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9279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包括多个下矫直辊组件和上矫直辊组件,其技术要点是:上、下矫直辊组件分别包括辊体、辊轴、轴承座和立座,立座的底面设有导轨槽,矫直装置所在场地上铺设有对应导轨槽的导轨,辊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花键轴套,辊轴的一端设有与花键轴套配合的花键轴,花键轴的根部设有第一定位法兰,辊体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定位法兰对应的第二定位法兰,第一定位法兰背向第二定位法兰侧边缘均匀设有多个铰接座且利用铰接座铰接定位螺杆,第一、第二定位法兰边缘均匀设有多个U形槽,定位螺杆转动进入对应的U形槽中且末端连接锁紧螺母。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拉伸矫直装置矫直辊更换麻烦的问题,省时省力,提高检修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板带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按使用要求含有其他元素的铜板带的生产过程通常是先将铜板带的坯料进行熔炼,熔炼成金属液体后通入水平连铸机内,冷却后形成铸坯,在这个过程中,按比例往金属液体中加入其他元素;接下来,铸坯经均匀化退火冷却后进行铣削;而后,将铣削后的铸件经粗轧、中轧、精轧加工,得到初步的产品;然后,进行脱脂清洗,并进行拉伸矫直处理;对矫直后的产品退火处理,去除材料塑性加工后的残余应力;最后,对产品进行分剪,即利用分剪机对产品进行裁剪,检验后,包装入库保存。在上述工艺过程中,拉伸矫直的目的是消除铜板带轧制过程中两侧边缘翘起的现象,以便于分剪。
[0003]现有的拉伸矫直装置主要由多组间隔布置的矫直辊构成,每组矫直辊包括位于铜板带上、下方的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工作过程中,由于待矫直铜板带两侧边缘翘起,则矫直辊的两端磨损较为严重,长期使用后,影响矫直效果,但是现有的拉伸矫直处理装置在更换矫直辊时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解决现有拉伸矫直装置矫直辊更换麻烦的问题,省时省力,提高检修效率。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包括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多个下矫直辊组件、位于相邻两个下矫直辊组件之间的上矫直辊组件,各个上矫直辊组件与下矫直辊组件平行布置,上、下矫直辊组件的辊体直径相等,上矫直辊组件的辊轴高于下矫直辊组件的辊轴,其技术要点是:所述上矫直辊组件与下矫直辊组件分别包括辊体、位于辊体两端的辊轴、用于支撑辊轴的轴承座、用于支撑轴承座的立座,所述立座的底面设有导轨槽,所述矫直装置所在场地上铺设有对应导轨槽的导轨,所述导轨与上、下矫直辊组件的辊体平行,所述辊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花键轴套,所述辊轴的一端设有与花键轴套配合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的根部设有第一定位法兰,所述辊体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定位法兰对应的第二定位法兰,第一定位法兰背向第二定位法兰侧边缘均匀设有多个铰接座且利用铰接座铰接定位螺杆,所述第一定位法兰和第二定位法兰边缘分别均匀设有多个U形槽,所述定位螺杆转动进入对应的U形槽中且末端连接锁紧螺母。
[0007]上述的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所述上矫直辊组件的辊体底面低于下矫直辊组件的辊体顶面。
[0008]上述的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相邻两个上矫直辊组件的辊轴之间利用链轮传动机构连接,相邻两个下矫直辊组件的辊轴之间利用链轮传动机构连接,首个上、下矫直辊组
件的辊轴另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09]上述的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同一第一定位法兰上铰接座的数量为四个,沿第一定位法兰中心均匀分布。
[0010]上述的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所述立座包括直角支座、与直角支座的水平板底面固定的立柱、与立柱下端固定的滑动座,所述直角支座的立板顶部与轴承座固定,所述导轨槽位于滑动座底面。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采用上矫直辊组件与下矫直辊组件实现拉伸矫直功能,使待矫直铜板带两侧边缘翘起部分被矫直。上、下矫直辊组件的辊体和辊轴采用花键轴套和花键轴段连接,一方面辊轴转动时,带动辊体同步旋转,另一方面当辊体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或检修辊体时,先解除定位螺杆和锁紧螺母的定位,然后移动立座,带动轴承座移动,从而使辊轴与辊体脱离,实现辊体的拆卸,解决了现有拉伸矫直装置矫直辊更换麻烦的问题,省时省力,提高检修效率。
