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和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724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1
本公开涉及电抗器和其制造方法。电抗器具备:线圈,在相邻的绕组之间确保间隙;芯,插入通过线圈;以及散热件,与线圈的侧面相接。散热件插入到线圈的相邻的绕组之间。进而,线圈的轴线方向上的线圈外侧的散热件的厚度比绕组之间的散热件的厚度薄。通过在对线圈冷却的贡献小的线圈外侧使散热件变薄,无需降低针对线圈的冷却性能,而能够抑制散热件的量。而能够抑制散热件的量。而能够抑制散热件的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抗器和其制造方法


[0001]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芯插入通过线圈的电抗器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本特开2019

050286、日本特开2016

092313公开的电抗器具备与线圈的侧面相接的散热件(散热片材)。散热件吸收线圈的热。换言之,散热件对线圈进行冷却。为了对线圈有效地进行冷却,散热件插入到线圈的相邻的绕组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说明书提供电抗器和其制造方法。
[0004]本公开的第1方案所涉及的电抗器具备:线圈,在相邻的绕组之间具有间隙;芯,插入通过线圈;以及散热件,与线圈的侧面相接。散热件插入到线圈的相邻的绕组之间。进而,线圈的轴线方向上的线圈外侧的散热件的厚度比相邻的绕组之间的散热件的厚度薄。通过在对线圈冷却的贡献小的线圈外侧使散热件变薄,无需降低针对线圈的冷却性能,而能够抑制散热件的量。
[0005]在上述第1方案的电抗器中,可以在用通过线圈的轴线和散热件的平面截断的剖面中,散热件包围绕组。通过散热件包围绕组,散热件难以从绕组剥离。另外,也可以散热件与芯相接。散热件也能够对芯的冷却作出贡献。
[0006]在上述第1方案的电抗器中,可以在线圈的散热件相接的一侧,相邻的绕组的间隔随着远离芯而变宽。根据上述方案,在绕组之间的间隔随着远离芯而变宽时,填充到绕组之间的散热件难以剥离。
[0007]在上述电抗器中,也可以还具备以使所述线圈在一侧露出的方式覆盖所述线圈和所述芯的树脂罩。
[0008]本公开的第2方案所涉及的制造方法还提供适合于相邻的绕组的间隔随着远离芯而变宽的电抗器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备第1~第3工序。在第1工序中,将在相邻的绕组之间具有间隙的线圈、和插入通过线圈的芯设置到模具。在第2工序中,以使在侧面观察线圈时间隙的一端比另一端宽的方式在线圈的轴线的单侧施加与轴线平行的方向的力,并且形成以使线圈在一侧露出的方式覆盖线圈和芯的树脂罩。在第3工序中,在线圈的从树脂罩露出的部位形成与线圈的侧面相接并且插入到间隙的散热件。
[0009]在上述第2方案的方法中,也可以用加压销和承受销夹住所述线圈,通过所述加压销施加与所述轴线平行的力。
[0010]在上述第2方案的方法中,也可以通过向所述模具的模腔射出熔融树脂,形成所述树脂罩,从所述模具取出。
[0011]在上述第2方案的方法中,也可以在所述散热件的形成中,以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的所述线圈的外侧的所述散热件的厚度比所述间隙中的所述散热件的厚度薄的方式,形成所述散热件。
[0012]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详情和进一步的改良。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0014]图1是第1实施例的电抗器的俯视图。
[0015]图2是第1实施例的电抗器的正面图。
[0016]图3是第1实施例的电抗器的侧面图。
[0017]图4是沿着图1的IV

IV线的剖面图。
[0018]图5是第2实施例的电抗器的剖面图。
[0019]图6是第3实施例的电抗器的剖面图。
[0020]图7是说明电抗器的制造方法的第1工序的图。
[0021]图8是说明电抗器的制造方法的第2工序的图。
[0022]图9是说明电抗器的制造方法的第2工序的图。
[0023]图10是说明电抗器的制造方法的第3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第1实施例
[0025]参照附图,说明第1实施例的电抗器2。图1

