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集成光路装置的前端镜头组件及集成光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851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集成光路装置的前端镜头组件及集成光路装置,应用并设置于设备的壳体内,包括:前段管路;第一折转镜,收束反射镜,第二平折转镜,窗口玻璃。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的取消前端广角镜头,使用进光孔代替广角镜头引导设备内部的光信号,进光孔为通孔,不会像镜片一样被高温金属离子污染,且进光孔的视场受孔径和孔长度影响,可以根据需要在满足视场大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小的孔径,进一步降低设备内部环境因素对前端镜头组件的负面影响。设备内部的高温物质只能经过进光孔进入前端管路中,其量级大大降低,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大大降低,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前端镜头组件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类似托卡马克(Tokamak)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上应用,使用寿命由现有技术的数天提升到一年甚至两年以上,可以说产生了质的飞跃。跃。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集成光路装置的前端镜头组件及集成光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内窥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集成光路装置的前端镜头组件及集成 光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内窥镜应用于人眼不便于直接观察的设备内部状态的监控,特别是高温、高压、 有毒、核辐射、超低温等等特种设备内部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例如,在超高温和高辐射 的托卡马克(Tokamak)磁约束核聚变装置,需要实时监控设备内部运行状态,一般包括可 见光和中波红外光的信息实时采集,传统的工业内窥镜为了达到足够的视场角度,通常采 用鱼眼广角镜镜头,并尽可能的增大镜头口径,然而鱼眼广角镜头设置于设备内部,设备 内部的高温金属离子会逐渐附着在镜头表面,导致镜头快速失效而无法使用,导致频繁更 换镜头,使用成本居高不下,且耗时费力,因此,亟需一种耐用的大视场的工业内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集成光路装置的前端镜头组件及集成光路装置,以解决上述技 术问题,。
[0004]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集成光路装置的前端镜头组件,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集成光路装置的前端镜头组件,应用并设置于设备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管路;按照光信号传播路径依次设置在所述前端管路中的以下镜片:第一折转镜,所述第一折转镜设有进光孔,所述第一折转镜位于进光孔出口一侧为第一反光面,经过所述进光孔的光束轴线与第一反光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收束反射镜,将经由进光孔射入的光收束后反射到第一反光面上,第一反光面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给第二折转镜;第二平折转镜,具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接受来自第一反光面反射的光束,并改变光束传播路线,光束经窗口玻璃射出设备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成光路装置的前端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反射镜为抛物面镜、球面镜、或非球面镜;所述前端镜头组件还包括窗口玻璃,设置于设备壳体壁上开口或通孔上,并与设备壳体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集成光路装置的前端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转镜和第二折转镜均为平面反射镜,通光口径为105mmx130mm。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集成光路装置的前端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孔为圆形通孔或椭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或椭圆通孔截面的长轴尺寸为5mm

2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集成光路装置的前端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进光孔前端设有一个用于阻挡大于+59
°
以上视场的视场光线的档片。6.一种集成光路装置,用于具有设备壳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