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65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主机,包括进料结构、进水结构、竖向设置的搅拌罐、设置在搅拌罐轴线处的搅拌棒以及连接在搅拌罐底端的中空的锥台形底;搅拌罐连接有出口管;搅拌棒连接有搅拌架,搅拌架的径向外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端棒,端棒内的搅拌架为由若干水平棒和倾斜棒连接而成的镂空结构;搅拌架的中上部与锥台形底上方的搅拌罐相匹配,搅拌架的底部位于锥台形底内并呈与锥台形底的内腔相匹配的上大下小的镂空梯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搅拌力度更为均匀,避免搅拌力度不均匀带来的各种问题,更充分地粉碎物料中的石子,提高浆液搅拌均匀的效率,保证浆液搅拌的质量。保证浆液搅拌的质量。保证浆液搅拌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主机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搅拌制浆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中,搅拌机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传统搅拌机结构简单,大多数采用在搅拌桶中设置一个搅拌棒,利用搅拌棒将水与灰料搅拌均匀,从而制作成浆液;
[0003]搅拌罐的罐底如果是平底,会造成罐底浆液不能顺利流出,不仅浪费了这部分浆液,还抬高了罐底,给清理维护带来难题。
[0004]搅拌罐的底部采用上大下小的锥台形,使浆液在重力作用下沿锥台形的斜面向下流动,避免罐底浆液滞留和凝结。但锥台形底内不便设置搅拌叶片,单独设置的搅拌盘能对下层浆液进行搅拌,上层浆液是搅拌不到的,这就造成了同一批制作的浆液会出现浓度不同的现象,降低了浆液的精度;
[0005]浆液中往往还会带有石子之类的坚硬物质,这是搅拌不均匀、不彻底导致的。
[0006]在下料倒入水泥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灰尘,灰尘进入到空气不但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损害,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0007]搅拌桶内壁粘附的水泥浆在干燥后产生硬化,导致搅拌桶内壁清洗困难;传统的搅拌机由于都是由工作人员对浆液进行粗略主观判断后,再采取添加物料或添加清水的措施,这样制造的浆液都会因为配比误差大导致浆液无法在第一时间被投入使用,可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二次加工,或者对制造出浆液直接进行废弃,不将其投入到使用中,这无疑会增大人力和物力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主机,通过设置在搅拌棒上的统一的搅拌架对整个搅拌罐内上下各处空间进行统一搅拌,既消除搅拌死角,又使搅拌罐各处搅拌力度均匀统一。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搅拌主机包括进料结构、进水结构、竖向设置的搅拌罐、设置在搅拌罐轴线处的搅拌棒以及连接在搅拌罐底端的中空的锥台形底;进料结构和进水结构分别用于向搅拌罐供料和供水;搅拌罐连接有出口管;
[0010]搅拌棒连接有搅拌架,搅拌架的径向外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端棒,端棒与搅拌罐内壁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2厘米;端棒内的搅拌架为由若干水平棒和倾斜棒连接而成的镂空结构;
[0011]搅拌架的中上部与锥台形底上方的搅拌罐相匹配,搅拌架的底部位于锥台形底内并呈与锥台形底的内腔相匹配的上大下小的镂空梯形,该镂空梯形的两侧边距锥台形底的内腔侧壁的距离小于等于2厘米。
[0012]搅拌罐的顶端通过法兰结构连接有挡尘顶盖;
[0013]搅拌棒顶部穿过挡尘顶盖且其顶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减速机设置在挡尘顶盖
上;挡尘顶盖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驱动减速机的输入轴。
[0014]进料结构具体是:
[0015]挡尘顶盖上设有若干上下通透的进料孔,各进料孔均向上连接筒状的进料管,进料管的顶部为上大下小的喇叭部。
[0016]进水结构具体是:
[0017]挡尘顶盖下方的搅拌罐顶端连接有两道水平管,两道水平管的底端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形成瀑布式落水的落水孔,落水孔在水平管上均匀间隔排列;
[0018]每个水平管均向上连接有进水支管,进水支管向上伸出挡尘顶盖并连接有进水总管,进水总管与外置的水源相连通;进水总管上设有流量表和进水阀。
[0019]搅拌罐通过支腿支撑于底架上,底架向下通过若干称重传感器支撑于地面上或支撑结构上;
[0020]称重传感器与电控装置相连接,电控装置连接有显示屏。
[0021]搅拌罐中部上下间隔设有两条上冲洗管;上冲洗管沿搅拌罐的切向方向延伸;
[0022]锥台形底向下连接有底箱,底箱的相对两侧分别螺栓连接有可拆卸的侧板A和侧板B,侧板A连接出口管,侧板B连接有用于冲洗底箱的下冲洗管;出口管上设有出口阀,上冲洗管和下冲洗管上分别设有冲洗阀;上冲洗管和下冲洗管分别与水源相连通。
[0023]搅拌罐侧壁设有爬梯。
