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粘磁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9316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8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转子粘磁瓦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涂胶机构、搬运机构、推送机构、压入机构、加热机构、输出机构;进料装置具有入料件、托举件,抓手气缸;托举件布置在入料件的尾端位置,抓手气缸布置在托举件的上方位置;涂胶机构具有旋转台、滑动台、滴胶台。本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用四轴机械手臂实现磁瓦装配到转子上。装配到转子上。装配到转子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粘磁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将磁瓦采用自动方式粘接固定在转子的铁芯上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刷电机一般包括转轴、铁芯、磁瓦等部件,目前将磁瓦固定在铁芯上基本是自动化方式了,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1022585公开的一种机壳涂胶粘磁瓦装配装置,其先将磁瓦从磁瓦分片机上分离出来,然后磁瓦涨芯装配装置及压合装置将磁瓦压入到电机壳体内,该装置适合磁瓦布置在电机内的转子机构。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226497340公开了一种一种无刷电机外转子EMS胶自动粘磁瓦机,其包括机架、铁筒皮带送料机构、铁筒取放料机构、磁瓦送料机构、涂胶入磁瓦机构、二工位转盘、六工位转盘、高频加热机构和冷风机机构,其实现了对磁瓦的抓取、贴合及粘连的功能,该装置主要是通过转盘及气缸实现物料的流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粘磁瓦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用四轴机械手臂实现磁瓦装配到转子上。
[0004]转子粘磁瓦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涂胶机构、搬运机构、推送机构、压入机构、加热机构、输出机构;进料装置具有入料件、托举件,抓手气缸;托举件布置在入料件的尾端位置,抓手气缸布置在托举件的上方位置;涂胶机构具有旋转台、滑动台、滴胶台;旋转台包括带轴承的台架、通过电机及皮轮驱动的转带;上述台架与转子的转轴活动配合,转带与转子的铁芯活动配合带动铁芯转动;滑动台与旋转台活动配合使旋转台前后运动;滴胶台包括胶头、升降气缸;上述胶头布置在升降气缸上并与铁芯配合;搬运机构为四轴臂的机械手,其手部位置配置有旋转气缸及抓手气缸;抓手气缸布置在旋转气缸上,该抓手气缸上具有抓手;推送机构包括磁瓦盘、内筒、外推筒、抱箍、抬升气缸;磁瓦盘内具有磁瓦槽,该磁瓦槽内具有磁瓦,磁瓦盘中心具有通孔;内筒布置在上述通孔位置,其顶部一部分相对外推筒朝外延伸;外推筒成升降式与内筒配合,外推筒的顶部布置在磁瓦的下方,内筒和外推筒的筒径相差一个磁瓦的厚度;抱箍与外推筒的底部配合,该抱箍固定在抬升气缸上;压入机构包括抓取气缸、第一托架、转动气缸、固定座、直推组件、压稳组件;抓取气缸处于第一托架的上方,转动气缸固定在固定座上与转子一端的护套对应,直推组件驱动转动气缸往复运动;压稳组件布置在直推组件的相对另一侧,其对转子的另一侧进行固定;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圈、第二托架;第二托架与搬运机构的机械手对应配置,加热圈处于第二托架的上方位置;输出机构包括电机带动的皮带、第一转夹、第二转夹;第一转夹和第二转夹均固定在皮带上并相对布置,上述第一转夹和第二转夹与转子配置的部位具有朝内凹陷的槽形结构。
