯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同一配水模型下不同拉速及不同运行时间状态时,形成合格钢坯的长度变化,从而选择最优搭配方案,建立浇铸结束后尾坯拉速控制模型。
[0018]采用PLC自动控制,当浇铸结束后,取消原有的自动和手动控制方式,执行第三种控制方式,实现从现场操作箱进行一键启动,进入尾坯处理模式,进而根据尾坯拉速控制模型自动执行尾坯处理程序,从实现对拉尾坯时的速度及时间进行精准控制,保证尾坯质量控制要求。
[0019]完善尾坯处理模式防呆、防错自动控制措施技术方案,针对现有的三种拉矫机控制方式,防止三种控制方式相互干扰,对正常浇铸产生影响,在原有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对第三种控制方式的自动复位功能,实现尾坯处理完成后对尾坯处理控制模式自动复位。
[0020]本专利主要技术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21]减少尾坯甩废长度,提高钢坯收得率:改善后尾坯甩废长度由原来的2.5

3米,缩短至1

1.5米,单只钢坯收得率提高约10%。
[0022]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提高工艺参数的控制精度:浇铸结束后实现一键启动尾坯处理模式,自动控制尾坯拉出时不同时间段的拉出速度,减少人为干预及调整不当造成尾坯质量不合格,甩废长度增加的问题,同时自动化程序的执行替代尾坯处理时人员的盯守操作,提高了人员劳动效率。
[0023]增加防呆防错技术方案,保证设备运行可靠:增加尾坯处理完成后尾坯处理模式自动复位功能,根据工艺流程实现多条件自动复位,减少人为操作后忘记退出尾坯处理模式,影响开浇时拉速的自动控制及其他功能。紧急情况下,可同时通过本地操作按钮或控制室HMI画面按钮同步投入或终止尾坯处理模式,保证设备的本质安全。
[0024]一种连铸尾坯自动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1)实验摸索阶段,每次停浇后,在同一配水设置下对每个流次的尾坯拉速及时间进行差异化调整,并对最终的尾坯进行取样、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状
态下,尾坯长度与拉速及时间控制的关系,最终选择最优的搭配方案,即当中包浇铸完成后,拉速回到0m/min,然后将拉速调至0.2m/min,保持2.5min,然后拉速调至1m/min,保持1min,最后拉速调至2m/min,直至拉坯结束。通过这样的控制优化,最后将甩坯长度控制到1.5米以内。根据整个控制要求根据PLC逻辑程序建立尾坯处理自动控制模型,在控制模型条件下反复实验、取样,尾坯合格率达到99%以上。
[0026]2)电气控制系统改造阶段,根据尾坯处理自动控制模型的逻辑要求,改造控制电路,铺设线路,现场操作箱开孔增加指示灯按钮,建立现场至PLC控制模块的连接,根据控制要求,更改逻辑程序,增加尾坯处理模式;并且在HMI画面上建立弹窗画面,增加画面尾坯处理模式按钮,现场电气控制调试,模拟试车。
[0027]3)固化跟踪阶段,电气控制调试完成后,投入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存在问题,不断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尾坯自动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每次停浇后,在同一配水设置下,对每个流次的尾坯拉速及时间进行差异化调整,并对最终的尾坯进行取样、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状态下,尾坯长度与拉速及时间控制的关系,即当中包浇铸完成后,拉速回到0m/min,然后将拉速调至0.2m/min,保持2.5min,然后拉速调至1m/min,保持1min,最后拉速调至2m/min,直至拉坯结束将尾坯长度控制到1.5米以内;通过上述实验并根据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超王冰刘明睿李超刘敬军谭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