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57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包括承台底座、多段预制桥墩节段、预制盖梁、预制箱梁、预应力连接组件和弹性块体,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承台底座,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多段所述预制桥墩节段与所述预制盖梁连接,所述预制箱梁通过多个所述弹性支座安装于所述预制盖梁的顶部,所述弹性块体安装于承台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容错度高,施工效率高,便于后续服役过程中受到灾害条件、长期荷载和环境作用后的构件更替。境作用后的构件更替。境作用后的构件更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的
,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装配式桥梁体系正得到大力推广。按抗震性能,通常将预制桥墩体系分为“等同现浇”和“非等同现浇”两类,前者主要依靠套筒灌浆连接、波纹管灌浆连接和承插式连接等方式,后者则主要采用预应力筋实现预应力施加。
[0003]关于采用预应力连接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目前的技术标准和工程应用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该类桥梁通常用于少震或中震区域,因其结构构造及性能存在如下不足:

无法实现预制构件全匹配拼装和震后构件更替的灵活性及便利性;

承台处的底部接缝抗剪能力和耗能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包括承台底座、多段预制桥墩节段、预制盖梁、预制箱梁、预应力连接组件和弹性块体,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承台底座,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多段所述预制桥墩节段与所述预制盖梁连接,所述预制箱梁通过多个所述弹性支座安装于所述预制盖梁的顶部,所述弹性块体安装于承台底座。
[0006]更优的选择,所述承台底座包括定位支架和承台方块,所述定位支架设置于承台方块并凸出于承台方块的顶部,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承台方块并穿过所述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与预制桥墩节段连接。
[0007]更优的选择,所述承台方块设有作业空间、第一预留孔洞和第一预应力孔道,所述作业空间设置于定位支架的两侧,所述作业空间通过第一预留孔洞与第一预应力孔道连通,所述定位支架安装于第一预应力孔道。
[0008]更优的选择,所述定位支架包括预应力管道、定位板、第一抗剪键和栓钉,所述定位板安装于所述承台方块的内部,所述定位板通过所述预应力管道与所述预应力管道连接,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应力管道,所述第一抗剪键设置于定位板的一面并凸出于所述承台方块的顶部,所述栓钉设置于所述定位板的另一面并安装于承台方块。
[0009]更优的选择,所述预制桥墩节段包括第二抗剪键和节段本体,所述节段本体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四周设有多个贯穿的第二预应力孔道,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穿过所述第二预应力孔道,所述第二抗剪键安装于所述节段本体的一端,所述节段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预留槽孔,所述第一预留槽孔分别与第二抗剪键和承台底座相匹配。
[0010]更优的选择,所述预制盖梁包括箱梁限制部和箱梁承托部,所述箱梁限制部与所述箱梁承托部的两端连接,所述箱梁承托部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二预留孔洞,多个所述第二预留孔洞分别通过第三预应力孔道与所述箱梁承托部的底部连通,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二预留孔洞并穿过第三预应力孔道,所述箱梁承托部的底部设有第二预留槽孔,所述第二预留槽孔与所述预制桥墩节段相匹配。
[0011]更优的选择,所述弹性块体包括吊环和块体,所述吊环安装于所述块体的顶部,所述块体与所述承台底座相匹配。
[0012]更优的选择,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包括预应力筋和预应力锚具,所述预应力锚具分别安装于承台底座和预制盖梁,所述预应力筋的两端分别与预应力锚具连接,所述预应力筋穿过多段所述预制桥墩节段。
[0013]更优的选择,所述预制桥墩节段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
[0014]更优的选择,所述承台底座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
[0015]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承台底座、多段预制桥墩节段、预制盖梁、预制箱梁、预应力连接组件和弹性块体,实现安装容错度高,施工效率高,便于后续服役过程中受到灾害条件、长期荷载和环境作用后的构件更替。
[0017]2、本技术通过预应力管道、定位板、第一抗剪键和栓钉,解决传统承台在桥位处现场浇筑,难以实现与预制桥墩节段的匹配安装问题,保证现场安装的定位精度,同时提高底部区域抗剪能力。
[0018]3、本技术通过第二抗剪键和节段本体,形成凹凸剪力键进行咬合,实现工厂生产的匹配安装,保证节段结合度的同时,提高了其抗剪能力。
[0019]4、本技术通过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大大提高其在灾害条件(地震、高速车撞、落石冲击等)下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延性,可用于高震区,同时避免整体均采用UHPC材料所造成的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桥梁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桥梁结构正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桥梁结构侧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桥梁结构局部放大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桥预制桥墩节段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桥预制桥墩节段俯视图;
[0026]图7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预制盖梁示意
图;
[0027]图8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承台底座正视图;
[0028]图9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承台底座剖视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定位支架示意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弹性块体示意图;
[0031]图12是本技术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0032]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1

承台底座;11

定位支架;111

栓钉;112

第一抗剪键;113

预应力管道;114

定位板;12

第一预留孔洞;13

第一预应力孔道; 14

作业空间;15

承台方块;2

预制桥墩节段;21

第二预应力孔道;22

第二抗剪键;23

第一预留槽孔;24

节段本体;3

预制盖梁;31

第二预留孔洞;32

第三预应力孔道;33

第二预留槽孔;34

箱梁限制部;3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底座、多段预制桥墩节段、预制盖梁、预制箱梁、预应力连接组件、弹性支座和弹性块体,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承台底座,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多段所述预制桥墩节段与所述预制盖梁连接,所述预制箱梁通过多个所述弹性支座安装于所述预制盖梁的顶部,所述弹性块体安装于承台底座;所述承台底座包括定位支架和承台方块,所述定位支架设置于承台方块并凸出于承台方块的顶部,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承台方块并穿过所述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与预制桥墩节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方块设有作业空间、第一预留孔洞和第一预应力孔道,所述作业空间设置于定位支架的两侧,所述作业空间通过第一预留孔洞与第一预应力孔道连通,所述定位支架安装于第一预应力孔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包括预应力管道、定位板、第一抗剪键和栓钉,所述定位板安装于所述承台方块的内部,所述定位板通过所述预应力管道与所述预应力管道连接,所述预应力连接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应力管道,所述第一抗剪键设置于定位板的一面并凸出于所述承台方块的顶部,所述栓钉设置于所述定位板的另一面并安装于承台方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易于更替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桥梁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桥墩节段包括第二抗剪键和节段本体,所述节段本体设有中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嘉彬何岸蔡健陈庆军郑敦聪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