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螺旋型叶轮的双螺旋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57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螺旋型叶轮的双螺旋离心泵,包括泵体、泵盖和泵轴,泵体与泵盖上下对开配合,泵体与泵盖上下对合连接以构成离心泵内腔,泵轴转动设置在泵体与泵盖之间,且泵轴穿过离心泵内腔,泵轴的中部位于离心泵内腔中固定设置有螺旋离心叶轮,泵盖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上吸入室和第二上吸入室,泵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下吸入室和第二下吸入室,当泵体与泵盖上下对合连接后,第一上吸入室与第一下吸入室组合构成第一吸入室,第二上吸入室与第二下吸入室组合构成第二吸入室。本申请结构合理,水泵扬程增加,大大减少了螺旋离心叶轮的出口回流。的出口回流。的出口回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螺旋型叶轮的双螺旋离心泵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泵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螺旋离心泵是一种将螺杆泵与离心泵的优点融合为一体的无堵塞泵,它不仅运行安全,而且效率要远高于普通的离心式杂质泵和旋流式杂质泵,具有整体结构相对简单、效率高、无堵塞、抗汽蚀性能好、吸入性能好以及对输送介质柔和等优点。其早期主要应用于造纸,海藻化工以及捕捞行业。随着对无堵塞泵在研究上的深入与应用领域的拓展,螺旋离心泵现已广泛用于输送水果、蔬菜、低中浓纸浆、绒状物、含泥沙水、及其它含高浓度杂质的浆液等,并且突破了杂质泵的使用范围,在航空航天领域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0003]螺旋离心泵中最重要的部件是螺旋式离心泵,通常螺旋式离心叶轮有单叶片和双叶片两种形式。研究表明,因为单叶片螺旋离心泵的叶片排挤作用小,增加了过流能力,所以单叶片螺旋离心泵的无堵塞性能要好于多叶片螺旋离心泵。螺旋离心泵在运行时,其螺旋部分起着容积泵的作用,将吸入壳体中的物料沿轴向推进至离心部分,再通过离心部分排出。
[0004]目前螺旋离心泵的研究相对于离心泵还是不够成熟,例如中国专利200920240160.8公开的抗汽蚀双吸中开式离心泵,虽然使用了双叶片结构,但是同现有技术一样,总结起来有如下缺点:(1)螺旋离心泵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径向力和轴向力。这不仅增加了轴承、衬套等部件的载荷与摩擦,还对泵的各部件使用寿命产生较大影响。加之螺旋离心泵的叶片型线为圆锥螺旋线,结构不对称,制作加工时难以保证叶轮品质。这会导致泵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振动,从而严重影响泵的性能。为了平衡径向力,现有的做法是使用双叶片螺旋叶轮,但它无法平衡轴向力,不平衡因素仍然存在。为了平衡轴向力,目前业内都会给螺旋离心泵添加副叶轮,但是这样的做法会使流道变得更加复杂,从而造成更多的水力损失,降低了泵的效率。(2)输送较高浓度物料时,螺旋式离心叶轮出口处回流现象较为明显,且单叶片的出口滑移较大,这会导致水力损失增大。这些问题对螺旋离心泵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运行成本及产品推广都会有很大的影响。(3)螺旋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偏低,适用范围因此无法进一步扩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螺旋型叶轮的双螺旋离心泵,包括泵体、泵盖和泵轴,泵体与泵盖上下对开配合,泵体与泵盖上下对合连接以构成离心泵内腔,泵轴转动设置在泵体与泵盖之间,且泵轴穿过离心泵内腔,泵轴的中部位于离心泵内腔中固定设置有螺旋离心叶轮,泵盖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上吸入室和第二上吸入室,泵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下吸入室和第二下吸入室,当泵体与泵盖上下对合连接后,第一上吸入室与第一下吸入室组合构成第一吸入室,第二上吸入室与第二下吸入室组合构成第二吸入室,泵盖中部具有上压出室,泵体的中部具有下压出室,当泵体与泵盖上下对合连
接后,上压出室与下压出室组合构成压出室,第一吸入室、第二吸入室和压出室均与螺旋离心叶轮相配合,螺旋离心叶轮上分别设有螺旋长叶片和螺旋短叶片。
[0006]优选的,螺旋长叶片包括螺旋段长叶片和螺旋段短叶片。
[0007]优选的,螺旋离心叶轮由两个对称设置且结构、大小相同的单级螺旋离心叶轮组合连接构成,两个单级螺旋离心叶轮分别固定安装设置在泵轴上,且两个单级螺旋离心叶轮分别位于泵体和泵盖的内腔中,螺旋长叶片螺旋设置在螺旋离心叶轮上,并一体延伸为螺旋段长叶片和螺旋段短叶片,螺旋长叶片从第一吸入室延伸至第二吸入室,螺旋短叶片螺旋设置在其中一个单级螺旋离心叶轮上且位于螺旋长叶片的下方。
