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分段轮廓设计方法、应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63917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一种轮胎分段轮廓设计方法、应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可以对轮廓图进行分段设计,每个位置部件的不同设计进行库管理,在轮廓设计时,可以自由调用库文件,然后进行自由组合,再进行参数设计,实现更自由更方便设计,提高设计效率。提高设计效率。提高设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分段轮廓设计方法、应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计算机辅助设计
,尤其涉一种轮胎分段轮廓设计方法、应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轮胎轮廓设计存在很多不同的设计方法,肩部,胎侧等改动画法后需要整改轮廓模板进行重新制作,使得模板种类多。研发人员在进行轮廓设计时,都需要对轮廓图进行从上到下手工绘制,或者按原轮胎类型进行模板扩展,对于新设计则不能采用软件进行更自由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分段轮廓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对轮廓图进行分段设计,每个位置部件的不同设计进行库管理,在轮廓设计时,可以自由调用库文件,然后进行自由组合,再进行参数设计,实现更自由更方便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轮胎分段轮廓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轮廓图按设计进行拆分,分为包括胎面四段弧(Tread

1、Tread

2、Tread

3、Tread

4)、胎肩(S1)、上胎侧(UpperSideWall)、下胎侧(LowerSideWall)、胎圈(CBO)、花纹沟底(TPI1)和钢片沟底(TPI2);2)将拆分后的轮廓进行参数化建模,上述10个部分完成建模后,新增了基准设计模板(Reference)、优化上下胎侧及TPI2模板(US)、优化肩部设计曲线和胎面设计曲线(S2)三个模板,一个轮廓至少需要13个模板进行拼接设计;3)轮廓拼搭需要按设计顺序,前一个设计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设计的输入;4)建模后的模板按模板拼搭顺序进行编号,且将拼搭后当前模板效果进行标亮后截图,用于后续程序界面显示当前模板图形示例;5)将分类后的分段轮廓线,所有设计通过CATIA软件建立参数化模板,建立模板库;6)通过CAA二次开发;7)完成模板拼搭设计后,最终得到完整的轮廓图曲线及输出后续材料分布图、三维花纹、三维胎侧设计所需要的点和曲线 。
[000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轮廓拆分后模板顺序如下:3.1)Reference:基准元素,根据设计外直径D、设计断面宽B、设计轮辋宽C、着合直径DR、轮廓最宽点至圈部着合部位的高度H2进行基准元素设计建模;3.2)CBO:胎圈令模轮廓;3.3)LowerSideWall:下胎侧轮廓,包含有无凸台及不同设计方法所得到的下胎侧
曲线;3.4)UpperSideWall:上胎侧轮廓基本圆弧;3.5)Tread

1、Tread

2、Tread

3、Tread

4:胎面部分拆成四段;3.6)TPI1:花纹沟底;3.7)TPI2:肩部钢片沟底;3.8)US:优化上下胎侧及TPI2,输出整个胎侧曲线和完整TPI2曲线及相关点;3.9)S1:肩部设计;4.0)优化肩部设计曲线和胎面设计曲线输出花纹轮廓线和相应的点。
[0006]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通过CAA二次开发实现按顺序自动调用模板实例化及提供参数编辑功能。
[0007]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通过CAA二次开发实现多个不同设计时,激活交互选择功能,选择相应模板后,列出相关参数可供用户修改。
[0008]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通过CAA二次开发实现创建几何图形集;进一步,将实例化结果放入几何图形集中。
[0009]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通过CAA二次开发实现对部分元素进行重命名等操作。
[0010]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的一种轮胎分段轮廓设计方法用于轮胎轮廓设计中的应用。
[0011]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所述方法。
[0012]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方法。
[0013]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方法。
[0014]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方法可以对轮廓图进行分段设计,每个位置部件的不同设计进行库管理,在轮廓设计时,可以自由调用库文件,然后进行自由组合,再进行参数设计,实现更自由更方便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

