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374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包括:静盘、排气盖一和排气盖二,所述排气盖一的朝向所述静盘的端面通过凹陷的方式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排气盖二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排气盖二包括本体和凸出部,所述本体与所述静盘相接以在二者之间围成排气区域,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凸出部的内部也为中空的第二腔体,形成为分油腔,所述分油腔能与所述排气区域连通,所述本体、所述凸出部的外部共同与所述排气盖一之间围成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分油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静盘与盖体上的有效设计,在增加润滑油的储油容积的同时还不会增加压缩机重量和尺寸。加压缩机重量和尺寸。加压缩机重量和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车用铝合金涡旋压缩机,压缩机内部没有稳定的油池供压缩机内部泵油系统对润滑部位机械供油,而是依靠压缩机的吸气制冷剂携带润滑油,排气离心分离制冷剂和润滑油后在对润滑油进行节流回油设计。因此,排气离心分离的回油效率对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现有的离心分离结构十分成熟,单纯的离心分离结构其分离效率很高,完全能满足绝大部分润滑油从制冷剂中分离出来。但是,针对分离出来后的润滑油再回流入压缩机内,现有技术方案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回油储油结构设置不合理,储油结构易受离心分离结构的影响,导致实际储油结构内储油量少或分离出的润滑油又被制冷剂带走;2、回油结构直接采用节流结构连通高压到低压或中压润滑部位,由于节流压差大,实际运行时存在大压差工况时节流不够导致高压气体进入低压或中压部位,影响压缩机性能;在小压差工况时回流量太小,离心分离结构分离出的润滑油不能及时回流至压缩机内,多余的润滑油存在分离结构内又重新被制冷剂带走,导致系统换热效果差。
[0003]专利号为US6511530B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内部排气分油和储油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压缩机静涡旋盘2的背面和排气盖4之间,设置有排气腔13a、油气分离腔11以及润滑油存储腔15。储油腔15通过回油通道2a反回压缩机内部吸气腔,实现润滑油在压缩机内部的循环。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为了不影响分离腔11的分油效率,储油腔15要设置在分油腔下方重力方向且储油腔内最高液位需低于分油腔出油口14,否则润滑油进入分离腔影响分油效果。因此这类储油腔技术专利号为CN107575383A相同问题的问题均在于储油容积小,多余的润滑油仍会被制冷剂携带入制冷系统。否则,为了增大储油腔容积,需要增加储油腔的轴向高度,从而带来压缩机尺寸大、重量重以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同时,这类储油腔内的压力为排气高压,受泵体排气波动的影响,排气压力波动较大,导致该储油腔内的液位很难稳定,也随排气波动大。
[0004]专利号为CN107605726A的专利公开了另一种回油结构,如图2所示,在压缩机排气盖4内的回油通路7连通静盘3和支架1,在支架1内设置节流通道,从而回油通路7内的润滑油引入支架1内的润滑腔11,实现对润滑腔内轴承的润滑。虽然将润滑油直接引入压缩机内关键的润滑部件,但是由于润滑腔11内为容纳腔,腔体空间受限,回油通路7内大部分润滑油不能及时回流至压缩机内,导致大量润滑油会随排气进入制冷系统,影响系统换热效果。
[0005]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压缩机存在回油储油结构设置不合理,储油结构易受离心分离结构的影响,导致实际储油结构内储油量少或分离出的润滑油又被制冷剂带走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压缩机存在回油储油
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实际储油结构内储油量少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包括:
[0008]静盘、排气盖一和排气盖二,所述排气盖一的朝向所述静盘的端面通过凹陷的方式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排气盖二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排气盖二包括本体和凸出部,所述本体与所述静盘相接以在二者之间围成排气区域,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凸出部的内部也为中空的第二腔体,形成为分油腔,所述分油腔能与所述排气区域连通,所述本体、所述凸出部的外部共同与所述排气盖一之间围成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分油腔连通。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的朝向所述排气盖一的端面上,另一端朝所述排气盖一的方向凸出,所述凸出部具有开口端,所述排气盖一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开口端能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以使得所述分油腔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分离件,所述分离件全部设置于所述分油腔中,或者所述分离件全部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中,或者所述分离件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分油腔中,部分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中,所述分离件内部具有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分油腔流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流通。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部上还设置有回气通道二,所述回气通道二位于与所述分离件相对的位置,所述分离件上开设有回气通道一,所述回气通道二的一端与所述回气通道一的一端相对且连通,所述回气通道二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回气通道一的另一端与所述分离件内部的所述流通通道连通,以能将所述储油腔中上方的气体通过所述回气通道二和所述回气通道一排至所述流通通道中。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部上还设置有回气通道三,所述回气通道三位于所述回气通道二的下方,所述回气通道三的一端与所述储油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油腔连通。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分离件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分油腔中,部分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中时,所述分离件包括安装固定部,所述排气盖一上位于所述排气通道处被设置成安装部一,所述排气盖二上与所述安装固定部相接处被设置成安装部二,所述安装固定部的部分固定到所述安装部一上、部分固定到所述安装部二上。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盖一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周壁上设置有限位台阶,形成为排气盖二配合部一,所述本体的外周能够卡设于所述排气盖二配合部一上;
