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913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支座和底轨,所述支座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底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支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轨的连接孔中,所述光伏组件的顶端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底端与所述底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座和底轨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方式实现系统的快速安装固定,节约人工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光伏发电技术在生活中所占据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光伏发电技术能够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能量。
[0003]目前现有光伏系统采用导轨安装的,其光伏组件的安装支架一般是通过螺栓与安装底轨连接,安装较为繁琐,安装效率较低,而且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支座和底轨,所述支座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底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支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轨的连接孔中,所述光伏组件的顶端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底端与所述底轨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直线段和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另一端向所述支架侧面的外侧方向延伸。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中部至另一端的高度逐渐减小。
[0008]优选地,所述底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宽度。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直线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另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弯折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另一端向所述支架侧面的外侧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三弯折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折段的另一端向上延伸。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三弯折段的另一端为圆弧状。
[0011]优选地,所述底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弯折段的高度,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连接件的长度。
[0012]优选地,所述支架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支架的顶面之间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通过所述卡接槽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另一侧通过压块与底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底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支座的一侧与所述光伏组件的另一侧抵触。
[0014]优选地,所述底轨上设置有配重块。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支座和底轨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方式实现系统的快速安装固定,节约人工成本。通过在支座两侧均设置光伏组件,可以相互构成挡风坡面,有效抵抗风荷载,降低光伏系统防风配重要求,降低屋面承载要求,不需要破坏屋顶表面,最大限度保护屋面防水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3至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座与底轨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座与底轨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座与光伏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组件与挡板的位置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侧视图;
[0025]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组件与底轨的安装示意图;
[0026]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组件与底轨的安装效果图;
[0027]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个光伏系统阵列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光伏组件,2、支座,3、底轨,4、配重块,5、压块,6、螺栓;
[0030]2‑
1、支架,2

2、第一连接件,2

3、第二连接件,2

4、卡接件;
[0031]3‑
1、第一连接孔,3

2、第二连接孔,3

3、第三连接孔,3

4、挡板;
[0032]2‑2‑
1、第一直线段,2
‑2‑
2、第一弯折段,2
‑3‑
1、第二直线段,2
‑3‑
2、第二弯折段,2
‑3‑
3、第三弯折段,2
‑4‑
1、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伏系统,该系统包括光伏组件1、支座2和底轨3。支座2位于底轨3的中部并高于底轨3。光伏组件1的顶端与支座2连接,光伏组件1的底端与底轨3连接。
[0035]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支座2包括支架2

1,该支架2

1作为支座2的骨架作用。在支架2

1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

2和第二连接件2

3,用以与底轨3实现可拆卸式连接。在底轨3的中部开设有与该第一连接件2

2和第二连接件2

3配合连接的连接孔。该支座2可通过该第一连接件2

2和第二连接件2

3可拆卸地设置在底轨3的连接孔中。光伏组件1的顶端与支座2连接,底端与底轨3连接。
[0036]更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支座2的左右两侧均可设置有光伏组件1,且两个光伏组件1整体呈倒“V”形,如图2所示。支座2左右两侧的光伏组件1的顶端与支架2连接,底端分别与底轨3的左右两端连接。通过在支座2两侧均设置光伏组件1,可以相互构成挡风坡面,有效抵抗风荷载,降低光伏系统防风配重要求,降低屋面承载要求。
[0037]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2

2包括第一直线段2
‑2‑
1和第一弯折段2
‑2‑
2。其中,第一直线段2
‑2‑
1的一端与支架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支座和底轨,所述支座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底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支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轨的连接孔中,所述光伏组件的顶端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底端与所述底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直线段和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另一端向所述支架侧面的外侧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中部至另一端的高度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直线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二直线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庆吴敏君金飞狄王珈宁易婷胡吉成金子杰李经纬朱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