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层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56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层板结构,包括内板及两个外板;内板设有多个空腔,各空腔在内板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敞口设置;两个外板分别贴设于内板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且邻近内板敞口侧的外板朝向内板凸设有多个加强部,多个加强部与多个空腔一一对应,各加强部能够自对应的空腔的敞口伸入至空腔中,且靠近内板的一端抵接于空腔的内壁与敞口相对的一侧;空腔内自敞口处填充有减噪材料。本方案在保证三层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及承重性能的同时,还提高了减噪性能,进而使得用户获得更佳的体验。进而使得用户获得更佳的体验。进而使得用户获得更佳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层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板材
,尤其涉及一种三层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内饰和家具贴面装饰都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现有的装饰装修用木板大多数为细木工板,这类细木工板的正反面表层均用木板或用较薄的旋切木片构成,中间层采用整板或木条拼接而成。
[0003]例如,专利CN 205591467 U公开了一种等厚实木三层板,其采用厚度相同且在预设区间的三层单板叠设而成,以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提高承重性能。然而,其在保证结构强度时,将三层单板均设置为实木,减噪功能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三层板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三层板结构减噪功能相对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三层板结构,该三层板结构包括:
[0006]内板,设有多个空腔,各所述空腔在所述内板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敞口设置;以及,
[0007]两个外板,分别贴设于所述内板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且邻近所述内板敞口侧的所述外板朝向所述内板凸设有多个加强部,多个所述加强部与多个所述空腔一一对应,各所述加强部能够自对应的所述空腔的敞口伸入至所述空腔中,且靠近所述内板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与敞口相对的一侧;
[0008]其中,所述空腔内自敞口处填充有减噪材料。
[0009]可选地,各所述空腔的内壁位于敞口的一端向远离邻近的所述外板的方向凹设有连通外界的避让通道;
[0010]所述加强部为凸设于所述外板靠近所述内板一侧的加强肋条,所述加强肋条伸入所述空腔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避让通道与敞口相对的一侧。
[0011]可选地,所述避让通道呈相对的设有两个,所述加强肋条横设于两个所述避让通道之间,以能够跨设于所述空腔的敞口两端。
[0012]可选地,各所述空腔在所述内板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呈敞口设置,且所述空腔的各敞口端分别设有所述避让通道;
[0013]对应的,两个所述外板分别朝向所述内板凸设有多个所述加强肋条。
[0014]可选地,各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中的一个设有插接柱,另一个对应所述插接柱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柱插设于所述插接孔中。
[0015]可选地,所述插接孔沿远离所述插接柱方向包括相连通的固定孔及挡止孔,所述挡止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固定孔的孔径;
[0016]所述插接柱的外周设有挡止片,所述挡止片沿远离所述插接孔底壁的方向向外倾
斜设置,所述插接柱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及所述挡止孔之间,所述挡止片位于所述挡止孔中,且远离所述插接柱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挡止孔之间的台阶面,以限制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分离。
[0017]可选地,所述挡止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挡止片沿所述插接柱的周向间隔设置;和/或,
[0018]所述挡止片与所述插接柱之间的夹角为α,满足30
°
≤α≤45
°

[0019]可选地,所述减噪材料为发泡隔音材料。
[0020]可选地,所述发泡隔音材料设置为聚氨酯泡沫塑料。
[0021]可选地,所述空腔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设置。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三层板结构,在内板上设置多个空腔,并在外板对应各空腔的位置凸设有加强部,加强部能够自空腔的敞口伸入至空腔中并抵接于空腔与敞口相对的一侧,从而保证外板对应空腔处的承重能力;同时,在空腔中设置减噪材料,以提高三层板结构的减噪性能。故,本方案在保证三层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及承重性能的同时,还提高了减噪性能,进而使得用户获得更佳的体验。
[0023]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三层板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三层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中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6为图1中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2]图8为图4中内板对应插接孔位置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00

三层板结构、1

内板、1a

空腔、1b

避让通道、1c

插接孔、1c1

固定孔、1c2

挡止孔、2

外板、21

加强部、211

加强肋条、22

插接柱、23

挡止片、3

减噪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6]请参见图1至图6,本三层板结构100包括内板1及两个外板2;内板1设有多个空腔
1a,各所述空腔1a在所述内板1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敞口设置;两个外板2分别贴设于所述内板1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且邻近所述内板1敞口侧的所述外板2朝向所述内板1凸设有多个加强部21,多个所述加强部21与多个所述空腔1a一一对应,各所述加强部21能够自对应的所述空腔1a的敞口伸入至所述空腔1a中,且靠近所述内板1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空腔1a的内壁与敞口相对的一侧;其中,所述空腔1a内自敞口处填充有减噪材料3。
[0037]本技术提供的三层板结构100,在内板1上设置多个空腔1a,并在外板2对应各空腔1a的位置凸设有加强部21,加强部21能够自空腔1a的敞口伸入至空腔1a中并抵接于空腔1a与敞口相对的一侧,从而保证外板2对应空腔1a处的承重能力;同时,在空腔1a中设置减噪材料3,以提高三层板结构100的减噪性能。故,本方案在保证三层板结构100的整体强度、及承重性能的同时,还提高了减噪性能,进而使得用户获得更佳的体验。应当理解的是,两个外板2与内板1之间能够通过胶合剂粘结在一起,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赘述。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加强部21与空腔1a的内壁与敞口的一侧相抵接时,外板2与内板1相邻近的侧面相互贴合,以保证连接稳定,同时保证承重性能。且在本实施例的附图示意中,内板1的厚度方向以F1示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板,设有多个空腔,各所述空腔在所述内板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敞口设置;以及,两个外板,分别贴设于所述内板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且邻近所述内板敞口侧的所述外板朝向所述内板凸设有多个加强部,多个所述加强部与多个所述空腔一一对应,各所述加强部能够自对应的所述空腔的敞口伸入至所述空腔中,且靠近所述内板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与敞口相对的一侧;其中,所述空腔内自敞口处填充有减噪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空腔的内壁位于敞口的一端向远离邻近的所述外板的方向凹设有连通外界的避让通道;所述加强部为凸设于所述外板靠近所述内板一侧的加强肋条,所述加强肋条伸入所述空腔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避让通道与敞口相对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通道呈相对的设有两个,所述加强肋条横设于两个所述避让通道之间,以能够跨设于所述空腔的敞口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空腔在所述内板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均呈敞口设置,且所述空腔的各敞口端分别设有所述避让通道;对应的,两个所述外板分别朝向所述内板凸设有多个所述加强肋条。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汉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