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52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体;滑动连接于支撑体内的齿条一;滑动连接于齿条一内的齿条二;与齿条一啮合的齿轮一;与齿条二啮合的齿轮二;与齿条二转动限位连接的承载部件,承载部件用于放置吊顶板;与齿轮一和齿轮二均连接的驱动部件;其中,齿轮一和齿轮二均转动连接于支撑体上,齿轮一和齿轮二同轴而设,齿轮二的齿数与齿轮一的齿数的比值为2比1,便于使得齿条二的升降速度与齿条一的升降速度之比为2比1,从而便于齿条二完全展开和收缩。针对在安装吊顶板时,用工量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它能有效减小在安装吊顶板时的用工量。顶板时的用工量。顶板时的用工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

技术介绍

[0002]吊顶板是一种吊顶装饰材料,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和较好的吸音性能,一般包括石膏板、玻璃板以及铝扣板等,在室内装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在安装吊顶板时,一般需要多人共同将吊顶板从地面提升到吊顶面,用工量大,施工效率低,针对上述问题,相关的升降装置能将吊顶板从地面提升到吊顶面,但是,升降装置即使处于最低位置,操作员也难以直接将吊顶板安放在升降装置上,仍需多个操作员配合,并站在凳子、椅子等增高体,才能将吊顶板安放在升降装置上,仍然存在用工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在安装吊顶板时,用工量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它能有效减小在安装吊顶板时的用工量。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包括:
[0007]支撑体;
[0008]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体内的齿条一;
[0009]滑动连接于所述齿条一内的齿条二;
[0010]与所述齿条一啮合的齿轮一;
[0011]与所述齿条二啮合的齿轮二;
[0012]与所述齿条二转动限位连接的承载部件,所述承载部件用于放置吊顶板;
[0013]与所述齿轮一和所述齿轮二均连接的驱动部件;
[0014]其中,所述齿轮一和所述齿轮二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上,所述齿轮一和所述齿轮二同轴而设,所述齿轮二的齿数与所述齿轮一的齿数的比值为2比1。
[0015]可选的,所述齿轮一包括:
[0016]连接于所述齿轮二的一侧的齿一;
[0017]连接于所述齿轮二的另一侧的齿二;
[0018]其中,所述齿一和所述齿二均与所述齿条一啮合,所述齿一和所述齿二均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齿一和所述齿二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上,所述齿一和所述齿二均与所述齿轮二同轴而设,所述齿轮二的齿数与所述齿一以及所述齿二的齿数之比均为2比1,所述齿一和所述齿二的齿数相等。
[0019]可选的,所述齿条一包括:
[0020]齿条主体,所述齿条主体上设有通道和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凹槽;
[0021]连接于所述齿条主体一侧的第一齿条一,所述第一齿条一和所述齿一啮合;
[0022]连接于所述齿条主体另一侧的第二齿条一,所述第二齿条一和所述齿二啮合;
[0023]其中,所述齿轮二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齿条二位于所述通道内。
[0024]可选的,所述承载部件包括:
[0025]主架托盘;
[0026]连接于所述主架托盘一侧的升降主架;
[0027]连接于所述主架托盘另一侧的转动限位体;
[0028]其中,所述转动限位体远离所述主架托盘的一侧和所述齿条二连接。
[0029]可选的,所述升降主架包括:
[0030]连接于所述主架托盘上的固定杆一;
[0031]位于所述固定杆一两侧的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二连接于所述主架托盘上;
[0032]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二内的活动杆一。
[0033]可选的,所述升降主架还包括:
[0034]与所述固定杆一活动连接的活动杆二;
[0035]位于所述活动杆二两侧的活动杆三,所述活动杆三连接于所述活动杆二上;
[0036]活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杆三内的活动杆四。
[0037]可选的,所述升降主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动杆一上的限位凸起。
[0038]可选的,所述固定杆一、固定杆二、活动杆一、活动杆二、活动杆三以及活动杆四的平面均平齐,所述固定杆一、固定杆二、活动杆一、活动杆二、活动杆三以及活动杆四上均连接有橡胶垫。
[0039]可选的,所述转动限位体包括:
[0040]衔接体一,所述衔接体一上设有限位孔一;
[0041]与所述衔接体一转动连接的衔接体二,所述衔接体二上设有限位孔二;
[0042]与所述限位孔一和所述限位孔二均配合的限位件;
[0043]其中,所述衔接体一远离所述衔接体二的一端和所述主架托盘连接,所述衔接体二远离所述衔接体一的一端和所述齿条二连接。
[0044]可选的,所述支撑体的底部连接有轮状体。
[0045]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支撑体用于支撑齿条一、齿条二等,支撑体可以为杆状体、柱状体等;齿条一用于和齿轮一配合,齿条二用于和齿轮二配合,由于齿轮二的齿数与齿轮一的齿数的比值为2比1,便于使得齿条二的升降速度与齿条一的升降速度之比为2比1,从而便于齿条二完全展开和收缩,来有效减小该升降架收缩后的高度,进而便于单个操作员站在地面上就能把吊顶板放置在承载部件上,来有效减小用工量,由于齿轮一和齿轮二同轴而设,便于增加两者驱动的同步性;承载部件用于放置吊顶板,由于承载部件和齿条二转动限位连接,在放置吊顶板时,可以将承载部件朝地面方向转动一定角度,进一步便于单个操作员站在地面上把吊顶板放置在承载部件上,来进一步减小用工量,承载部件可以包括主架托盘、升降主架等,承载部件和齿条二转动限位连接方式可以为限位销连接、限位轴连接等。
附图说明
[004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4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B的局部图;
[004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4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5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齿轮一和齿轮二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升降主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5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升降主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5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A

