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节点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986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节点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正置式屋面与倒置式屋面预交界处先施工挡水坎;待挡水坎达设计强度后,在挡水坎靠近正置式屋面一侧以及正置式屋面基层进行涂膜;在挡水坎靠近倒置式屋面一侧施工圆弧倒角结构;施工正置式屋面的结构层;待正置式屋面结构层达到设计强度后,清理倒置式屋面基层及正置式屋面结构层上表面,涂刷冷底子油;待冷底子油干燥后铺贴防水卷材;在防水卷材上施工屋面表层结构。本方法有效堵塞了正倒置式屋面交界处的排水通道,减少今后倒置式屋面渗漏风险,有利于后期工程的顺利推进。顺利推进。顺利推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节点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节点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构)筑物屋面渗漏水问题,一直是防水工程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同时为了针对不同的保温设计要求,出现了正置式与倒置式屋面做法,但当这两种做法在同一屋面交界时,接头如何收口才能使防水效果达到最优,一直困扰着大家。传统做法有如下:在已施工完毕的正置式屋面断面处,用砂浆做一圆弧倒角,待砂浆达到强度后,用倒置式屋面的两遍卷材与正置式屋面分别进行搭接,以达到防水要求,但如果在正置式屋面基层存在游离水或者水汽等,随着时间推移,上部进行回土以及进行其他载荷施工时,水会被挤压进入倒置式防水基层下方,对防水效果产生影响,会增加渗漏的风险,不利于工程的顺利推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正置式与倒置式屋面交界处施工方法中,正置式屋面基层游离水或水汽在荷载作用下,会流向倒置式屋面基层,导致的容易渗漏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节点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4]在正置式屋面与倒置式屋面预交界处先施工挡水坎;
[0005]待挡水坎达设计强度后,在挡水坎靠近正置式屋面一侧以及正置式屋面基层进行涂膜;
[0006]在挡水坎靠近倒置式屋面一侧施工圆弧倒角结构;
[0007]施工正置式屋面的结构层;
[0008]待正置式屋面结构层达到设计强度后,清理倒置式屋面基层及正置式屋面结构层上表面,涂刷冷底子油;
[0009]待冷底子油干燥后铺贴防水卷材;
[0010]在防水卷材上施工屋面表层结构。
[0011]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圆弧倒角结构为内凹圆弧倒角结构,且所述圆弧倒角结构采用防水砂浆制成。
[0012]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水卷材为两层。
[0013]进一步改进为,包括如下步骤:
[0014]在第一层防水卷材铺贴完成后进行第一次蓄水试验;
[0015]确认无渗漏后,铺贴第二层防水卷材;
[0016]进行第二次蓄水试验;
[0017]确认无渗漏后施工屋面表层结构。
[0018]进一步改进为,包括如下步骤:
[0019]待涂膜干燥后,在正置式屋面与挡水坎相交阴角处采用聚氨酯进行收口。
[0020]进一步改进为,包括如下步骤:
[0021]待圆弧倒角结构达到设计强度以后,在倒角与倒置式屋面相交阴角处用聚氨酯进行收口。
[0022]进一步改进为,包括如下步骤:
[0023]在进行挡水坎施工前对正置式屋面基层进行清理,取出积灰。
[0024]进一步改进为,包括如下步骤:
[0025]在铺贴防水卷材过程中不得有空鼓,且防水卷材的长边搭接上下幅之间错开1/3

1/2距离,短边同层错开1.5米。
[0026]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涂膜为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或聚氨酯防水涂料中的任一种。
[0027]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挡水坎与圆弧倒角结构相接侧的阳角处为外凸式圆弧状。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节点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工人较易学会,容易上手,不存在多工种交叉作业,施工效率高;取材简单且经济,相关材料及设备等同于一般防水施工,同时该工艺有效堵塞了正倒置式屋面交界处的排水通道,减少今后倒置式屋面渗漏风险,有利于后期工程的顺利推进;本工艺对周边环境无震动,无污染。
附图说明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施工的屋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3]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5]在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节点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在屋面6的正置式屋面与倒置式屋面预交界处先施工挡水坎1;
[0038]待挡水坎达1设计强度后,在挡水坎1靠近正置式屋面一侧以及正置式屋面基层进行涂膜9;
[0039]在挡水坎1靠近倒置式屋面一侧施工圆弧倒角结构2;
[0040]施工正置式屋面的结构层8;
[0041]待正置式屋面结构层8(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正置式屋面结构层8的找平层)达到设计强度后,清理倒置式屋面基层及正置式屋面结构层上表面,涂刷冷底子油7;
[0042]待冷底子油7干燥后铺贴防水卷材3;
[0043]在防水卷材3上施工屋面表层结构5(在本实施例中,屋面表层结构5包括:隔离层、保护层)。
[0044]其中,正置式屋面结构层8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
[0045]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圆弧倒角结构2为内凹圆弧倒角结构,且所述圆弧倒角结构2采用防水砂浆制成。
[0046]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水卷材3为两层。
[0047]进一步改进为,包括如下步骤:
[0048]在第一层防水卷材铺贴完成后进行第一次蓄水试验;
[0049]确认无渗漏后,铺贴第二层防水卷材;
[0050]进行第二次蓄水试验;
[0051]确认无渗漏后施工屋面表层结构。
[0052]进一步改进为,包括如下步骤:
[0053]待涂膜干燥后,在正置式屋面与挡水坎相交阴角处采用聚氨酯4进行收口。
[0054]进一步改进为,包括如下步骤:
[0055]待圆弧倒角结构达到设计强度以后,在倒角与倒置式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正置式屋面与倒置式屋面预交界处先施工挡水坎;待挡水坎达设计强度后,在挡水坎靠近正置式屋面一侧以及正置式屋面基层进行涂膜;在挡水坎靠近倒置式屋面一侧施工圆弧倒角结构;施工正置式屋面的结构层;待正置式屋面结构层达到设计强度后,清理倒置式屋面基层及正置式屋面结构层上表面,涂刷冷底子油;待冷底子油干燥后铺贴防水卷材;在防水卷材上施工屋面表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倒角结构为内凹圆弧倒角结构,且所述圆弧倒角结构采用防水砂浆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为两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防水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层防水卷材铺贴完成后进行第一次蓄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铺贴第二层防水卷材;进行第二次蓄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施工屋面表层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倒置式屋面交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琪连永良郑旺谢永良陈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