图3分别是电抗器2的俯视图、正面图、侧面图。芯3和线圈4、5的一部分被树脂罩6覆盖,但为了辅助理解,树脂罩6用虚拟线描绘。
[0026]电抗器2具备环状的芯3、2个线圈4、5、基台7、树脂罩6、散热件9。散热件9在图1

图3中看不到,在剖面图的图4中表示。芯3被插入通过2个线圈4、5。芯3在线圈4(线圈5)的轴线方向上比线圈4(线圈5)延伸至更外侧。2个线圈4、5由1根绕组8形成,电气地形成1个线圈。线圈4、5的引出线省略图示。
[0027]线圈4、5在相邻的绕组8之间具有间隙。芯3和线圈4、5的组装件被固定到基台7。在基台7上固定隔件11,在隔件11的上表面固定芯3。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在树脂罩6设置突耳(tab),将突耳固定到基台7。
[0028]用虚拟线表示的树脂罩6在使线圈4、5的下部和芯3的下表面露出的同时,覆盖线圈4、5的剩余部分和芯3的剩余部分。
[0029]图4示出沿着图1的IV

IV线的剖面。在图4中,省略了电抗器2的剖面的一部分。图4的单点划线AL表示线圈4的轴线(轴线AL)。在图4中,在几个绕组中省略了符号8。另外,在个别地示出各个绕组8时,使用符号8a、8b。如图4所示,绕组8是剖面扁平的平角线。在线圈4(线圈5)中,平角的绕组8延边卷绕。延边卷绕是指,以使平角线的幅宽面朝向轴线AL的方向的方式卷绕。
[0030]散热件9与线圈4的下表面相接。图4是用通过线圈4的轴线AL和散热件9的平面截断的电抗器2的剖面。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散热件9与线圈5的下表面也相接。散热件9和线圈5的构造上的关系与散热件9和线圈4的构造上的关系相同。因此,以下,仅说明散热件9和线圈4的关系。
[0031]散热件9由耐热性高且热传导率高且柔软的原材料形成。散热件9例如由硅橡胶形
成。在基台7上设置有凹陷7a,在凹陷7a配置有散热件9。散热件9与线圈4的侧面(下表面)相接,并且还插入到相邻的绕组8(例如绕组8a、8b)之间。散热件9与线圈4相接并且与基台7也相接。基台7由热传导率高的铝形成。在线圈4中流过电流时,线圈4发热。线圈4的热经由散热件9传到基台7。线圈4的热经由散热件9和基台7被释放。也可以在基台7下,安装水冷的冷却器。
[0032]散热件9在轴线AL的方向上扩展至线圈外侧。如图4所示,轴线AL的方向上的线圈外侧的散热件9的厚度T1比相邻的绕组(例如绕组8a、8b)之间的散热件9的厚度T2薄。换言之,轴线AL的方向上的线圈外侧的散热件9的表面S1相比于绕组(例如绕组8a、8b)之间的散热件9的表面S2,更远离芯3。
[0033]填充到绕组8之间的散热件9吸收两侧的绕组(例如绕组8a、8b)的热。另一方面,轴线AL方向上的线圈外侧的散热件9仅在单侧,仅与绕组8(轴线AL的方向上的最外侧的绕组)相接。线圈4的轴线AL的方向上的线圈外侧的散热件9相比于相邻的绕组8之间的散热件9,对线圈冷却的贡献更小。通过在对线圈冷却的贡献小的部位使散热件9的厚度变薄,无需降低针对线圈4的冷却性能,而能够抑制散热件9的量。
[0034]第2实施例
[0035]图5示出第2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在相邻的绕组之间具有间隙;芯,插入通过所述线圈;以及散热件,与所述线圈的侧面相接,其中,所述散热件插入到所述线圈的相邻的所述绕组之间,所述线圈的轴线方向上的线圈外侧的所述散热件的厚度比相邻的所述绕组之间的所述散热件的厚度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在用通过所述线圈的轴线和所述散热件的平面截断的剖面中,所述散热件包围所述绕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与所述芯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的所述散热件相接的一侧,相邻的所述绕组的间隔随着远离所述芯而变宽。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使所述线圈在一侧露出的方式覆盖所述线圈和所述芯的树脂罩。6.一种电抗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