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辅助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16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其包含有一车架、一马达本体、一第一齿轮箱、一第二齿轮箱、一电池及一控制器,该马达本体装设于立管近底端处,该第一齿轮箱具有一驱动轴及一减速齿轮组,该驱动轴与减速齿轮组相结合且与马达本体的转子相连接,又于减速齿轮组上设置有一传动轴,该第二齿轮箱与第一齿轮箱的传动轴相连接,该第二齿轮箱包含有一转向齿轮组、一五通心轴及一扭力传感器,该转向齿轮组与传动轴以一单向器相连接,该扭力传感器设置于转向齿轮组与五通心轴之间,该控制器设置于车架的内部,该电池设置于车架的下管中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制器电连接。制器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辅助自行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兼具有交通及运动休闲功能,因此需由骑乘者以脚踩踏自行车踏板前进,然而在部份如爬坡等路段,以人力驱动的自行车往往会对骑乘者造成体力上相大的负担,因此现有以电力辅助驱动的自行车,即可解决完全以人力驱动的困难,以便在爬坡等路段上,让自行车能顺利前进,而如何在自行车有限的空间内装设马逹等电力设备,即为一相当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特为改进现有自行车结构及使用上的问题,特经过不断的研究与试验,进而发展出一种可改进现有缺失的本技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利用马达总成来提供骑乘者辅助动力,以达到提升自行车骑乘的顺畅性及舒适性的目的。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其包含有一车架,其包含有一立管及一下管;
[0006]一马达本体,该马达本体装设于立管近底端处,该马达本体具有一转子;
[0007]一第一齿轮箱,该第一齿轮箱与马达本体相连接,并具有一驱动轴及一减速齿轮组,该驱动轴与减速齿轮组相结合且与马达本体的转子相连接,又于减速齿轮组上设置有一与驱动轴同轴的传动轴;
[0008]一第二齿轮箱与第一齿轮箱的传动轴相连接,该第二齿轮箱包含有一转向齿轮组、一五通心轴及一扭力传感器,该转向齿轮组与传动轴以一单向器相连接,该五通心轴与转向齿轮组相连接且呈横向转动,该扭力传感器设置于转向齿轮组与五通心轴之间,且用以侦测五通心轴的旋转扭力及转速;
[0009]一控制器,该控制器设置于车架的内部,又控制器与马达本体电连接;以及
[0010]一电池,该电池设置于车架的下管中且与控制器电连接,以由此提供控制器及马达本体作动的动力源。
[001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中该减速齿轮组为一少齿差行星齿轮组,其包含有一偏心部、两带动件、一内齿件、一上支架、多数个输出环、多数个固定件及一下支架,该偏心部相对驱动轴呈偏心状地一体成型于驱动轴底端,该两带动件环设于偏心部上,且各带动件周缘形成有齿部,该内齿件环设于两带动件周围,且形成有一与两带动件的齿部相啮合的内齿部,该上支架与下支架分别设置于两带动件的上下两侧,各输出环贯穿设置于两带动件,各固定件分别贯穿上支架及带动环且与下支架相固定结合,使下支架可随带动件转动而经上支架及输出环传动而转动,该传动轴凸设于下支架底端。
[0012]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中减速齿轮组的全齿高为0.6至1.5倍模数,齿数差为2
的倍数,而压力角为12
°
至30
°

[0013]其中于驱动轴上凹设有一与马达本体的转子相结合的键槽。
[0014]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中该扭力传感器呈环状而环绕设置于五通心轴上。
[0015]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中该控制器设置于车架的立管中。
[0016]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中该控制器设置于车架的一上管中。
[0017]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中该控制器设置于车架的下管中。
[0018]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中该控制器设置于车架的一前叉管中。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利用扭力传感器侦测输出轴扭力的变化,来连动控制器以启动马达总成,以利用马达总成来提供骑乘者辅助动力,以达到提升自行车骑乘的顺畅性及舒适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车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马达的立体外观图;