[0013]2、定位螺杆和锁紧螺母方便锁紧和拆卸,进一步提高检修效率。
[0014]3、组装时,先将花键轴段插入花键轴套中,再利用定位螺杆和锁紧螺母锁紧固定,保证了辊轴与辊体工作状态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辊体和辊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0018]图4是图2中辊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辊轴的侧视图。
[0020]图中:1.下矫直辊组件、2.上矫直辊组件、3.待矫直铜板、4.辊体、5.第二定位法兰、6.末端、7.立座、8.导轨、9.滑动座、10.立柱、11.直角支座、12.链轮传动机构、13.轴承座、14.辊轴、15.第一定位法兰、16.铰接轴、17.铰接座、18.定位螺杆、19.锁紧螺母、20.U形槽、21.花键轴、22.花键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2]如图1~图5所示,该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包括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多个下矫直辊组件1、位于相邻两个下矫直辊组件1之间的上矫直辊组件2。各个上矫直辊组件2与下矫直辊组件1平行布置,上、下矫直辊组件2、1的辊体4直径相等,上矫直辊组件2的辊轴14高于下矫直辊组件1的辊轴14,所述上矫直辊组件2的辊体4底面低于下矫直辊组件1的辊体4顶面。
[0023]其中,所述上矫直辊组件2与下矫直辊组件1分别包括辊体4、位于辊体4两端的辊轴14、用于支撑辊轴14的轴承座13、用于支撑轴承座13的立座7。所述立座7的底面设有导轨槽,所述矫直装置所在场地上铺设有对应导轨槽的导轨8,所述导轨8与上、下矫直辊组件的辊体4平行。所述辊体4的两端分别设有花键轴套22,所述辊轴14的一端设有与花键轴套22
配合的花键轴21,所述花键轴21的根部设有第一定位法兰15,所述辊体4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定位法兰15对应的第二定位法兰5,第一定位法兰15背向第二定位法兰5侧边缘均匀设有多个铰接座17且利用铰接座17上的铰接轴16铰接定位螺杆18,所述第一定位法兰15和第二定位法兰5边缘分别均匀设有多个U形槽20,所述定位螺杆18转动进入对应的U形槽20中且末端6连接锁紧螺母19。
[0024]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上矫直辊组件2的辊轴14之间利用链轮传动机构12连接,相邻两个下矫直辊组件1的辊轴14之间利用链轮传动机构12连接,首个上、下矫直辊组件2、1的辊轴14另与驱动电机(图中省略)的输出端连接。同一第一定位法兰15上铰接座17的数量为四个,沿第一定位法兰15中心均匀分布。所述立座7包括直角支座11、与直角支座11的水平板底面固定的立柱10、与立柱10下端固定的滑动座9,所述直角支座11的立板顶部与轴承座13固定,所述导轨槽位于滑动座9底面。
[0025]工作原理:
[0026]工作时,待矫直铜板3依次穿过上、下矫直辊组件2、1之间并经上、下矫直辊组件2、1的辊体4进行横向矫直,即使待矫直铜板带3两侧边缘翘起部分被矫直。长期使用发现辊体4两端圆周段发生严重磨损后,先解除定位螺杆18和锁紧螺母19的定位,然后移动立座7,带动轴承座13移动,从而使辊轴14与辊体4脱离,实现辊体4的拆卸,由于定位螺杆18和锁紧螺母19拆卸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板带轧制后矫直装置,包括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多个下矫直辊组件、位于相邻两个下矫直辊组件之间的上矫直辊组件,各个上矫直辊组件与下矫直辊组件平行布置,上、下矫直辊组件的辊体直径相等,上矫直辊组件的辊轴高于下矫直辊组件的辊轴,其技术要点是:所述上矫直辊组件与下矫直辊组件分别包括辊体、位于辊体两端的辊轴、用于支撑辊轴的轴承座、用于支撑轴承座的立座,所述立座的底面设有导轨槽,所述矫直装置所在场地上铺设有对应导轨槽的导轨,所述导轨与上、下矫直辊组件的辊体平行,所述辊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花键轴套,所述辊轴的一端设有与花键轴套配合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的根部设有第一定位法兰,所述辊体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定位法兰对应的第二定位法兰,第一定位法兰背向第二定位法兰侧边缘均匀设有多个铰接座且利用铰接座铰接定位螺杆,所述第一定位法兰和第二定位法兰边缘分别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德李荣贵岳付德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和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