图13为CAA二次开发程序模板调用界面示例。
[0016]图14为本专利技术所做轮廓参数化样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8]一种轮胎分段轮廓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轮廓图按设计进行拆分,分为胎面四段弧(Tread

1、Tread

2、Tread

3、Tread

4)、胎肩(S1)、上胎侧(UpperSideWall)、下胎侧(LowerSideWall)、胎圈(CBO)、花纹沟底(TPI1)、钢片沟底(TPI2)10个部分。
[0019]2)将拆分后的轮廓进行参数化建模,由于模板需要基准和链接优化,所以上述10
个部分完成建模后,新增了基准设计模板(Reference)、优化上下胎侧及TPI2模板(US)、优化肩部设计曲线和胎面设计曲线(S2)三个模板,一个轮廓需要13个模板进行拼接设计。
[0020]3)将拆分后的轮廓进行参数化建模,轮廓拼搭需要按设计顺序,前一个设计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设计的输入。轮廓拆分后模板顺序:a)Reference:基准元素,根据设计外直径D、设计断面宽B、设计轮辋宽C、着合直径DR、轮廓最宽点至圈部着合部位的高度H2进行基准元素设计建模(如图1);b)CBO:胎圈令模轮廓(如图2);c)LowerSideWall:下胎侧轮廓,包含有无凸台及不同设计方法所得到的下胎侧曲线(如图3);d)UpperSideWall:上胎侧轮廓基本圆弧(如图4);e)Tread

1、Tread

2、Tread

3、Tread

4:胎面部分拆成四段(如图5

图8);f)TPI1:花纹沟底(如图9);g)TPI2:肩部钢片沟底(如图10);h)US:优化上下胎侧及TPI2,输出整个胎侧曲线和完整TPI2曲线及相关点(如图11);i)S1:肩部设计(如图12);j)S2:优化肩部设计曲线和胎面设计曲线输出花纹轮廓线和相应的点(如图13)。
[0021]4)上述模板按模板拼搭顺序进行编号,且将拼搭后当前模板效果进行标亮后截图,用于后续程序界面显示当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分段轮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轮廓图按设计进行拆分,分为包括胎面四段弧(Tread

1、Tread

2、Tread

3、Tread

4)、胎肩(S1)、上胎侧(UpperSideWall)、下胎侧(LowerSideWall)、胎圈(CBO)、花纹沟底(TPI1)和钢片沟底(TPI2);2)将拆分后的轮廓进行参数化建模,上述10个部分完成建模后,新增了基准设计模板(Reference)、优化上下胎侧及TPI2模板(US)、优化肩部设计曲线和胎面设计曲线(S2)三个模板,一个轮廓至少需要13个模板进行拼接设计;3)轮廓拼搭需要按设计顺序,前一个设计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设计的输入;4)建模后的模板按模板拼搭顺序进行编号,且将拼搭后当前模板效果进行标亮后截图,用于后续程序界面显示当前模板图形示例;5)将分类后的分段轮廓线,所有设计通过CATIA软件建立参数化模板,建立模板库;6)通过CAA二次开发;7)完成模板拼搭设计后,最终得到完整的轮廓图曲线及输出后续材料分布图、三维花纹、三维胎侧设计所需要的点和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分段轮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轮廓拆分后模板顺序如下:3.1)Reference:基准元素,根据设计外直径D、设计断面宽B、设计轮辋宽C、着合直径DR、轮廓最宽点至圈部着合部位的高度H2进行基准元素设计建模;3.2)CBO:胎圈令模轮廓;3.3)LowerSideWall:下胎侧轮廓,包含有无凸台及不同设计方法所得到的下胎侧曲线;3.4)UpperSideWall:上胎侧轮廓基本圆弧;3.5)Tread

1、Tread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霞张敏王鹏飞杨旭李华程丽娜吴月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潮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