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线圈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70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流线圈继电器,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外壳、电磁组件、触头系统,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动簧片、设置在基座上且与动簧片相配合的两个静触头,所述的电磁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轭铁、设置在轭铁上的线圈骨架、设置在线圈骨架上的线圈、设置在线圈骨架内的铁芯、转动设置在轭铁上且与铁芯相配合的衔铁、设置在衔铁与轭铁之间的弹片,所述的铁芯的一端上设置有与衔铁相配合的磁环,所述的衔铁上联动设置有推动架,所述的推动架上设置有连接在动簧片上的两个顶杆,且构成动簧片与推动架的联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流线圈继电器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具体涉及一种交流线圈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随着低压电器的发展,电磁继电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磁继电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市场上小型电磁继电器直流线圈不能完全满足不同规格的控制电路,如果要实现交流驱动继电器,需要增大继电器的体积,也增加了制造成本。且现有交流电磁继电器还存在结构复杂、性能不可靠、装配不便捷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成本低的交流线圈继电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交流线圈继电器,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外壳、电磁组件、触头系统,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动簧片、设置在基座上且与动簧片相配合的两个静触头,所述的电磁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轭铁、设置在轭铁上的线圈骨架、设置在线圈骨架上的线圈、设置在线圈骨架内的铁芯、转动设置在轭铁上且与铁芯相配合的衔铁、设置在衔铁与轭铁之间的弹片,所述的铁芯的一端上设置有与衔铁相配合的磁环,所述的衔铁上联动设置有推动架,所述的推动架上设置有连接在动簧片上的两个顶杆,且构成动簧片与推动架的联动配合。
[0005]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在铁芯上设置有磁环,磁环用来消除交流电过零时的反方向电磁力的,抵消铁芯运行时的振荡声,减少磨损,即可实现交流驱动继电器的目的。衔铁通过推动架推动动簧片,可保证衔铁与推动架能够可靠传动。从而该交流线圈继电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成本低的优点。
[0006]特别地,所述的铁芯的一端上设置有凹槽,铁芯上对应凹槽的两侧处形成有两个半圆形凸块,所述的磁环上设置有与半圆形凸块相配合的半圆形孔,所述的半圆形孔卡合在其中一个半圆形凸块上,且构成铁芯与磁环的卡接配合。铁芯与磁环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装配,便于铁芯与磁环的装配,有利于提高该电磁继电器的装配效率。
[0007]特别地,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分隔在触头系统与电磁组件之间的隔板。隔板分隔在触头系统与电磁组件之间,可增大触头系统与电磁组件的爬电距离,从而有利于提高该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剖视图。
[000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001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铁芯的立体图。
[001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磁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是一种交流线圈继电器,包括基座10、设置在基座10上的外壳11、电磁组件20、触头系统30,所述的触头系统30包括设置在基座10上的动簧片31、设置在基座10上且与动簧片31相配合的两个静触头32,所述的电磁组件20包括设置在基座10上的轭铁21、设置在轭铁21上的线圈骨架22、设置在线圈骨架22上的线圈23、设置在线圈骨架22内的铁芯24、转动设置在轭铁21上且与铁芯24相配合的衔铁25、设置在衔铁25与轭铁21之间的弹片26,所述的铁芯24的一端上设置有与衔铁25相配合的磁环27,所述的衔铁25上联动设置有推动架28,所述的推动架28上设置有连接在动簧片31上的两个顶杆281,且构成动簧片31与推动架28的联动配合。
[0013]所述的铁芯24的一端上设置有凹槽241,铁芯24上对应凹槽241的两侧处形成有两个半圆形凸块242,所述的磁环27上设置有与半圆形凸块242相配合的半圆形孔271,所述的半圆形孔271卡合在其中一个半圆形凸块271上,且构成铁芯24与磁环27的卡接配合。铁芯与磁环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装配,便于铁芯与磁环的装配,有利于提高该电磁继电器的装配效率。所述的外壳11内设置有分隔在触头系统30与电磁组件20之间的隔板111。隔板分隔在触头系统与电磁组件之间,可增大触头系统与电磁组件的爬电距离,从而有利于提高该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
[0014]在铁芯上设置有磁环,磁环用来消除交流电过零时的反方向电磁力的,抵消铁芯运行时的振荡声,减少磨损,即可实现交流驱动继电器的目的。衔铁通过推动架推动动簧片,可保证衔铁与推动架能够可靠传动。从而该交流线圈继电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装配便捷、成本低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线圈继电器,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外壳、电磁组件、触头系统,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动簧片、设置在基座上且与动簧片相配合的两个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轭铁、设置在轭铁上的线圈骨架、设置在线圈骨架上的线圈、设置在线圈骨架内的铁芯、转动设置在轭铁上且与铁芯相配合的衔铁、设置在衔铁与轭铁之间的弹片,所述的铁芯的一端上设置有与衔铁相配合的磁环,所述的衔铁上联动设置有推动架,所述的推动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辉胡伊特胡伊达张彭春谭坤严明皇李书平
申请(专利权)人:欣韦尔电气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