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桑叶茶饮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14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叶茶饮料,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木糖醇0.6%,蛋白糖0.14%,柠檬酸0.14%,其余为桑叶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桑叶茶饮料,解决了桑叶风味不良,难为大众接受的问题,不仅黄酮提取率最高可达26%,桑叶的利用效益可达最高,而且本产品酸甜适中,清新可口,汤色澄清,瓶底无明显沉淀。瓶底无明显沉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叶茶饮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桑叶茶饮料。

技术介绍

[0002]桑树又名荆桑、桑葚书、黄桑叶等,是落叶性多年生桑科桑属木本植物。原产地为我国中部,现全国范围均有种植。
[0003]在我国,很早就有对桑叶的研究及应用,据古医书记载,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经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多酚、生物碱、氨基酸、多糖及黄酮类化合物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的功能;桑叶中的多糖及生物碱具有协同降低人体血糖的作用;黄酮类成分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肿瘤生成的作用。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粗蛋白含量高达15.31%~30.91%,部分蛋白质含量接近大豆。桑叶中也含有大量易吸收的矿物质,可以有效帮助人体补充矿物质。
[0004]2002年,卫生部公布桑叶正式成为食药同源物品,可作为保健食品食用,以桑叶为主要原材料的各种食品逐渐面世,首当其冲的就是桑叶茶,以不同的工艺制成的桑叶茶可以有效提取桑叶中的黄酮、氨基酸等物质,起到降血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我国南方地区,桑叶菜逐渐兴起,广东省出现了多种以桑叶为原材料的家常菜。将桑叶研磨成粉制成挂面或者直接冲水饮用的方式也逐渐出现在大众市场上。在拥有较长酿酒历史的我国,也有人开始将桑叶作为酿酒的材料制作桑叶米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老少咸宜的桑叶茶饮料。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7]一种桑叶茶饮料,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
[0008]木糖醇0.6%,蛋白糖0.14%,柠檬酸0.14%,其余为桑叶汁。
[0009]优选地,还包括CMC

Na 0.2%。
[0010]优选地,所述桑叶汁由以下方法制得:称取一定量的桑叶粉,加入蒸馏水,使其物料比为1∶80,90℃水浴浸提60min后过滤,即得到所述桑叶汁。
[0011]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桑叶茶饮料,解决了桑叶风味不良,难为大众接受的问题,不仅黄酮提取率最高可达26%,桑叶的利用效益可达最高,而且本产品酸甜适中,清新可口,汤色澄清,瓶底无明显沉淀。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折线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浸提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折线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浸提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折线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之间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响应面曲线图及等高线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木糖醇添加量对桑叶茶饮感官评分影响的折线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蛋白糖添加量对桑叶茶饮感官评分影响的折线图;
[001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柠檬酸添加量对桑叶茶饮感官评分影响的折线图;
[0019]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木糖醇添加量、蛋白糖添加量和柠檬酸添加量之间交互作用对桑叶茶饮感官评分影响的响应面曲线图及等高线图;
[0020]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稳定剂实验样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一种桑叶茶饮料,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
[0024]木糖醇0.6%,蛋白糖0.14%,柠檬酸0.14%,其余为桑叶汁。
[0025]原料:市场购买干制桑叶,清洗,除去泥沙后,于烘箱烘干,制得桑叶粉。称取一定量的桑叶粉,加入蒸馏水,使其物料比为1∶80,90℃水浴浸提60min后过滤,即得到所述桑叶汁。
[0026]单因素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0027]1.1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称取芦丁标准品3.432mg,用95%乙醇溶解,超声10分钟完全溶解,并用95%乙醇定容至50ml;分别取芦丁标准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6.0ml于25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加入1.0ml 1.0%亚硝酸钠溶液,摇匀,静置6分钟;加入1.0ml10.0%的硝酸铝溶液,摇匀,静置5分钟;加入10.0ml 4.0%的氢氧化钠溶液,用60%乙醇定容至刻度线,摇匀,静置10分钟;于510nm下测定吸光值,以总黄酮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028]1.2桑叶汁浸提条件单因素实验
[0029]1.2.1料液比
[0030]固定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0分钟,以1∶20的料液比为基准,每增加20的料液比为一个梯度,进行5个梯度的单因素实验,按照1.1的方法测定吸光度,将测定结果带入标准曲线中,换算出总黄酮提取率。
[0031]1.2.2浸提温度
[0032]固定料液比为1∶80,浸提时间30分钟,以50℃为基准,每增加10℃为一个梯度,进行5个梯度的单因素实验,按照1.1的方法测定吸光度,将测定结果带入标准曲线中,换算出总黄酮提取率。
[0033]1.2.3浸提时间
[0034]固定料液比为1∶80,浸提温度为90℃,以15分钟为基准,没增加15分钟为一个梯度,进行8个梯度的单因素实验,按照1.1的方法测定吸光度,将测定结果带入标准曲线中,换算出总黄酮提取率。
[0035]1.2.4响应面优化
[0036]以单因素实验结果为基准,运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桑叶浸提条件。如下表1响应面实验设计表
[0037]表1响应面实验设计表
[0038][0039]1.3桑叶茶饮料配方单因素实验
[0040]1.3.1木糖醇添加量
[0041]固定蛋白糖添加量0.1%,柠檬酸添加量0.1%,以木糖醇添加量0作为基准,每0.2%为一个梯度,进行6个梯度的单因素实验,通过感官评价判断出最适宜的木糖醇添加量,感官评分标准见表2。
[0042]表2感官评价得分表
[0043][0044][0045]1.3.2蛋白糖添加量
[0046]固定木糖醇添加量0.6%,柠檬酸添加量0.1%,以蛋白糖添加量0作为基准,每0.05%为一个梯度,进行6个梯度的单因素实验,通过感官评价判断出最适宜的蛋白糖添加量。
[0047]1.3.3柠檬酸添加量
[0048]固定蛋白糖添加量0.1%,木糖醇添加量0.6%,以柠檬酸添加量0作为基准,每0.05%为一个梯度,进行5个梯度的单因素实验,通过感官评价判断出最适宜的柠檬酸添加量。
[0049]1.3.4响应面优化
[0050]以单因素实验结果为基准,通过响应面优化优化饮料配方,以确定最佳配方。
[0051]表3响应面实验设计表
[0052][0053]1.3.5稳定剂的选择
[0054]从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叶茶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木糖醇0.6%,蛋白糖0.14%,柠檬酸0.14%,其余为桑叶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茶饮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M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秋平章程辉王萌许永进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