[0015]所述第一腔体的槽底朝所述排气盖二的方向凸出地形成有排气盖二配合部二,所述排气盖二配合部二与所述本体配合相接。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包括分离件,且所述排气盖一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分离件包括安装固定部,以及所述排气盖一上位于所述排气通道处被设置成安装部一,所述排气盖二上与所述安装固定部相接处被设置成安装部二时:
[0017]所述排气盖二配合部二的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圆孔,形成所述安装部一,所述分离件的所述安装固定部的部分插设于所述安装部一中;所述安装部二为形成在所述凸出部的所述开口端处的圆柱形台阶孔,所述分离件的所述安装固定部的部分插设于所述圆柱形台阶孔中。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固定部上还设置有回气通道四,所述排气盖二配合部二上设置有回气通道五,所述排气盖二上且与所述排气盖二配合部二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储油沟槽,所述储油沟槽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回气通道四的一端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气通道五连通,所述回气通道五连通在所述回气通道四与所述储油沟槽之间。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的朝向所述静盘的一侧面以凹陷的方式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形成为所述排气区域的部分或全部;
[0020]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区域连通以从所述排气区域进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盘(2)、排气盖一(1)和排气盖二(13),所述排气盖一(1)的朝向所述静盘(2)的端面通过凹陷的方式形成第一腔体(108),所述排气盖二(13)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08)中,所述排气盖二(13)包括本体(13a)和凸出部(13b),所述本体(13a)与所述静盘(2)相接以在二者之间围成排气区域(17),所述凸出部(13b)设置在所述本体(13a)上,所述凸出部(13b)的内部也为中空的第二腔体,形成为分油腔(137),所述分油腔(137)能与所述排气区域(17)连通,所述本体(13a)、所述凸出部(13b)的外部共同与所述排气盖一(1)之间围成储油腔(18),所述储油腔(18)与所述分油腔(13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13b)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13a)的朝向所述排气盖一(1)的端面上,另一端朝所述排气盖一(1)的方向凸出,所述凸出部(13b)具有开口端(13c),所述排气盖一(1)上设置有排气通道(19),所述开口端(13c)能与所述排气通道(19)连通,以使得所述分油腔(137)与所述排气通道(19)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件(12),所述分离件(12)全部设置于所述分油腔(137)中,或者所述分离件(12)全部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19)中,或者所述分离件(12)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分油腔(137)中,部分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19)中,所述分离件(12)内部具有流通通道(12a),所述流通通道(12a)的一端与所述分油腔(137)流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19)流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13b)上还设置有回气通道二(1331),所述回气通道二(1331)位于与所述分离件(12)相对的位置,所述分离件(12)上开设有回气通道一(121),所述回气通道二(1331)的一端与所述回气通道一(121)的一端相对且连通,所述回气通道二(1331)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油腔(18)连通,所述回气通道一(121)的另一端与所述分离件(12)内部的所述流通通道(12a)连通,以能将所述储油腔(18)中上方的气体通过所述回气通道二(1331)和所述回气通道一(121)排至所述流通通道(12a)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13b)上还设置有回气通道三(1332),所述回气通道三(1332)位于所述回气通道二(1331)的下方,所述回气通道三(1332)的一端与所述储油腔(18)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油腔(137)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离件(12)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分油腔(137)中,部分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19)中时,所述分离件(12)包括安装固定部(122),所述排气盖一(1)上位于所述排气通道(19)处被设置成安装部一(101),所述排气盖二(13)上与所述安装固定部(122)相接处被设置成安装部二(136),所述安装固定部(122)的部分固定到所述安装部一(101)上、部分固定到所述安装部二(136)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盖一(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08)的内周壁上设置有限位台阶,形成为排气盖二配合部一(109),所述本体(13a)的外周能够卡设于所述排气盖二配合部一(109)上;所述第一腔体(108)的槽底朝所述排气盖二(13)的方向凸出地形成有排气盖二配合部
二(107),所述排气盖二配合部二(107)与所述本体(13a)配合相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盖二配合部二(107)的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圆孔,形成所述安装部一(101),所述分离件(12)的所述安装固定部(122)的部分插设于所述安装部一(101)中;所述安装部二(136)为形成在所述凸出部(13b)的所述开口端处的圆柱形台阶孔,所述分离件(12)的所述安装固定部(122)的部分插设于所述圆柱形台阶孔中。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部(122)上还设置有回气通道四(124),所述排气盖二配合部二(107)上设置有回气通道五(1010),所述排气盖二(13)上且与所述排气盖二配合部二(107)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储油沟槽(1313),所述储油沟槽(1313)与所述储油腔(18)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余生魏会军刘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