[0005]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入料座、第一移动组件;抓手气缸固定在入料座上,该入料座固定在第一移动组件上;上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气缸、导轨、滑块;入料座固定在滑块
上并与移动气缸固定装配,滑块滑动的固定在导轨上。
[0006]所述涂胶机构的转带具有两个,皮轮具有三个,两个皮轮和一个转带构成一组,其中一个皮轮与一个电机配合;铁芯处于转带的上方位置;滑动台内具有丝杠、电机、丝杠座;电机驱动丝杠与丝杠座配合,该丝杠座与旋转台固定装配。
[0007]所述搬运机构上具有联动板,该联动板一端为圆盘形结构与旋转气缸配合,另一端为直板结构与抓手气缸配合。
[0008]所述推送机构的磁瓦槽内部及磁瓦下布置有不导磁垫片,磁瓦盘及磁瓦上方位置具有中心具有通孔的固定盘,该固定盘与铁芯之间的间隙厚度与磁瓦的厚度对应;单个磁瓦处于上述间隙的下方位置;所述抬升气缸固定在一个固定板上,该固定板上套有轴套及轴杆,上述轴杆与轴套滑动配合。
[0009]所述第一托架配置有第二移动组件,该第二移动组件包括滑块、导轨及移动气缸;第一托架上具有放置转子的弧形槽,该第一托架与移动气缸固定装配并固定在滑块上,该滑块与导轨配合;转动气缸通过另一个滑块及导轨的组合滑动布置在固定座上;转动气缸上配置有插杆,该插杆与转子的护套配合的位置具有套腔,该插杆与转动气缸配合的位置具有直杆;直推组件具有由电机驱动的螺杆,该螺杆与插杆对应;转动气缸上具有联动件,螺杆的顶部朝外延伸与该联动件配合驱动其缩回;压稳组件包括压稳筒、滑块、导轨、气缸;上述压稳筒、滑块、气缸相互固定,上述滑块固定在导轨上。
[0010]所述第二托架为工字形,其上具有插孔与转子的转轴配合;该第二托架配置有第三移动组件;该第三移动组件包括滑块、导轨、移动气缸;第二托举与移动气缸装配并固定在滑块上,该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
[0011]所述第一转夹和第二转夹底部与皮带配合的位置具有间隙,该间隙横向距离大于输出机构的驱动轮的宽度。
[0012]所述压入机构还配置有护套机构,该护套机构包括送套组件和推套组件;送套组件具有电机驱动的输送带,输送带成环形并与二个滚轴配合;推套组件包括直推气缸和推料板;推料板固定在直推气缸上,该推料板与护套对应。所述输送带的内部具有一个安装架,安装架横向设置,其整体为横框式结构,其在横框的四个角位置均布置有一个安装板。
[0013]所述安装架的整体形状为长条形的型材结构。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进料机构,这样便于送入涂胶机构位置,从而与涂胶机构一起完成铁芯外表面的涂胶工作;通过设计搬运机构,这样可将转子搬运到按照工序设定的位置上;通过设计推送机构,这样将六片磁瓦一次性的压向铁芯位置,保障自动化快速的完成设定动作;通过设计压入机构及护套机构,这样将护套压在转子的铁芯上,从而完成转子的护套的装配;通过设计加热机构及输出机构,从而软化铁芯与磁瓦之间的胶水,使胶水能更广的分别与磁瓦及铁芯配合,从而保障磁瓦与铁芯的粘连度,同时便于后续将转子导出至收集工位。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转子粘磁瓦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转子粘磁瓦装置另一侧的示意图;图3是转子粘磁瓦装置另外一侧的示意图;
图4是进料机构的示意图;图5是涂胶机构的示意图;图6是搬运机构的示意图;图7是推送机构的示意图;图8是压入机构的示意图;图9是护套机构的示意图;图10是加热机构的示意图;图11是输出机构的示意图;图中 1.进料机构、11.入料件、12.托举件、13.抓手气缸、14.入料座、15.第一移动组件、151.移动气缸、152.导轨、153.滑块、2.涂胶机构、21.旋转台、211.台架、212.转带、213.皮轮、22.滑动台、23.滴胶台、231.胶头、232.升降气缸、3.搬运机构、31.机械手、32.旋转气缸、33.联动板、4.推送机构、41.磁瓦盘、411.磁瓦槽、42.内筒、43.外推筒、44.抱箍、45.抬升气缸、47.固定盘、48.固定板、49.轴套、410.轴杆、5.压入机构、51.抓手气缸、52.第一托架、521.弧形槽、522.