A的截面图;
[005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转动限位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5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转动限位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56]图中:1、支撑体;11、通槽;2、齿条一;21、通道;22、凹槽;23、第一齿条一;24、第二齿条一;25、齿条主体;3、齿条二;4、齿轮一;41、齿一;42、齿二;5、齿轮二;6、承载部件;61、主架托盘;62、升降主架;621、固定杆一;622、固定杆二;623、活动杆一;624、活动杆二;625、活动杆三;626、活动杆四;627、限位凸起;628、橡胶垫;63、转动限位体;631、衔接体一;632、衔接体二;7、吊顶板;8、驱动部件;81、手轮;82、伺服电机;9、轮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58]下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体内的齿条一;滑动连接于所述齿条一内的齿条二;与所述齿条一啮合的齿轮一;与所述齿条二啮合的齿轮二;与所述齿条二转动限位连接的承载部件,所述承载部件用于放置吊顶板;与所述齿轮一和所述齿轮二均连接的驱动部件;其中,所述齿轮一和所述齿轮二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上,所述齿轮一和所述齿轮二同轴而设,所述齿轮二的齿数与所述齿轮一的齿数的比值为2比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包括:连接于所述齿轮二的一侧的齿一;连接于所述齿轮二的另一侧的齿二;其中,所述齿一和所述齿二均与所述齿条一啮合,所述齿一和所述齿二均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齿一和所述齿二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上,所述齿一和所述齿二均与所述齿轮二同轴而设,所述齿轮二的齿数与所述齿一以及所述齿二的齿数之比均为2比1,所述齿一和所述齿二的齿数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一包括:齿条主体,所述齿条主体上设有通道和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凹槽;连接于所述齿条主体一侧的第一齿条一,所述第一齿条一和所述齿一啮合;连接于所述齿条主体另一侧的第二齿条一,所述第二齿条一和所述齿二啮合;其中,所述齿轮二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齿条二位于所述通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顶板安装辅助人工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包括:主架托盘;连接于所述主架托盘一侧的升降主架;连接于所述主架托盘另一侧的转动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劭谢国栋徐小勇郭梁赵海波周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城房屋服务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