[0008]优选的,螺旋长叶片和螺旋短叶片均沿轴线方向左右对称,螺旋段长叶片位于压出室处,螺旋段短叶片位于第一吸入室和第二吸入室处,螺旋短叶片位于压出室处。
[0009]优选的,泵盖的顶端开有与离心泵内腔相通的窥视孔。
[0010]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1]两个完全对称的单级螺旋离心叶轮背靠背布置,能够有效地平衡两个叶轮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增加螺旋离心泵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单级螺旋叶轮上的单个螺旋长叶片加置螺旋短叶片使得叶轮的水力平衡和机械平衡更加容易,并且由于螺旋长叶片和螺旋短叶片的共同导向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靠近叶片工作面处的流线偏移现象明显得到改善,水泵扬程增加,大大减少了螺旋离心叶轮的出口回流,在保证较高物料输送浓度的同时提高了泵的性能和水力效率。另外,本具有第一吸入室和第二吸入室,这增大了螺旋离心泵的流量。
[001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采用螺旋型叶轮的双螺旋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泵轴3与螺旋短叶片12、螺旋段长叶片13、螺旋段短叶片14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泵轴3与螺旋短叶片12、螺旋段长叶片13、螺旋段短叶片14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0017]图中:泵体1、泵盖2、泵轴3、螺旋离心叶轮4、第一上吸入室5、第二上吸入室6、第一下吸入室7、第二下吸入室8、上压出室9、下压出室10、螺旋长叶片11、螺旋短叶片12、螺旋段长叶片13、螺旋段短叶片14、窥视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参见图1~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螺旋型叶轮的双螺旋离心泵,包括泵体1、泵盖2和泵轴3,泵体1与泵盖2上下对开配合,泵体1与泵盖2上下对合连接以构成离心泵内腔,泵轴3转动设置在泵体1与泵盖2之间,且泵轴3穿过离心泵内腔,泵轴3的中部位于离心泵内腔中固定设置有螺旋离心叶轮4,泵盖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上吸入室5和第二上吸入室6,泵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下吸入室7和第二下吸入室8,当泵体1与泵盖2上下对合连接后,第一上吸入室5与第一下吸入室7组合构成第一吸入室,第二上吸入室6与第二下吸入室8组合构成第二吸入室,泵盖2中部具有上压出室9,泵体1的中部具有下压出室10,当泵体1与泵盖2上下对合连接后,上压出室9与下压出室10组合构成压出室,第一吸入室、第二吸入室和压出室均与螺旋离心叶轮4相配合,螺旋离心叶轮4上分别设有螺旋长叶片11和螺旋短叶片12。本申请的离心泵是侧向吸入和压出的,采用中开始泵壳结构,即泵壳沿着泵轴3的水平中开面剖分,这样的结构不需要拆动吸入和排出管,只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螺旋型叶轮的双螺旋离心泵,包括泵体(1)、泵盖(2)和泵轴(3),其特征在于:泵体(1)与泵盖(2)上下对开配合,泵体(1)与泵盖(2)上下对合连接以构成离心泵内腔,泵轴(3)转动设置在泵体(1)与泵盖(2)之间,且泵轴(3)穿过离心泵内腔,泵轴(3)的中部位于离心泵内腔中固定设置有螺旋离心叶轮(4),泵盖(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上吸入室(5)和第二上吸入室(6),泵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下吸入室(7)和第二下吸入室(8),当泵体(1)与泵盖(2)上下对合连接后,第一上吸入室(5)与第一下吸入室(7)组合构成第一吸入室,第二上吸入室(6)与第二下吸入室(8)组合构成第二吸入室,泵盖(2)中部具有上压出室(9),泵体(1)的中部具有下压出室(10),当泵体(1)与泵盖(2)上下对合连接后,上压出室(9)与下压出室(10)组合构成压出室,第一吸入室、第二吸入室和压出室均与螺旋离心叶轮(4)相配合,螺旋离心叶轮(4)上分别设有螺旋长叶片(11)和螺旋短叶片(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旋型叶轮的双螺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平卢俊龙韩景川
申请(专利权)人:鲁尔泵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