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脉冲500kV碎岩装置的放电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碎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脉冲500kV碎岩装置的放电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根据脉冲碎岩的要求,大部分的放电回路均是采用RLC电路模型进行搭建。在对较高的电容器充电,待电压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通过泄放开关闭合已达到对负载进行快速、高电压的放电。此种方式对电容器和泄放开关的要求较高,要求放电回路的总电感量要尽可能的小。且存在放电频率慢、寿命较短、体积较大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能、大电压脉冲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压脉冲500kV碎岩装置的放电电路,本装置采用正负充电系统、三极气体开关、放电电阻以及储能电容构成的电路并增加了外部触发器,工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脉冲500kV碎岩装置的放电电路,包括设置在充电系统+HV端子侧的第一导线,第一导线上依次串联有充放电电阻R1、R2和R3,以及设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脉冲500kV碎岩装置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充电系统+HV端子侧的第一导线,第一导线上依次串联有充放电电阻R1、R2和R3,以及设置在充电系统
‑
HV端子侧的第二导线,第二导线上依次串联有充放电电阻R4、R5和R6;电容C1、C2、C3、C4、C5和C6依次设置在第三导线上,三极气体开关K1、K2和K3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三导线上,三极气体开关K1设置在电容C1和电容C2之间的导线上,三极气体开关K2设置在电容C3和电容C4之间的导线上,三极气体开关K3设置在电容C5和电容C6之间的导线上;充放电电阻R1和R2之间的第一导线与电容C1和三极气体开关K1之间的第三导线电连接,充放电电阻R2和R3之间的第一导线与三极气体开关K2和电容C3之间的第三导线电连接,充放电电阻R3的另一端接于电容C5和三极气体开关K3之间的第三导线;充放电电阻R4和R5之间的第二导线与三极气体开关K1和电容C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小创,胡明强,汪枫洁,常双锋,张健,赵磊,杨红旗,程晓磊,李伟霞,孙新朋,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豫盛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