[0024]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25]搅拌架的底部与锥台形底的内腔相匹配,可以使用统一的搅拌架对搅拌罐内的主搅拌空间以及锥台形底内的空间进行统一搅拌,搅拌力度更为均匀,避免搅拌力度不均匀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搅拌后的浆液仍然带有较大石子、同一批浆液浓度不一致)搅拌架的具体结构与浆液接触更加充分,更充分地粉碎物料中的石子,提高浆液搅拌均匀的效率,保证浆液搅拌的质量。
[0026]挡尘顶盖能够在加料(如水泥)时大幅减少向搅拌罐外逸散的粉尘,大幅降低粉尘污染。
[0027]进料结构避免了以往向搅拌罐敞口处倾倒物料的作业,喇叭口既方便倒入物料,也大幅减小了倒入物料时在搅拌罐内产生的粉尘向外逸散的开口面积。
[0028]通过落水孔在加水时形成瀑布式落水,具体是双瀑布式落水,从而吸附下料时扬起的灰尘,溶解灰料中不易溶解的部分。
[0029]加料后各称重传感器测得的重量之和,减去加料前各称重传感器测得的重量之和,即为加入的物料的重量。通过称重传感器,工作人员可以得到准确的应加水量,防止加水时配比误差过大导致的问题,如浆液无法在第一时间被投入使用,可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二次加工;或者制造出的浆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而被迫废弃。
[0030]上冲洗管和下冲洗管在搅拌结束后可以对搅拌罐和底箱起到冲洗作用,防止物料在搅拌罐侧壁和底箱内凝结。下冲洗管在搅拌中可以防止底箱内的浆液不参与搅拌循环,提高浆液搅拌的均匀程度。
[0031]石子最重,制浆结束后打开侧板A或侧板B,可以方便地清理出未打碎或打碎不彻底的石子,避免以往搅拌罐底部难以清理的问题。
[0032]爬梯便于工作人员上至搅拌罐顶进行操作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35]图3是图1的仰视图;
[0036]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5是搅拌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6是搅拌罐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7是搅拌棒和搅拌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8是图6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实施例一
[0042]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搅拌主机包括进料结构、进水结构、竖向设置的搅拌罐1、设置在搅拌罐1轴线处的搅拌棒2以及连接在搅拌罐1底端的中空的锥台形底3;进料结构和进水结构分别用于向搅拌罐1供料和供水;
[0043]搅拌罐1连接有出口管4。搅拌棒2连接有搅拌架7,搅拌架7的径向外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端棒8,端棒8与搅拌罐1内壁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2厘米;端棒8关于搅拌棒2对称设有两个;两个端棒8内的搅拌架7为由若干水平棒和倾斜棒连接而成的镂空结构;
[0044]搅拌架7的中上部与锥台形底3上方的搅拌罐1相匹配,搅拌架7的底部位于锥台形底3内并呈与锥台形底3的内腔相匹配的上大下小的镂空梯形,该镂空梯形的两侧边9距锥台形底3的内腔侧壁的距离小于等于2厘米。搅拌架7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搅拌主机,包括进料结构、进水结构、竖向设置的搅拌罐、设置在搅拌罐轴线处的搅拌棒以及连接在搅拌罐底端的中空的锥台形底;进料结构和进水结构分别用于向搅拌罐供料和供水;搅拌罐连接有出口管;其特征在于:搅拌棒连接有搅拌架,搅拌架的径向外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端棒,端棒与搅拌罐内壁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2厘米;端棒内的搅拌架为由若干水平棒和倾斜棒连接而成的镂空结构;搅拌架的中上部与锥台形底上方的搅拌罐相匹配,搅拌架的底部位于锥台形底内并呈与锥台形底的内腔相匹配的上大下小的镂空梯形,该镂空梯形的两侧边距锥台形底的内腔侧壁的距离小于等于2厘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主机,其特征在于:搅拌罐的顶端通过法兰结构连接有挡尘顶盖;搅拌棒顶部穿过挡尘顶盖且其顶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减速机设置在挡尘顶盖上;挡尘顶盖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驱动减速机的输入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主机,其特征在于:进料结构具体是:挡尘顶盖上设有若干上下通透的进料孔,各进料孔均向上连接筒状的进料管,进料管的顶部为上大下小的喇叭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子领高兵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智重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