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框架结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397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3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框架结构及电池包,其中,电池包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围设有容纳空间,框架主体的内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液冷组件,位于容纳空间内,包括多个与凹槽对应设置的液冷板,每个液冷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且连接件与凹槽插接配合;液冷板内部设有第一液冷通道,连接件内部设有第二液冷通道,第二液冷通道与第一液冷通道相连通。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芯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电池包的用电安全。包的用电安全。包的用电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框架结构及电池包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框架结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下壳体是动力电池的承载机构,电芯或模组,液冷板,高压铜排,线束,BDU,接插件等等零部件都安装在电池包下壳体上,然后下壳体与上壳体合盖密封,装车。
[0003]目前动力电池下壳体中,液冷板是安装在下壳体底面的,方法一:液冷板为一个冲压大平板,焊接在下壳体底面或者螺接在下壳体底面。方法二:液冷板为口琴管,平铺在下壳体底部;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液冷板的安装方式对电芯的换热效率较低,无法保证电池的用电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框架结构及电池包,能够提高液冷板对电芯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电池包的用电安全。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围设有容纳空间,所述框架主体的内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
[0007]液冷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包括多个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的液冷板,相邻两个液冷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芯,每个所述液冷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所述液冷板内部设有第一液冷通道;所述连接件内部设有第二液冷通道,所述第二液冷通道与所述第一液冷通道相连通。
[000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框架主体内设置有容纳空间,且框架主体的内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液冷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件,液冷板两端的连接件分别插入至对应的凹槽内,液冷板内部设有第一液冷通道,连接件内部设有第二液冷通道,第一液冷通道与第二液冷通道相连通,使得可以换热介质在第一液冷通道和第二液冷通道内流动,相邻的两个液冷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芯,从而对电芯进行换热,增加电芯的换热面积,提高电芯的换热效率。
[0009]示例性的,液冷板两端套设有连接件,两端的连接件插入至对应凹槽之后,通过焊接或者胶粘等方式使得液冷板与框架主体固定连接,使得液冷板与框架主体为统一的整体,从而进一步提高框架主体的结构强度,使得框架主体的结构更加稳定,电池包的使用更加安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凸出管段,所述凸出管段内的通道与所述第二液冷通道相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管段通过连接管段相连通。
[001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连接件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凸出管段,凸出管段内的通道与第二液冷通道相连通,并且,相邻的两个凸出管段通过连接管段相连通,使得换热介质可以在凸出管段、连接管段以及第二液冷通道内流动,并且,第二液冷通道与第一液冷通道相连
通,最终,换热介质填充至每一个液冷板内,从而对电芯进行热交换。
[0012]同时,在连接件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凸出管段,换热介质在流动时,其作用力直接作用至连接件上,避免换热介质在流动时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至液冷板上,容易造成液冷板断裂,从而提高了液冷板的强度。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段为柔性管。
[00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连接管段设置为柔性管,方便连接相邻两个凸出管段,另外,当相邻的两个凸出管段的轴线未在同一直线上时,柔性管可以通过弯曲等方式将相邻另个凸出管段进行连接,以补偿公差。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两侧均设有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同轴设置,所述通孔与所述凸出管段相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凸出管段同轴设置。
[00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连接件相对的两侧均设有通孔,两侧的通孔分别与凸出管段相连通,从而实现了第二液冷通道与凸出管段内的通道相连通,同时,相邻的两个通孔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而凸出管段与通孔也位于同一轴线上,使得换热介质由其中一个第二液冷通道经凸出管段流入至下一个第二液冷通道内时更加顺畅。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组件还包括: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与所述液冷组件端部的一个所述连接件的凸出管段相连通,所述出液管路与所述液冷组件端部的另一个所述连接件的凸出管段相连通,且所述进液管路和所述出液管路位于所述液冷组件的同一侧。
[00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并且进液管路与位于液冷组件端部的一个连接件上的凸出管段相连通,出液管路与液冷组件端部的另一个所述连接件的凸出管段相连通,同时进液管路与出液管路位于同一侧,使得换热介质可以由进液管路经过凸出管段流入至位于液冷组件端部的一个连接件内,并流入至位于液冷组件端部的液冷板的内部,依次流入至其余的液冷板内,最终通过与进液管路位于同一侧的出液管路流出,完成换热循环;当然,进液管路与出液管路也可以分别位于液冷组件的相对侧。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液冷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液冷板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密封连接。
[00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连接件的一端设置第一开口,液冷板朝向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口径大于第二开口的口径,使得连接件可以套设于液冷板端部的外周,并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连接处通过胶粘等方式实现连接件与液冷板的固定连接,连接件与液冷板固定连接之后,换热介质可以从第二液冷通道内经过第二开口流入至第一液冷通道内。
[0021]示例性的,连接件为扁平状结构,一端设置第一开口,另一端为封堵部,内部为第二液冷通道,连接件通过第一开口套设于液冷板的一端,第一开口与位于第二开口的外周,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从而实现连接件与液冷板的固定连接,也提高了密封效果。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两个第一框边和两个第二框边,两个所述第一框边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框边垂直于所述第一框边设置,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框边的两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框边的内周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凹槽。
[002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两个第一框边沿着框架主体的长度延伸设置,两个第二框边垂直于第一框边设置,并且与两个第一框边的两端固定连接,从而构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
液冷组件,同时,在第一框边内周侧设置有多个凹槽,使得液冷板的两端通过两端的连接件插入至凹槽内,提高框架主体的强度。
[0024]示例性的,凹槽为条形凹槽,多个条形凹槽沿着第一框边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条形凹槽的宽度至少为5mm,以满足连接件能够插入其中,另外,相对的两个凹槽之间的距离要大于液冷板两端的两个连接件的相对的两端之间的距离,这样设置的目的可以使液冷板一端上的连接件插入至框架主体其中一侧的凹槽内,并与凹槽底壁抵接,实现定位;另一端的连接件插入至框架主体另一侧的凹槽内,并与凹槽底壁之间存在间隙,以吸收公差。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主体还包括:下底板,设于所述框架主体的底部,所述下底板的周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框边和两个所述第二框边固定连接。
[002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下底板,且下底板的四周与两个第一框边与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围设有容纳空间,所述框架主体的内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液冷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包括多个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的液冷板,相邻两个液冷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芯,每个所述液冷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件,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所述液冷板内部设有第一液冷通道,所述连接件内部设有第二液冷通道,所述第二液冷通道与所述第一液冷通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凸出管段,所述凸出管段内的通道与所述第二液冷通道相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管段通过连接管段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段为柔性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两侧均设有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同轴设置,所述通孔与所述凸出管段相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凸出管段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还包括: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与所述液冷组件端部的一个所述连接件的凸出管段相连通,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光华超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