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61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广播电视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营销方法包括利用大数据资源的挖掘分析建立各个业务条系的数据标签体系;围绕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利用数据标签创建营销活动对应的客户群以问题为导向生成市场营销或网络营维工作为内容的营销活动;将所述营销活动和所述客户群建立映射关系,将所述营销活动选择相应渠道推送执行;对执行的活动进行执行过程的跟踪和后评估。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在营销活动过程中无法对营销活动进行监控和有效的效果评估,在数据下发的过程中,涉及客户等个人信息,存在客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问题。存在客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问题。存在客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广播电视网络
,尤其涉及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公众客户业务市场逐渐饱和的今天,“价格战”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全国广电有线网络公司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作为战略基础的电视业务形式岌岌可危,家庭大屏主导地位也面临着丧失的危机。2020年5月4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与格兰研究发布《2020年度第一季度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发展公报》,至此2019年度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发展信息均可全部获悉。2019年我国有线电视产业正向着深入挖掘用户收视需求、提升服务竞争力的方向发展,但是有线电视用户依旧流失严重。
[0003]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用户群的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拥有较为完整的各级网络,多个城市完成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直播服务已成为现实。有线电视市场竞争不断升级加剧,在老客户不断流失的同时获取新用户的难度也逐渐加大,存量用户的经营逐步成为竞争的焦点。如何留住现有用户,挖掘用户数据价值,是有线电视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营销模式针对一线人员及业务部门营销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文本/WXCEL等进行营销数据的管理,且在营销活动过程中无法对营销活动进行监控和有效的效果评估,在数据下发的过程中,涉及客户等个人信息,存在客户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在营销活动过程中无法对营销活动进行监控和有效的效果评估,在数据下发的过程中,涉及客户等个人信息,存在客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利用大数据资源的挖掘分析建立各个业务条系的数据标签体系;
[0008]S2.围绕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利用数据标签创建营销活动对应的客户群;
[0009]S3.以问题为导向生成市场营销或网络营维工作为内容的营销活动;
[0010]S4.将所述营销活动和所述客户群建立映射关系,将所述营销活动选择相应渠道推送执行;
[0011]S5.对执行的活动进行执行过程的跟踪和后评估。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大数据资源包括BOSS系统、OSS系统、资源数据、收视行为采集系统和专业网管系统。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数据标签体系包括客户类型标签、客户状态标签、到期时间标签、收视特征标签、收视时长标签、设备性能标签。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创建营销活动对应的客户群包括以下步骤:
[0015]S21.根据营销活动的目的,创建对应的客户群,填写客户群的基本信息、生失效时间;
[0016]S22.利用数据标签进行逻辑关系运算,生成这些数据标签对应的数据集,并将生成的数据集对应的客户ID信息存储在数据库表中;
[0017]S23.对生成的客户群信息进行查询验证,保存该客户群信息及对应的标签计算数据模型,在客户群生效的周期内,大数据平台每天都参照所述标签计算数据模型进行计算,并对数据集进行更新。
[0018]作为优选的,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0019]S31.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填写活动的基本信息,包含活动的名称、开始结束时间、活动类型、发布区域;
[0020]S32.根据活动的执行频次进行时间配置,如果是周期性活动则配置每周或每天开始的时间,以及是否要避开节假日;
[0021]S33.对活动的执行匹配对应的策略,策略内容包含对应的执行渠道、推荐业务类型、红黑名单及营销话术,同时配置红黑名单数据。
[0022]作为优选的,将所述营销活动和所述客户群建立映射关系包括以下内容:
[0023]S41.将产生的营销活动与对应的客户群进行绑定,生成营销活动所需执行的目标客户群体;
[0024]S42.根据该次营销活动的目的,选择进行二次过滤,可以于以前执行的营销活动进行交集、并集、差集,从而重新校正客户群;
[0025]S43.将营销活动和客户群的关系进行审核校验通过,成为待执行的营销任务;
[0026]S44.将审核校验通过的营销活动及任务数据在大数据平台产生一个生产调度任务,每天按照这个数据模型算法进行任务的生产和推送。
[0027]作为优选的,将所述营销活动选择相应渠道推送执行包括以下内容:
[0028]S45.将营销活动内容通过socket接口推送到单兵系统,将推送的数据保存到Oracle数据的表中;
[0029]S46.单兵侧管理人员根据任务情况按照网格或者人员进行任务的下发执行;
[0030]S47.在执行的过程中,将任务执行的结果实时写入到Oracle的数据表中。
[0031]作为优选的,所述对执行的活动进行执行过程的跟踪和后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0032]S51.在单兵侧对执行任务的反馈数据进行实时展示;
[0033]S52.在单兵侧将任务执行结果数据通过socket接口反馈给大数据平台进行更新汇总;
[0034]S53.大数据平台在整个任务执行完成后进行分析,并生成任务的执行报告;
[0035]S54.根据所述执行报告对营销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整优化。
[003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装置,所述营销装置用于上述营销方法的执行,包括:
[0037]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的业务数据、行为数据;
[0038]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生成数据产品;
[0039]执行模块,用于对数据产品进行执行处理;
[0040]优化模块,用于对构建好的数据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
[0041]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大数据营销方法中的步骤。
[0042]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首先获取全量用户的基本数据、业务数据、资源数据、收视行为数据;并对全量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围绕业务条系建立数据标签体系。然后,围绕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细分不同的业务场景,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确定对应的营销活动事件,接着,根据营销活动事件利用数据标签来生产该营销事件对应的客户群,确定该用户群需要进行营销或维系的业务类型,进而派发给不同的业务渠道进行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对进行的营销活动进行实时的监控和事后分析总结,动态修正需求定位、策略匹配、执行偏差,实现对目标用户的精准营销,进而提高了营销维系事件的服务效率。本专利技术能够对营销活动进行监控和有效的效果评估,在数据下发的过程中,不存在客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大数据资源的挖掘分析建立各个业务条系的数据标签体系;S2.围绕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利用数据标签创建营销活动对应的客户群;S3.以问题为导向生成市场营销或网络营维工作为内容的营销活动;S4.将所述营销活动和所述客户群建立映射关系,将所述营销活动选择相应渠道推送执行;S5.对执行的活动进行执行过程的跟踪和后评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资源包括BOSS系统、OSS系统、资源数据、收视行为采集系统和专业网管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标签体系包括客户类型标签、客户状态标签、到期时间标签、收视特征标签、收视时长标签、设备性能标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创建营销活动对应的客户群包括以下步骤:S21.根据营销活动的目的,创建对应的客户群,填写客户群的基本信息、生失效时间;S22.利用数据标签进行逻辑关系运算,生成这些数据标签对应的数据集,并将生成的数据集对应的客户ID信息存储在数据库表中;S23.对生成的客户群信息进行查询验证,保存该客户群信息及对应的标签计算数据模型,在客户群生效的周期内,大数据平台每天都参照所述标签计算数据模型进行计算,并对数据集进行更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S31.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填写活动的基本信息,包含活动的名称、开始结束时间、活动类型、发布区域;S32.根据活动的执行频次进行时间配置,如果是周期性活动则配置每周或每天开始的时间,以及是否要避开节假日;S33.对活动的执行匹配对应的策略,策略内容包含对应的执行渠道、推荐业务类型、红黑名单及营销话术,同时配置红黑名单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收视行为的大数据营销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营销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士原杨敖龚雪翁丹吴生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广电重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