[0024]图4为本技术马达的立体分解图;
[0025]图5为本技术马达的侧视剖面分解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减速齿轮组的立体分解图。
[0027]符号说明:
[0028]10:车架
[0029]12:立管
[0030]14:下管
[0031]20:马达本体
[0032]22:转子
[0033]30:第一齿轮箱
[0034]32:驱动轴
[0035]321:偏心部
[0036]322:键槽
[0037]33:带动件
[0038]331:齿部
[0039]34:内齿件
[0040]341:内齿部
[0041]35:下支架
[0042]351:传动轴
[0043]40:第二齿轮箱
[0044]42:单向器
[0045]44:五通心轴
[0046]46:扭力传感器
[0047]50:控制器
[0048]6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49]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请配合参看图1及图2,由图中可看到,本技术的电动辅助自行车主要包含有一车架10、一马达本体20、一第一齿轮箱30、一第二齿轮箱40、一控制器50及一电池60,其中该车架10结构可与现有自行车大致相同,大体包含有立管12、下管14、上管、前叉管及后叉管等,其详细结构在此并不赘述。
[0050]请再合参看图3至图5,该马达本体20装设于立管12近底端近五通管处,于马达本体20内设置有一转子22。
[0051]该第一齿轮箱30与马达本体20相连接,并具有一驱动轴32及一减速齿轮组,该驱动轴32与减速齿轮组34相结合且与马达本体20的转子22相链接,使驱动轴32可随马达本体20的转子转动而转动,其中可于驱动轴32上凹设有一与马达本体30的转子32相结合的键槽322,并通过减速齿轮组将驱动轴32的转速减低至预定的低速,又于减速齿轮组上设置有一与驱动轴32同轴的传动轴351。
[0052]请再配合参看图5及图6,其中该减速齿轮组可为一少齿差行星齿轮组或一谐波减速齿轮组等,其中本技术以少齿差行星齿轮组为例,其包含有一其包含有偏心部321、两带动件33、一内齿件34、一上支架31、多数个输出环36、多数个固定件及一下支架35,该偏心部321相对驱动轴32呈偏心状地一体成型于驱动轴32底端,该两带动件33环设于偏心部34上,且各带动件33周缘形成有齿部331,较佳地,该两带动件为两行星齿轮,且于偏心部321上可套设有两分别与带动件33相对应的轴承,以提高偏心部321与带动件33间传动的顺畅性,该内齿件34环设于两带动件33周围,且形成有一与两带动件33的齿部331相啮合的内齿部341,其中该内齿件34可一体成型于第一齿轮箱30的箱体上,或呈一独立构件固设于第一齿轮箱30的箱体内部,该上支架31与下支架35分别设置于两带动件33的上下两侧,各输出环36贯穿设置两带动件33,各固定件分别贯穿上支架31及带动环36且与下支架35相固定结合,使下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车架,其包含有一立管及一下管;一马达本体,该马达本体装设于立管近底端处,该马达本体具有一转子;一第一齿轮箱,该第一齿轮箱与马达本体相连接,并具有一驱动轴及一减速齿轮组,该驱动轴与减速齿轮组相结合且与马达本体的转子相连接,又于减速齿轮组上设置有一与驱动轴同轴的传动轴;一第二齿轮箱与第一齿轮箱的传动轴相连接,该第二齿轮箱包含有一转向齿轮组、一五通心轴及一扭力传感器,该转向齿轮组与传动轴以一单向器相连接,该五通心轴与转向齿轮组相连接且呈横向转动,该扭力传感器设置于转向齿轮组与五通心轴之间,且用以侦测五通心轴的旋转扭力及转速;一控制器,该控制器设置于车架的内部,又控制器与马达本体电连接;以及一电池,该电池设置于车架的下管中且与控制器电连接,以由此提供控制器及马达本体作动的动力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减速齿轮组为一少齿差行星齿轮组,其包含有一偏心部、两带动件、一内齿件、一上支架、多数个输出环、多数个固定件及一下支架,该偏心部相对驱动轴呈偏心状地一体成型于驱动轴底端,该两带动件环设于偏心部上,且各带动件周缘形成有齿部,该内齿件环设于两带动件周围,且形成有一与两带动件的齿部相啮合的内齿部,该上支架与下支架分别设置于两带动件的上下两侧,各输出环贯穿设置于两带动件,各固定件分别贯穿上支架及带动环且与下支架相固定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为之张志宾
申请(专利权)人:钧兴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