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8573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模型试验监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及方法。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包括监测仪、连接杆、拉线和位移片;监测仪一端与模型试验接线箱内壁连接,监测仪另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位移片;拉线一端与位移片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监测仪。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组装元件;组装监测仪;将连接杆另一端穿过监测仪外壳孔洞,再将拉线另一端与弹簧外圈绑定,期间保持拉线处于拉直状态;分层回填土体并将监测仪自上而下固定于模型试验箱内壁上;将导线引出分别连接至已有模型试验接线箱上形成闭合回路,计算土体不同深度处水平位移及应力大小。度处水平位移及应力大小。度处水平位移及应力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模型试验监测


技术介绍

[0002]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基坑开挖、隧道施工、桩基成孔等,往往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引起位移。现相关土体水平位移理论计算及预测方法中,计算模型简单,假设条件过多,难以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加之土体本构的复杂性,理论计算往往不能准确确定某一层土体的水平位移大小。现场监测虽然可以更直观的取得监测数据,但需要的监测周期长、效率低,加之施工现场的不确定性,有时在数据获取上存在较大困难。
[0003]模型试验操作简单、可控性强,监测数据也可根据缩尺比反算出工程中的实际情况,但针对基坑开挖、隧道施工及桩基成孔等土工模型试验,水平位移及受力监测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包括监测仪、连接杆、拉线和位移片;监测仪一端与模型试验接线箱内壁连接,监测仪另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位移片;拉线一端与位移片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监测仪。
[0006]所述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优选方案,监测仪包括壳体、电阻丝、弹簧、接线盒及导线;电阻丝两端分别连接接线盒,接线盒胶结于壳体内壁;弹簧一端固定于监测仪内壁,另一端通过滑片与电阻丝连接;导线其中一条连接滑片,另一条通过接线盒与电阻丝连接,并穿过监测仪外壳与模型试验接线箱连接。
[0007]所述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优选方案,拉线一端固定于位移片凸起上,另一端绑定于弹簧外圈。
[0008]所述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优选方案,连接杆一端通过螺纹与位移片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监测仪孔洞穿入监测仪内部。
[0009]所述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优选方案,位移片为圆形薄片。
[0010]所述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优选方案,监测仪通过螺栓固定于模型试验箱壁上。
[0011]所述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优选方案,所述拉线、
位移片均为钢制品,连接杆为PVC管。
[0012]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了一种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使用方法。
[0013]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组装元件;将拉线一端连接位移片上,再将连接杆一端通过螺纹与位移片连接;步骤2:组装监测仪;将电阻丝两端分别固定于接线盒上,将弹簧一端固定于监测仪内壁上,另一端通过滑片与电阻丝相连接,导线分别与接线盒和滑片连接;步骤3:将连接杆另一端穿过监测仪外壳孔洞,再将拉线另一端与弹簧外圈绑定,期间保持拉线处于拉直状态;步骤4:分层回填土体并将监测仪自上而下固定于模型试验箱内壁上;步骤5:将导线引出分别连接至已有模型试验接线箱上形成闭合回路,通电后在计算机终端监测随滑片移动的电阻丝阻值变化情况,结合弹簧变形特性,计算土体不同深度处水平位移及应力大小。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电阻丝与弹簧的组合,与现有模型试验接线箱及计算机相连接,能够在模型试验中准确监测不同深度处水平位移及应力大小。
[0015]2.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基坑开挖、隧道施工、桩基成孔等多种土体卸荷工况,并可根据试验要求自行确定监测深度,该专利技术安装方便、测量精准且能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电阻式水平位移和应力监测仪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部分连接杆与位移片示意图其中:电阻式水平位移和应力监测仪

1、连接杆

2、拉线

3、位移片

4、模型试验箱壁

5、基坑、钻孔桩、隧道等涉及土体开挖相关工程

6、监测仪外壳

101、电阻丝

102、弹簧

103、接线盒

104、螺栓

105、滑片

106、导线

10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上”、“下”、“左”、“右”、“内”、“外”、“底”、“顶”等指示方位或位置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仅是为了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专利技术必须具
有特定的方位或位置,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的所有连接/固定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采取最优的连接/固定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中以基坑开挖模型试验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一种工况,凡涉及土工模型试验中如隧道施工、桩基钻孔等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造成土体水平卸荷的模型试验本专利技术均适用。
[0021]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及图3,一种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包括监测仪1、连接杆2、拉线3和位移片4;位移片4与连接杆2一端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监测仪1;拉线3一端与位移片4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弹簧103。
[0022]监测仪1包括壳体101、电阻丝102、弹簧103、接线盒104及导线107;电阻丝102两端分别连接接线盒104,接线盒104胶结于壳体101内壁;弹簧103一端固定于监测仪1内壁,另一端通过滑片106与电阻丝102连接;导线107其中一条连接滑片106,另一条通过接线盒104与电阻丝102连接,并穿过监测仪外壳101与模型试验接线箱5连接。
[002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一端设有螺纹,安装时连接杆2穿过拉线孔洞与位移片4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穿入监测仪1内部。连接杆2外径大小与监测仪1外壳的开孔大小一致,保证连接杆2能在监测仪中正常滑动,并能对拉线3起到保护作用,确保拉线3在模型试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拉直状态,其目的是保证拉线随位移片移动时能同步拉动弹簧移动。
[0024]本实施例中,监测仪1内部设有电阻丝102,其不同长度所对应的阻值大小已提前测定,通过移动滑片106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进而可通过电阻值变化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仪(1)、连接杆(2)、拉线(3)和位移片(4);监测仪(1)一端与模型试验接线箱(5)内壁连接,监测仪(1)另一端通过连接杆(2)连接位移片(4);拉线(3)一端与位移片(4)相连接,另一端连接监测仪(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监测仪(1)包括壳体(101)、电阻丝(102)、弹簧(103)、接线盒(104)及导线(107);电阻丝(102)两端分别连接接线盒(104),接线盒(104)胶结于壳体(101)内壁;弹簧(103)一端固定于监测仪(1)内壁,另一端通过滑片(106)与电阻丝(102)连接;导线(107)其中一条连接滑片(106),另一条通过接线盒(104)与电阻丝(102)连接,并穿过监测仪外壳(101)与模型试验接线箱(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线(3)一端固定于位移片(4)凸起上,另一端绑定于弹簧(103)外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杆(2)一端通过螺纹与位移片(4)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监测仪(1)孔洞穿入监测仪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型试验用监测土体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和压力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李永杰王志远李建强白辉兵张乾青王思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