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86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车,包括车架、控制器和电池,车架包括中管、后上叉、后下叉、五通、上管、下管和头管,中管的下端固定到五通,后上叉的一端与后下叉的一端通过后勾爪连接,后上叉的另一端固定到中管的后侧,后下叉的另一端固定到五通,上管的一端固定到中管的前侧,另一端固定到头管的后侧,下管的一端固定到五通,另一端固定到头管的后侧,电池连接到控制器的一端,控制器和电池设置到下管的内部,头管的后侧设有与下管的内部对应的通孔,通孔分别与下管的内部、头管的内部连通,头管的前侧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封口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简单,省时省力,可避免电池受到外界污染物的侵蚀,延长了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助力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动助力车,其控制器和电池的安装方式一般为:控制器是设置到车架中管的内部的,电池是外挂到车架下管的上方,具体是在车架下管的上方焊接两个电池安装座,电池通过卡口卡到电池安装座上以达到安装固定的目的,该种安装方式中,控制器和电池分开安装,费时费力,并且不能实现隐藏电池,电池易受到外界污染物的侵蚀,使用寿命短,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车,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电动助力车,包括车架、控制器和电池,所述车架包括中管、后上叉、后下叉、五通、上管、下管和头管,所述中管的下端固定到所述五通,所述后上叉的一端与后下叉的一端通过后勾爪连接,后上叉的另一端固定到所述中管的后侧,后下叉的另一端固定到所述五通,所述上管的一端固定到所述中管的前侧,另一端固定到所述头管的后侧,所述下管的一端固定到所述五通,另一端固定到所述头管的后侧,所述电池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一端,所述控制器和电池设置到所述下管的内部,所述头管的后侧设有与所述下管的内部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下管的内部、头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头管的前侧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与头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封口盖板。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和电池为一体式结构。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管的开口处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有封口盖板。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到所述下管的内部,所述电池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到所述下管的内部。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与所述下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散热空间。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头管的前侧设有电池开关键,所述电池的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穿过所述下管上的导线孔并与所述电池开关键连接。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管的下端设有充电接口,所述控制器的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连接有充电导线,所述充电导线的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下管上的第一充电线孔、所述中管上的第二充电线孔并伸入到所述中管内,且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管的远离所述头管的一端设有补强片,所述控制器的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连接有电机导线,所述电机导线的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穿过所述下管和补强片上的电机线孔并与所述后勾爪上安装的电机连接。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导线通过固定夹固定到所述后下叉。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电池连接到控制器的一端,并通过在头管的前侧、后侧分别设置开口和通孔,利用头管的开口、通孔将控制器和电池放入到下管的内部,再在头管的开口处安装封口盖板,如此即实现将控制器和电池隐藏在下管的内部,安装简单、快捷,省时省力,可避免受到外界污染物的侵蚀,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控制器和电池工作时也处于封闭的状态中,保证了控制器和电池的正常工作,并可保证车架的美观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的满足了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助力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E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是图1所示F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是图1所示电动助力车的控制器和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1所示电动助力车的电池和下管的截面示意图;
[0021]图6是图1所示电动助力车的头管和封口盖板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7是图1所示电动助力车的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图1所示电动助力车的后上叉、后勾爪和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图1所示电动助力车的后下叉、后沟爪、电机、电机导线、五通和部分下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6]请参照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助力车,包括车架10、控制器50、电池60和前叉(图上未示出)。
[0027]车架10包括中管12、呈V状的后上叉14、呈V状的后下叉16、五通18、上管22、下管24和头管26。头管26用于可转动地安装到电动助力车的前叉。中管12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五通18。后上叉14的一端与后下叉16的一端通过后勾爪28连接,后沟爪28为两个,结合图8和图9所示,后上叉14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中管12的后侧,后下叉16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五通18。上管22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中管12的前侧,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头管26的后侧。下管24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五通18,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头管26的后侧。电池60连接到控制器50的一端,控制器50和电池60设置到下管24的内部。头管26的后侧设有与下管24的内部对应的通孔262,结合图
6和图7所示,通孔262分别与下管24的内部、头管26的内部连通,头管26的前侧设有与通孔262对应的开口264,开口264与头管26的内部连通,开口264处安装有封口盖板266。
[0028]头管26的开口264处通过第一紧固件92安装有封口盖板266。具体的,结合图6所示,第一紧固件92优选为螺丝,头管26的前侧在靠近开口264的边缘位置处设有第一螺孔267,封口盖板266设有与第一螺孔267对应的第二螺孔2662,第一紧固件92安装到第一螺孔267和第二螺孔2662中,从而通过第一紧固件92实现将封口盖板266安装到头管26的开口264处。本实施例中,第一螺孔267、第二螺孔2662、第一紧固件92均为四个,可以理解地,第一螺孔267、第二螺孔2662、第一紧固件9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0029]控制器50通过第二紧固件94固定到下管24的内部,电池60通过第三紧固件96固定到下管24的内部。
[0030]具体的,第二紧固件94优选为螺丝,结合图3、图4和图9所示,控制器50上设有控制器螺丝孔52,下管24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车,包括车架、控制器和电池,所述车架包括中管、后上叉、后下叉、五通、上管、下管和头管,所述中管的下端固定到所述五通,所述后上叉的一端与后下叉的一端通过后勾爪连接,后上叉的另一端固定到所述中管的后侧,后下叉的另一端固定到所述五通,所述上管的一端固定到所述中管的前侧,另一端固定到所述头管的后侧,所述下管的一端固定到所述五通,另一端固定到所述头管的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一端,所述控制器和电池设置到所述下管的内部,所述头管的后侧设有与所述下管的内部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下管的内部、头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头管的前侧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与头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开口处安装有封口盖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和电池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管的开口处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有封口盖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到所述下管的内部,所述电池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九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