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髓内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21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髓内针,属于医疗器械。解决了以往使用的髓内针存在的骨折断面压应力小、应用面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髓内针由主针、副针和紧固螺钉三部分组成;其中主针呈管状,副针位于主针的管腔内,由一根副针连杆、两根副针导向器和两组四连杆组成;紧固螺钉的数量为两个,安装在主针两端的螺孔内。采用了上述结构的髓内针,不需要借助于复杂的辅助器械和X线透视系统进行体内固定,并可有效防止骨折两端的旋转,保留了骨折断端之间的压应力;可应用于股骨、肱骨、颈骨的固定,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髓内针,属于医疗器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髓内针主要有带锁式髓内针和组合式防旋转髓内针。带锁式髓内针由主针和横穿主针远近端的四根横销构成,在手术中需要借助复杂的瞄准器械和X线透视系统进行体内固定,并且限制了骨折远近端之间的压应力,不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组合式髓内针由横截面为“工”字梁结构的主针和翼状副针组合而成,其防旋转功能是通过伸出主针远端的翼状副针实现的,由于翼状副针向外伸出的幅度有限,因此,只能防止骨折远端的旋转,仅适用于骨干中段以下的骨折;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临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的髓内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髓内针由主针、副针和紧固螺钉三部份组成;其中主针呈管状,横断面为梅花形,两端设有内螺纹,靠近管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两组长方形的窗口;副针位于主针的管腔内,由一根副针连杆、两根副针导向器和两组四连杆组成,副针导向器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副针连杆和两根副针导向器之间由两组四连杆机构相连接,每组四连杆机构由四个四连片组成,四连片之间由铰连接,紧固螺钉的数量为两个,安装在主针两端的螺孔内。采用了上述结构的髓内针,主针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髓内针,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三部份组成:A.主针:呈管状,两端设有内螺纹,靠近管端的管壁上开设有两组窗口(2);B.副针:位于主针(1)管腔内,由一根副针连杆(3)、两根副针导向器(4)和两组四连杆机构(5)组成;副针导向器(4)的 一端设有内螺纹,副针连杆(3)和两根副针导向器(4)之间由两组四连杆机构(5)相连接,每个四连杆机构(5)由四个四连片(6)组成,四连片(6)之间由铰(7)连接而成;C.紧固螺钉:数量为两个,安装在主针(1)两端的螺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建卢永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