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38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3
一种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包括散热管体、安装座和发热元件,散热管体安装于安装座的孔内,安装座固定于墙体上,发热元件安装于散热管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石墨烯发热线作为发热元件,制热速度快、耗电量低、热舒适性好;散热面采用管状结构,与占地面积相同的扁平型散热器相比,散热面积大得多,有利于散热,强度也大得多,可以提高抗破损性能;管体散热结构外表面涂有石墨烯涂料,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还提高防腐性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此外,发热材料为碳纤维或石墨烯,其所产生的远红外线波长与人体远红外线波长相近,使人体能接收的远红外线辐射更多,产生一定的共振,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理疗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民用采暖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家用电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家用电器的基本功能,还要有美观的造型、舒适的体验、智能的操作、多样的功能、更低的能耗等,对于家用取暖器领域来说更是如此。老式的电暖器多是采用金属发热体作为发热元件,不仅体积大、笨重、散热效率低,其耗电量也很高,且金属发热体的功率不稳定,一直处于满载荷工作,使用寿命短。此外,老式电暖器的金属外壳易腐蚀,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锈迹。
[0003]当前市场上出现各种基于石墨烯或碳纤维的电采暖装置,这些装置的外壳尽管形式多样,但基本上扁平结构,现代感、时尚感不强,缺乏美感,且散热面积相对较小,强度较低,易受损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节能、环保的同时,也很关注艺术感和时尚感更强的产品。另外,常规的电采暖装置组装和拆卸不方便,一旦损坏要么报废,要么送到厂家维修,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传统电采暖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包括散热管体、安装座5和发热元件,散热管体安装于安装座5的孔内,安装座5固定于墙体上,发热元件安装于散热管体内。
[0006]所述散热管体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第三管体3和第四管体4,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第三管体3和第四管体4之间通过榫卯结构收尾依次连接,并且连接处设有固体胶。
[0007]所述散热管体上涂覆石墨烯涂料。
[0008]所述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一端均设置有安装凸台10,每个安装凸台10径向开设有4个螺纹孔,安装座5开设有与安装凸台10相应的螺纹孔,安装凸台10和安装座5通过螺栓固定联接;安装座5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墙体上。
[0009]所述发热元件由3根发热线6构成,发热线6分别缠绕在铁丝11上,缠绕螺距为7mm,铁丝11起始端安装在固定板12的3个圆形凹槽内,凹槽等间距120
°
布置;同一管段的3根铁丝11之间设有Y型支撑杆13,Y型支撑杆13呈等间距120
°
分布在散热管体内,相邻铁丝11之间的中心距为22.5mm。
[0010]所述发热线6通过引线7连接智能温控器8。
[0011]本技术的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采用碳纤维或石墨烯发热线作为发热元件,制热速度快、耗电量低、热舒适性好;散热面采用管状结构,与占地面积相同的扁平型散
热器相比,散热面积大得多,有利于散热;管体散热结构外表面涂有石墨烯涂料,可以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散热性能,还提高防腐性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此外,碳纤维或石墨烯产生的远红外线波长与人体远红外线波长相近,使人体能接收的远红外线辐射更多,产生一定的共振,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理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图一为本技术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的安装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的正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的俯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的侧视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的分解结构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第二管体结构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的管体支撑杆处刨面图。
[0019]图8为本技术的铁丝固定板结构图。
[0020]图9为本技术的安装座结构图。
[0021]图10为本技术的发热线缠绕铁丝结构图。
[0022]图中: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第三管体;4、第四管体;5、安装座;6、发热线;7、引线;8、智能温控器;9、管体;10、安装凸台;11、铁丝;12、固定板;1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目前的家用电暖器外形多是扁平结构,不仅体积大、笨重、不美观,组装和拆卸不方便,强度较低,使用寿命短,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如图1到5所示,包括:管体散热结构、安装座5、发热元件、引线7和智能温控器8。
[0024]管体散热结构由四根外管径为50mm、内管径为38mm的管体组成,管体总长约5700mm,如图5所示,按安装顺序命名为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第三管体3和第四管体4,除第三管体3为直线型管体外,其余三根管体均为L型弯管体,管体连接处开设有安装槽,相邻管体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并在连接缝隙处注入适量耐高温的透明固体胶进行加固;每根管体9外表面上都均匀涂刷了加入合适比例的石墨烯涂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体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并且由于石墨烯独特的片层结构,将使管体散热结构具备更优异的防腐蚀性能,极大地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
[0025]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的头部位置均设置有直径40mm的安装凸台10,如图6所示,每个安装凸台10完全径向开设有4个M10的螺纹孔,安装座5也开设有相应的螺纹孔,二者通过螺栓固定联接;第一管体1的螺纹孔与所述安装凸台10的中心线呈+15
°
角,第二管体2的螺纹孔与所述安装凸台12的中心线呈

15
°
角,这样设置可以使所述第三管体3、第四管体4与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错开一定角度,方便用户在管体上放置浴巾、衣物等;安装座5的底部等间距开设有4个M12的螺纹孔,如图9所示,用于将本技术固定在要安装的墙体上,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26]所述发热元件由3根发热功率为230w/12.5m的发热线6构成,发热线直径4mm;3根碳纤维或石墨烯发热线分别缠绕在铁丝11上,螺距为7mm,缠绕方式如图10所示,以柔韧性
较强的铁丝11(直径4mm)为骨架,将发热线6安装于管体9内。考虑到安装问题,将每根发热线缠绕在4根长度不同的铁丝上,铁丝长度由对应管段长度而定,其中,第一管体1内的每根铁丝11长度约为1690mm,第二管体2、第三管体3、第四管体4的每根铁丝长度分别为1680mm、1180mm和1150mm。铁丝11的起始端分别安装在固定板12的3个圆形凹槽内,凹槽直径4mm,等间距120
°
布置,如图8所示。同一管段内的3根铁丝11通过Y型支撑杆13限位,如图7所示,使其呈等间距120
°
分布在管体内,相邻铁丝11之间的中心距为22.5mm,可以保证发热线6缠绕在铁丝11上之后,相邻两根发热线6之间的最短距离在5mm以上。
[0027]具体实施时,先将三根发热线6均匀缠绕在第一管段1的三根铁丝11上,之后将支撑杆13等间距200mm布置,限制铁丝之间的距离,并将起始端的铁丝11嵌入固定板12的圆形凹槽内,然后将整体穿入第一管体1内,完成后,继续缠绕发热线6于第二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管体、安装座(5)和发热元件,散热管体安装于安装座(5)的孔内,安装座(5)固定于墙体上,发热元件安装于散热管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体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第三管体(3)和第四管体(4),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第三管体(3)和第四管体(4)之间通过榫卯结构收尾依次连接,并且连接处设有固体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体上涂覆石墨烯涂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状壁挂式电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一端均设置有安装凸台(10),每个安装凸台(10)径向开设有4个螺纹孔,安装座(5)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礼明郑鸿飞吉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多点热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