第二移动组件、53.旋转气缸、54.固定座、541.联动杆、55.直推组件、551.螺杆、56.压稳组件、561.压稳筒、562.第三移动组件、57.插杆、571.套腔、572.直杆、6.加热机构、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子粘磁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1)、涂胶机构(2)、搬运机构(3)、推送机构(4)、压入机构(5)、加热机构(6)、输出机构(7);进料装置具有入料件(11)、托举件(12),抓手气缸(13);托举件(12)布置在入料件(11)的尾端位置,抓手气缸(13)布置在托举件(12)的上方位置;涂胶机构(2)具有旋转台(21)、滑动台(22)、滴胶台(23);旋转台(21)包括带轴承的台架(211)、通过电机(91)及皮轮(213)驱动的转带(212);上述台架(211)与转子(93)的转轴活动配合,转带(212)与转子(93)的铁芯(95)活动配合带动铁芯(95)转动;滑动台(22)与旋转台(21)活动配合使旋转台(21)前后运动;滴胶台(23)包括胶头(231)、升降气缸(232);上述胶头(231)布置在升降气缸(232)上并与铁芯(95)配合;搬运机构(3)为四轴臂的机械手(31),其手部位置配置有旋转气缸(32)及抓手气缸(13);抓手气缸(13)布置在旋转气缸(32)上,该抓手气缸(13)上具有抓手;推送机构(4)包括磁瓦盘(41)、内筒(42)、外推筒(43)、抱箍(44)、抬升气缸(45);磁瓦盘(41)内具有磁瓦槽(411),该磁瓦槽(411)内具有磁瓦(92),磁瓦盘(41)中心具有通孔;内筒(42)布置在上述通孔位置,其顶部一部分相对外推筒(43)朝外延伸;外推筒(43)成升降式与内筒(42)配合,外推筒(43)的顶部布置在磁瓦(92)的下方,内筒(42)和外推筒(43)的筒径相差一个磁瓦(92)的厚度;抱箍(44)与外推筒(43)的底部配合,该抱箍(44)固定在抬升气缸(45)上;压入机构(5)包括抓取气缸(51)、第一托架(52)、转动气缸(53)、固定座(54)、直推组件(55)、压稳组件(56);抓取气缸(51)处于第一托架(52)的上方,转动气缸(53)固定在固定座(54)上与转子(93)一端的护套(94)对应,直推组件(55)驱动转动气缸(53)往复运动;压稳组件(56)布置在直推组件(55)的相对另一侧,其对转子(93)的另一侧进行固定;加热机构(6)包括加热圈(61)、第二托架(62);第二托架(62)与搬运机构(3)的机械手(31)对应配置,加热圈(61)处于第二托架(62)的上方位置;输出机构(7)包括电机(91)带动的皮带(71)、第一转夹(72)、第二转夹(73);第一转夹(72)和第二转夹(73)均固定在皮带(71)上并相对布置,上述第一转夹(72)和第二转夹(73)与转子(93)配置的部位具有朝内凹陷的槽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粘磁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1)还包括入料座(14)、第一移动组件(15);抓手气缸(13)固定在入料座(14)上,该入料座(14)固定在第一移动组件(15)上;上述第一移动组件(15)包括移动气缸(151)、导轨(152)、滑块(153);入料座(14)固定在滑块(153)上并与移动气缸(151)固定装配,滑块(153)滑动的固定在导轨(15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粘磁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机构(2)的转带(212)具有两个,皮轮(213)具有三个,两个皮轮(213)和一个转带(212)构成一组,其中一个皮轮(213)与一个电机(91)配合;铁芯(95)处于转带(212)的上方位置;滑动台(22)内具有丝杠、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武军秦进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薪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