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609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包括:铁粉卸料器、锥底反应槽、磁选机、螺旋沉降离心机和溶液输送泵;所述铁粉卸料器设置于锥底反应槽顶部,所述溶液输送泵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锥底反应槽侧壁的出料口,所述磁选机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锥底反应槽底部的出渣口,所述螺旋沉降离心机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磁选机的输出口;所述锥底反应槽采用钢衬砖结构,所述锥底反应槽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锥底反应槽以及底部出渣口进入到磁选机,将铜中的铁粉磁选,提高回收铜的纯度,进而通过螺旋沉降离心机把离心生成的海绵铜,避免了人工打捞海绵铜并进行装袋,减少了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对废旧锂电池的除铜以及铜回收的效率。的效率。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旧锂电池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施,我国将步入碳资产扩张大周期。碳资产扩张的过程实际上是能源转型的过程。以清洁、无碳、智能、高效为核心的新能源体系是能源转型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智能化时代将会催生更多的锂离子电池应用场景及需求。但锂离子电池的寿命是有限的。因此,预期将出现日益增长的废旧锂电池。废旧锂电池含有重要的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镍、钴、锂,因此,废旧锂电池将成为新一代电池原料有价值来源。
[0003]废旧锂离子电池经物理拆解,分选出外壳,金属部件和电池粉,然后对电池粉进行湿法处理,酸溶、除铜、除铁铝、分离粗提纯钴镍锂,制得粗制碳酸锂、粗氢氧化镍钴、磷酸锂和副产品海绵铜。除铜工序常用带搅拌的平底储槽,人工投入过量铁粉,使铜还原。反应完成后,抽离上部清液进行下一道工序,下部铜渣通过管道自流到低处的地池中。在地池中加水清洗去除铜渣表面的酸后,人工打捞海绵铜并进行装袋。此除铜工序作业流程较长,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多,如投加铁粉的量及速度会影响反应的进行、海绵铜的洗涤及打捞需要在地池中进行;人工打捞海绵铜并装袋耗时耗力,作业环境恶劣。
[0004]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提高除铜效率的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除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包括:铁粉卸料器、锥底反应槽、磁选机、螺旋沉降离心机和溶液输送泵;
[0007]所述铁粉卸料器设置于锥底反应槽顶部,所述溶液输送泵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锥底反应槽侧壁的出料口,所述磁选机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锥底反应槽底部的出渣口,所述螺旋沉降离心机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磁选机的输出口;
[0008]所述锥底反应槽采用钢衬砖结构,所述锥底反应槽内部设置有搅拌器。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锥底反应槽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温度检测仪和pH值检测仪,所述锥底反应槽的顶部还设置有液位检测仪、浸出液进料口、酸进料口、尾气口、进水口、铁粉进料口和蒸汽内插管口。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搅拌器为复合式双层搅拌桨。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复合式双层搅拌桨的上层为斜桨式搅拌器,所述复合式双层搅拌桨的下层为锚式搅拌器。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锚式搅拌器的锥度与所述锥底反应槽底部的锥度相同,所述锚式搅拌器与所述锥底反应槽底部的间距为10mm。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锥底反应槽的底部锥底角度范围为15-30
°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铁粉卸料器包括料仓、称重模块、震动器、旋转阀、气动蝶阀和软连接管道。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称重模块和所述震动器设置于所述料仓的侧面,所述旋转阀设置于所述料仓的底部,所述气动蝶阀与所述旋转阀连接,所述气动蝶阀通过所述软连接管道接入至所述锥底反应槽。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旋沉降离心机包括转鼓、带空心转轴的螺旋输送器和减速器。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旋沉降离心机的型号为LW450X1350-N。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铁粉卸料器实现铁粉加入,使得锥底反应槽中的酸浸液、铁粉和铜粉混合溶液进行充分反应后,通过溶液输送泵将将上部清液溶打回制浆工序,对酸进行回收利用,避免了现有平底储槽对混合溶液反应不充分的情况,而下部浆料通过锥底反应槽底部出渣口进入到磁选机,将铜中的铁粉磁选,提高回收铜的纯度,进而通过螺旋沉降离心机把离心生成的海绵铜进行打包外运,避免了人工打捞海绵铜并进行装袋,减少了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对废旧锂电池的除铜以及铜回收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铁粉卸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螺旋沉降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说明书附图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4]铁粉卸料器10、料仓11、称重模块12、震动器13、旋转阀14、气动蝶阀15、软连接管道16、锥底反应槽20、搅拌21、液位检测仪22、温度检测仪23、pH值检测仪24、浸出液进料口25、酸进料口26、尾气口27、进水口28、铁粉进料口29、出渣口30、出料口31、蒸汽内插管口32、支撑架33、磁选机40、螺旋沉降离心机50、转鼓51、螺旋输送器52、减速器53、溶液输送泵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请参照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包括:铁粉卸料器10、锥底反应槽20、磁选机40、螺旋沉降离心机50和溶液输送泵60。
[0028]所述铁粉卸料器10设置于锥底反应槽20顶部,所述溶液输送泵60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锥底反应槽20侧壁的出料口31,所述磁选机40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锥底反应槽20底部的出渣口30,所述螺旋沉降离心机50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磁选机40的输出口。
[0029]其中,锥底反应槽20通过支撑架33进行位置的固定。
[0030]所述锥底反应槽20采用钢衬砖结构,所述锥底反应槽20内部设置有搅拌器21。
[003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锥底反应槽2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温度检测仪23和pH值检测仪24,所述锥底反应槽20的顶部还设置有液位检测仪22、浸出液进料口25、酸进料口26、尾气口27、进水口28、铁粉进料口29和蒸汽内插管口32。
[0032]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钢衬砖结构的锥底反应槽20具备耐腐蚀、耐高强酸和耐高强碱的特点,能够对锥底反应槽20内部的溶液进行存储以及反应。可以理解的是,温度检测仪23用于对锥底反应槽20进行温度的检测,pH值检测仪24用于对锥底反应槽20进行pH值的检测,锥底反应槽20的顶部设置的液位检测仪22用于对内部反应溶液高度的检测,浸出液进料口25用于导入废旧锂电池溶液,酸进料口26用于添加酸反应;尾气口27用于释放内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气体,由于在置换反应过程中,部分铁粉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如不及时进行处理,氢气浓度升高,有爆炸风险,通过在锥底反应槽20顶部设有尾气口27,通过与外部连接的尾气处理系统及时对槽内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进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铁粉卸料器、锥底反应槽、磁选机、螺旋沉降离心机和溶液输送泵;所述铁粉卸料器设置于锥底反应槽顶部,所述溶液输送泵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锥底反应槽侧壁的出料口,所述磁选机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锥底反应槽底部的出渣口,所述螺旋沉降离心机通过导管接入至所述磁选机的输出口;所述锥底反应槽采用钢衬砖结构,所述锥底反应槽内部设置有搅拌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底反应槽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温度检测仪和pH值检测仪,所述锥底反应槽的顶部还设置有液位检测仪、浸出液进料口、酸进料口、尾气口、进水口、铁粉进料口和蒸汽内插管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为复合式双层搅拌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旧锂电池除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双层搅拌桨的上层为斜桨式搅拌器,所述复合式双层搅拌桨的下层为锚式搅拌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旧锂电池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袁科刘希泉叶民杰唐红辉李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