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798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用于传输并成型刚出钢化炉的玻璃,包括:前区传输辊道,前区传输辊道由前区传输电机驱动运转;后区传输辊道,后区传输辊道由后区传输电机驱动运转,其中前区传输辊道与后区传输辊道都具有上、下传输辊;变弧机构;其中,前区传输辊道对接钢化炉的快速出炉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成前区传输辊道和后区传输辊道,分别由传输电机驱动运转,实现双动力传输,其中前区和炉体快速出炉段连动,后区则把玻璃保持在成型区,相当于在成型区有二块玻璃在同时急冷,既延长了玻璃急冷时间,而且因快速出炉减少急冷风机的功率,并提高了钢化玻璃光学质量。玻璃光学质量。玻璃光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双动力传输弯弧成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连续弯钢化炉成型段都是单动力传输,在生产节拍短,成型段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只能靠慢速出炉的方法来保证玻璃在成型段急冷的时间大于6秒,由于玻璃从炉内到成型段是慢速运行,延长了时间,使进入成型段急冷时的温度降低,只能被迫提高玻璃的出炉温度,而玻璃温度愈高光学质量愈差,同时由于慢速进入急冷区,降低了急冷效果,需要更高的急冷风机风压,造成了加热和冷却的能耗双增加。
[0003]钢化玻璃是通过对到达软化温度的玻璃急冷来实现,玻璃表面预压应力的形成取决于玻璃温度、急冷风量和风压、急冷时间三要素。玻璃温度直接影响产品的光学质量和急冷风压的高低,因此钢化玻璃生产过程要求钢化设备必须用允许的最低温度来实现。急冷风量和风压是由玻璃厚度、玻璃温度决定。
[0004]同时钢化工艺决定了急冷时间必须大于6秒。
[0005]钢化炉的成型段是实现玻璃钢化的关键过程,本专利技术在成型段设计了二个传输机构,使上述三要素得到最佳优化,用最小的能耗、最高的效率生产出高品质的钢化玻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用于避免以往连续弯钢化炉是单动力传输,在靠慢速出炉的过程中,只能延长成型时间,降低急冷温度,被迫提高玻璃的出炉温度,导致了加热和冷却能耗的双增加。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用于传输并成型刚出钢化炉的玻璃,包括:
[0008]前区传输辊道,前区传输辊道由前区传输电机驱动运转;
[0009]后区传输辊道,后区传输辊道对接前区传输辊道,且由后区传输电机驱动运转,其中前区传输辊道与后区传输辊道都具有上传输辊与下传输辊;
[0010]变弧机构,变弧机构包括驱动上传输辊的上变弧组,和驱动下传输辊的下变弧组,且上变弧组与下变弧组同步运动;
[0011]其中,前区传输辊道对接钢化炉的快速出炉段,且前区传输电机的速度为后区传输电机的速度的2倍。
[00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上变弧组或下变弧组都包括若干支撑单元,支撑单元通过轴承座支撑,并架设单个的上传输辊或下传输辊,且支撑单元一端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另一端通过交叉的连杆伸缩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变弧机构前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
后端通过吊耳连接提升机构,进行变弧。
[00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前区传输电机通过链条连接最前端的一根下传输辊上的齿轮驱动运转,且下传输辊与相邻的上传输辊之间通过链接齿轮啮合同步运转,使前区的每根传输辊实现快速运转,将玻璃快速传送进入后区传输辊道。
[00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后区传输电机通过链条连接最前端的一根下传输辊上的齿轮驱动运转,且下传输辊与相邻的上传输辊之间通过链接齿轮啮合同步运转,使后区的每根传输辊实现慢速运转,将玻璃慢速传送出后区传输辊道。
[001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后区传输电机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后区传输辊道上的变弧机构上。
[001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前区传输电机与后区传输电机都带有减速机。
[001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变弧机构设置有连接冷风机的多个风口,风口对于传输的玻璃进行降温。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20]通过分成前区传输辊道和后区传输辊道,分别由传输电机驱动运转,实现双动力传输,其中前区和炉体快速出炉段连动,后区则把玻璃保持在成型区,相当于在成型区有二块玻璃在同时急冷,既延长了玻璃急冷时间,而且因快速出炉减少急冷风机的功率,并提高了钢化玻璃光学质量。
[0021]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前侧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后侧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前区传输辊道10,前端传输电机11,后区传输辊道20,后区传输电机21,上传输辊31,下传输辊32,变弧机构40,上变弧组41,下变弧组42,支撑单元51,连杆52,吊耳60,风口7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8]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前侧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后侧示意图。
[0029]如图所示,一种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用于传输并成型刚出钢
化炉的玻璃,包括:
[0030]前区传输辊道10,前区传输辊道10由前区传输电机11驱动运转;
[0031]后区传输辊道20,后区传输辊道20对接前区传输辊道10,且由后区传输电机21驱动运转,其中前区传输辊道10与后区传输辊道20都具有上传输辊31与下传输辊32;
[0032]变弧机构40,变弧机构40包括驱动上传输辊31的上变弧组41,和驱动下传输辊32的下变弧组42,且上变弧组41与下变弧组42同步运动;
[0033]其中,前区传输辊道10对接钢化炉的快速出炉段,且前区传输电机11的速度为后区传输电机21的速度的2倍。
[0034]需要了解的是,玻璃经过钢化炉出炉后,需要进入传输辊道完成弯锻成型,本技术的传输辊道分为两段,即前区传输辊道10和后区传输辊道20,可在以往的传输辊道的中央拆除一对联动齿轮区分,便于操作使用。其中,前区传输轨道10由前区传输电机11驱动,而后区传输辊道20则由后区传输电机21驱动,两者独立运行,实现对应的上传输辊31和下传输辊32运转,以此传输刚出炉的钢化玻璃。变弧机构40通过上变弧组41和下变弧组42配合,完成上传输辊31和下传输辊32的弯曲变弧,以此弯锻钢化玻璃,实现成型工作。
[0035]具体而言,本技术的双动力传输弯弧成型设备,核心是把成型段分成了二个区域,前区和炉体快速出炉段连动,后区则把玻璃保持在成型区,相当于在成型区有二块玻璃在同时急冷,保证了在高速生产时玻璃钢化所需要的急冷时间。
[0036]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用于传输并成型刚出钢化炉的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区传输辊道,所述前区传输辊道由前区传输电机驱动运转;后区传输辊道,所述后区传输辊道对接所述前区传输辊道,且由后区传输电机驱动运转,其中所述前区传输辊道与所述后区传输辊道都具有上传输辊与下传输辊;变弧机构,所述变弧机构包括驱动所述上传输辊的上变弧组,和驱动所述下传输辊的下变弧组,且所述上变弧组与所述下变弧组同步运动;其中,所述前区传输辊道对接所述钢化炉的快速出炉段,所述前区传输电机的速度为所述后区传输电机的速度的2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变弧组或所述下变弧组都包括若干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通过轴承座支撑,并架设单个的所述上传输辊或下传输辊,且所述支撑单元一端通过铰链相互铰接,另一端通过交叉的连杆伸缩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弯煅炉双动力传输成型段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变弧机构前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后端通过吊耳连接提升机构,进行变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贲华王盘石张玉湘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