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猴头菌萃取4-羟基-2-吡啶酮的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813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猴头菌萃取4

羟基
‑2‑
吡啶酮的工艺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4

羟基
‑2‑
吡啶酮的提取
,具体为一种从猴头菌萃取4

羟基
‑2‑
吡啶酮的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4‑
羟基
‑2‑
吡啶酮类生物碱是从植物和动物等内生菌的发酵液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类新型天然生物碱,具有抗真菌、抗菌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4

羟基
‑2‑
吡啶酮类生物碱被相继分离出来,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等手段确证了其化学结构之后,由于其结构新颖,并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吸引了许多化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4

羟基
‑2‑
吡啶酮类生物碱的研究一直是天然产物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0003]例如从猴头菌的发酵液中提取4

羟基
‑2‑
吡啶酮生物碱的的过程中,首先将猴头菌粉碎成颗粒随后将猴头菌至于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发酵时严格的控制发酵罐的温度,待发酵一定的时间后,将发酵的菌丝和发酵液进行分离,随后对发酵液进行浓缩,浓缩后使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萃取后的液体使用硅胶柱色谱用体积配比为100:0

0:100的三氯甲烷

甲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其中三氯甲烷

甲醇溶液的体积配比为100:4/>‑
100:6的洗脱物再经三氯甲烷

甲醇的体积配比为100:3

100:4洗脱,洗脱物再经Sephadex LH

20凝胶柱色谱,用甲醇洗脱,并经ODS高效液相色液进行纯化,以体积为配比为60:40

50:50的甲醇

水溶液为流动相洗脱,即得。现有的猴头菌在发酵过后,菌丝中也含有4

羟基
‑2‑
吡啶酮生物碱成分,也能够进一步的进行提取,节省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猴头菌萃取4

羟基
‑2‑
吡啶酮的工艺及装置,其不仅能够对发酵液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也能够进一步的对菌丝中的生物碱进一步的进行提取,起到节省原料的目的。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从猴头菌萃取4

羟基
‑2‑
吡啶酮的工艺及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输出端设置有浓缩罐,所述浓缩罐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萃取罐,所述第一萃取罐的输出端设置有萃取液收集罐,还包括用于对菌丝中生物碱进行萃取第二萃取罐,所述第二萃取罐的输出端与萃取液收集罐连接,所述发酵罐与浓缩罐、浓缩罐与第一萃取罐、第一萃取罐与萃取液收集罐和第二萃取罐与萃取液收集罐均通过管道和输液泵连通。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粉碎的干燥猴头菌颗粒投放入发酵罐的内部,然后倒入适量的培养液使猴头菌在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发酵后的发酵液排入到浓缩罐的内部,进行浓缩,使得发酵液的浓度增大排入到第一萃取罐的内部,随后使用乙酸乙酯溶液对第一萃取罐的内部的发酵液进行萃取,生物碱溶解到乙酸乙酯溶液后排入到萃取液收集罐的内部,发酵罐中的发酵液排放到浓缩罐中后,将发酵罐中的固体菌丝放置到第二萃取罐中的内部,使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萃取后的溶液排放到萃取液收集罐中,然后经过后续的洗
脱步骤即可得到4

羟基
‑2‑
吡啶酮生物碱。
[0007]为了使得发酵罐中便于进行固液分离,使得菌丝能够与发酵液分离。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酵罐的输出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发酵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阀门。
[000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在发酵液排放的过程中,过滤网能够使得菌丝留在发酵罐的内部,当发酵罐内部的发酵液排放完全后,从出料阀门处取出菌丝。
[0010]为了使得发酵罐中的发酵能够更加充分。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酵罐的外壁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发酵罐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延伸至发酵罐内部的搅拌杆。
[00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发酵罐外壁设置有夹层,夹层中的加热管能够对发酵罐的内部进行加热,发酵罐上部设置有第一电机和搅拌杆能够使得发酵罐中的物料搅拌更加充分,保证发酵罐中的发酵充分。
[0013]为了使得浓缩罐具有更高的热量利用效率。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浓缩罐的外壁中设置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一侧上部设置有蒸汽进口,所述加热室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浓缩罐的上部设置有与浓缩罐的内部连通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设置有回气管与加热室连通,所述加热室的内部设置有对热蒸汽进行导向的螺旋导板,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冷凝水收集室。
[00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蒸汽进口能够对加热室的内部进行热蒸汽的通入,从而实现对浓缩罐的加热,浓缩罐内部的液体受热后转换为水蒸气蒸发,经过气液分离器,液体进入到冷凝水收集室的内部,气体回流到加热室的内部实现对浓缩罐的加热,提高热量的利用。
[0016]为了使得浓缩罐在加热的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浓缩罐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U型搅拌架,所述U型搅拌架与浓缩罐的内壁接触。
[00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U型搅拌架能够使得浓缩罐内部的浓缩液能够混合均匀,避免靠近浓缩罐内壁处发生局部受热过高的情况。
[0019]为了使得第一萃取罐和第二萃取罐的内部能够萃取更加充分。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萃取罐和第二萃取罐的内部均设置有超声波发生探头,所述第一萃取罐和第二萃取罐的中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与超声波发生探头电性连接。
[00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超声波发生探头,带动萃取液发生震荡,能够使得萃取的时间大大减小,提高萃取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

A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

B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中:1、发酵罐;101、第一电机;102、搅拌杆;103、夹层;104、加热管;105、出料阀门;106、过滤网;2、浓缩罐;201、第二电机;202、U型搅拌架;203、加热室;204、螺旋导板;3、第一萃取罐;4、第二萃取罐;5、萃取液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猴头菌萃取4

羟基
‑2‑
吡啶酮的工艺及装置,包括发酵罐(1),所述发酵罐(1)的输出端设置有浓缩罐(2),所述浓缩罐(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萃取罐(3),所述第一萃取罐(3)的输出端设置有萃取液收集罐(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菌丝中生物碱进行萃取第二萃取罐(4),所述第二萃取罐(4)的输出端与萃取液收集罐(5)连接,所述发酵罐(1)与浓缩罐(2)、浓缩罐(2)与第一萃取罐(3)、第一萃取罐(3)与萃取液收集罐(5)和第二萃取罐(4)与萃取液收集罐(5)均通过管道(11)和输液泵(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猴头菌萃取4

羟基
‑2‑
吡啶酮的工艺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输出端设置有过滤网(106),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阀门(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猴头菌萃取4

羟基
‑2‑
吡啶酮的工艺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外壁设置有夹层(103),所述夹层(103)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04),所述发酵罐(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01),所述第一电机(101)的输出端设置有延伸至发酵罐(1)内部的搅拌杆(1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猴头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靶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