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见光与中红外波段双波长同重频输出的全光纤激光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光纤激光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与中红外波段双波长同重频输出的全光纤激光器。
技术介绍
[0002]人眼对可见光波段的激光较为敏感,使得可见光激光源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其中,处在565
‑
595nm黄光波段的激光在眼科医疗、天文探测、激光显示等一些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是目前治疗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最常用的激光波段,对敏感性皮肤病的治疗也具有显著作用。3μm波段的中红外激光正处在水分子吸收区,因此在激光外科手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黄光波段激光与3μm波段中红外激光的结合,将会给眼科、外科等方面的医疗提供极大的便利。
[0003]具体的,3μm波段中红外激光的产生可以采用掺杂稀土离子的光纤作为增益介质,通过主动或被动调制实现脉冲输出。但长期以来,黄光激光主要是通过染料激光器、采用非线性晶体倍频以及拉曼激光等固体激光器产生,激光效率不高。目前,还没有能够实现共同输出黄光激光和3μm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见光与中红外波段双波长同重频输出的全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级联的泵浦源、光纤合束器(7)、光纤合束器第三端口尾纤(10)、环行器第一端口尾纤(13)、环行器(12)、环行器第二端口尾纤(14)、第一光纤光栅(18)、第二光纤光栅(19)、第三光纤光栅(20)、光纤接头和第四光纤光栅(25),其中,所述泵浦源包括依次级联的445nm激光泵浦源(1)、445nm激光泵浦源尾纤(2)、第一光纤熔接点(5)、光纤合束器第一端口尾纤(8),以及依次级联的1.1μm激光泵浦源(3)、1.1μm激光泵浦源尾纤(4)、第二光纤熔接点(6)、光纤合束器第二端口尾纤(9);所述环行器(12)上设置有环行器第三端口尾纤(15),所述环行器第三端口尾纤(15)上设置有激光出光点(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光栅(18)和所述第四光纤光栅(25)构成第一谐振腔,用于输出3μm的激光;所述第二光纤光栅(19)和所述第三光纤光栅(20)构成第二谐振腔,用于输出576nm的激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光栅(18)和所述第四光纤光栅(25)为刻蚀在掺Dy
3+
氟化物光纤上的布拉格衍射光栅,其中,所述第一光纤光栅(18)对3μm波长激光具有低反射率,所述第四光纤光栅(25)对3μm波长激光具有高反射率,所述低反射率为反射率30%~50%,所述高反射率为反射率≥9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光栅(19)和所述第三光纤光栅(20)为刻蚀在掺Dy
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晨,刘文姝,周洪荣,尚陈丞,樊宗潇,吴哲昊,曹家宁,岳慧敏,刘永,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