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4214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其包括:地热膜,其边缘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透气孔,每一个透气孔均连通地热膜的上端与下端;外壳,其设有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及第三部位;第一部位呈片状,第一部位设于地热膜的上方,第一部位设于透气孔的上方,第一部位与地热膜之间设有缝隙;第二部位的上端设有与透气孔对应的出气孔;第三部位内部设有第二空腔,第三部位的上端侧边缘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设于第一部位的上方;风机,其固定安装在气体流通道内部,其与第三部位固定连接;控制器,其均电性连接于风机和地热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为底板提供热量,能够将地热膜边缘的热量通过风机将热量传递到其他地方,降低地热膜边缘的温度差,减少热胀冷缩,增强了灯光效果,更加美观的优点。观的优点。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热地膜采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地热膜单单作为整张的加热装置,但是在地热膜的边缘的热量利用率不高,而且地热膜的边缘与其他家庭的地方温度相差较大,很容易导致热胀冷缩,使得瓷砖等其他东西变形。其次,传统的地热膜没有地脚线灯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其能够为底板提供热量,能够将地热膜边缘的热量通过风机将热量传递到其他地方,降低地热膜边缘的温度差,减少热胀冷缩,增强了灯光效果,更加美观的优点。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其包括:
[0006]地热膜,其边缘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透气孔,每一个透气孔均连通地热膜的上端与下端;
[0007]外壳,其设有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及第三部位;第一部位呈片状,第一部位设于地热膜的上方,第一部位设于透气孔的上方,第一部位与地热膜之间设有缝隙;第二部位设于地热膜下方,第二部位设于透气孔的下方,第二部位内部设有第一空腔,第二部位的上端设有与透气孔对应的出气孔;第三部位的一端与第二部位相连接,第一部位的一端与第三部位相连接,第三部位设于地热膜的侧端,第三部位内部设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相连通且配合形成内部空间,第三部位的上端侧边缘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设于第一部位的上方;进风口、内部空间、出气孔、透气孔及缝隙配合形成气体流通道;
[0008]风机,其固定安装在气体流通道内部,其与第三部位固定连接;
[0009]控制器,其均电性连接于风机和地热膜。
[0010]气体流通道内部设有LED发光模组,LED发光模组固定安装在第二部位内部,且LED发光模组朝向出气孔。
[0011]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及第三部位一体成型。
[0012]缝隙自第三部位往第一部位方向之间放大,相当于缝隙从位于第三部位一侧的地热膜边缘往地热膜的另一边缘方向逐渐放大。
[0013]控制器控制地热膜工作发热,控制器控制风机工作旋转,风从进风口、第二空腔、第一空间、出风口、透气孔及透气孔流出,将地热膜边缘的热量带走,使得地热膜与墙壁之间的温度差减少,控制器控制LED发光模组工作发光,光线通过出气孔、透气孔及第一部位的发射,最后光线射出来。
[0014]透气孔能够使得地热膜的热量被带出来,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为底板提供热量,能够将地热膜边缘的热量通过
风机将热量传递到其他地方,降低地热膜边缘的温度差,减少热胀冷缩,增强了灯光效果,更加美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其包括:
[0018]地热膜1,其边缘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透气孔11,每一个透气孔11均连通地热膜1的上端与下端;
[0019]外壳2,其设有第一部位21、第二部位22及第三部位23;第一部位21呈片状,第一部位21设于地热膜1的上方,第一部位21设于透气孔11的上方,第一部位21与地热膜1之间设有缝隙24;第二部位22设于地热膜1下方,第二部位22设于透气孔11的下方,第二部位22内部设有第一空腔27,第二部位22的上端设有与透气孔11对应的出气孔25;第三部位23的一端与第二部位22相连接,第一部位21的一端与第三部位23相连接,第三部位23设于地热膜1的侧端,第三部位23内部设有第二空腔26,第一空腔27与第二空腔26相连通且配合形成内部空间,第三部位23的上端侧边缘设有进风口28,进风口28设于第一部位21的上方;进风口28、内部空间、出气孔25、透气孔11及缝隙24配合形成气体流通道;
[0020]风机3,其固定安装在气体流通道内部,其与第三部位23固定连接;
[0021]控制器4,其均电性连接于风机3和地热膜1。
[0022]气体流通道内部设有LED发光模组,LED发光模组固定安装在第二部位22内部,且LED发光模组朝向出气孔25。
[0023]第一部位21、第二部位22及第三部位23一体成型。
[0024]缝隙24自第三部位23往第一部位21方向之间放大,相当于缝隙24从位于第三部位23一侧的地热膜1边缘往地热膜1的另一边缘方向逐渐放大。
[0025]控制器4控制地热膜1工作发热,控制器4控制风机3工作旋转,风从进风口28、第二空腔26、第一空腔27、出风口29、透气孔11及透气孔11流出,将地热膜1边缘的热量带走,使得地热膜1与墙壁之间的温度差减少,控制器4控制LED发光模组工作发光,光线通过出气孔25、透气孔11及第一部位21的发射,最后光线射出来。
[0026]透气孔11能够使得地热膜1的热量被带出来,结构简单成本低。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为底板提供热量,能够将地热膜1边缘的热量通过风机3将热量传递到其他地方,降低地热膜1边缘的温度差,减少热胀冷缩,增强了灯光效果,更加美观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热地膜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热膜,其边缘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透气孔,每一个透气孔均连通地热膜的上端与下端;外壳,其设有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及第三部位;第一部位呈片状,第一部位设于地热膜的上方,第一部位设于透气孔的上方,第一部位与地热膜之间设有缝隙;第二部位设于地热膜下方,第二部位设于透气孔的下方,第二部位内部设有第一空腔,第二部位的上端设有与透气孔对应的出气孔;第三部位的一端与第二部位相连接,第一部位的一端与第三部位相连接,第三部位设于地热膜的侧端,第三部位内部设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相连通且配合形成内部空间,第三部位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宁陈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聚暖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