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生态分布探测设备及其取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5369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探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底生态分布探测设备及其取样方法,包括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第三探测器和基准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底生态分布探测设备及其取样方法,具有同时探测不同深度生态分布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底生态分布探测设备及其取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探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海底生态分布探测设备及其取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底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种生物,包括底栖植物和底栖动物。底栖生物按其与底质的关系,又可区分为底上、底内和底游三大生活类型。底上生物生活于硬质海底,包括在各种底质上营固着生活、附着生活以及匍匐海底的动物。固着生活的动物运动器官退化,但触觉器官发达,被动取食,幼体营浮游生活,靠海流扩大其分布区域,固着或附着在船底、浮标、工厂排污管道、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其它设施的生物被称为污损生物,包括微生物、藻类和动物,它们对交通、军事和生产均有危害。底内生物生活于软质海底,有的分泌黏性物质形成管子或用分泌物黏结沉积颗粒成管子而栖身其中,有的具有发达的挖掘器官,将身体埋于泥沙中,如黄岛长吻柱头虫、中国蛤蜊、文昌鱼等,有的钻木,如船蛆。底游生物指有一定的运动能力,能在水底缓慢地行动,如梭子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底生态分布探测设备及其取样方法,具有同时探测不同深度生态分布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海底生态分布探测设备,包括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第三探测器和基准站,所述第一探测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声波探测仪和第一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声波探测仪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底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一声波探测仪的顶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位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GPS定位模块,所述第一GPS定位模块用于辅助定位所述第一探测器,所述第一声波探测仪用于探测所述第一探测器周缘的生物活动,所述第一控制系统用于处理所述第一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流速测量仪,所述第一流速测量仪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探测仪底部的海水流速,所述第一流速测量仪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缆,所述电缆用于将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第二探测器通信连接;
[0006]所述第二探测器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装置、第二声波探测仪和第二控制系统,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内部包括CRNN模块,所述CRNN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探测器定位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位置,所述第二声波探测仪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底部,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二声波探测仪的顶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流速测量仪,所述第二流速测量仪用于测量所述第二探测仪底部的海水流速,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用于稳定所述第二探测器;
[0007]所述第三探测器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定位装置、
第三声波探测仪和第三控制系统,所述第三定位装置包括第二GPS定位模块,所述第二GPS定位模块用于辅助定位所述第三探测器,所述第三声波探测仪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三定位装置的底部,所述第三控制装置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三声波探测仪的顶部,所述第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第三探测器于海底;
[0008]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外部的底端周缘均等距安装有多个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在海中的位置;
[0009]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漂浮圈,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内部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供电装置;
[0010]所述基准站固定安装在岸上,且所述基准站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距离小于20KM。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和第三定位装置均包括RTK卫星动态定位模块,所述RTK卫星动态定位模块通过RTK卫星动态定位技术对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进行实时定位。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系统包括信息收集模块、储存模块、传输模块、处理模块和指令下达模块,所述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一声波探测仪收集到的信息,所述储存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探测器的实时定位、水流速度、水流方向和生物生态分布信息,所述传输模块用于传输所述基准站的观测值、坐标信息和所述储存模块中的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基准站的观测值和坐标信息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所述指令下达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螺旋桨进行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位置调整。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系统、所述第二控制系统和所述第三控制系统的内部组成一致。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锥和抓钩,所述固定锥活动安装在所述抓钩的底部,所述固定锥和所述抓钩均与所述第三探测器通过耐腐蚀尼龙线连接。
[0015]进一步的,一种海底生态分布探测设备的取样方法:
[0016]S1、对需要探测的区域深度进行测量,将所述第一探测装置、第二探测装置和第三探测装置等距排布在海中同一位置的不同深度;
[0017]S2、通过所述第一声波探测仪、第二声波探测仪和第三声波探测仪分别对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的周边生态分布进行探测;
[0018]S3、对所述第一声波探测仪、第二声波探测仪和第三声波探测仪的探测范围进行内的生态分布进行记录并发送至所述信息收集模块;
[0019]S4、计算所述第一声波探测仪与所述第二声波探测仪之间重叠的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声波探测仪与所述第三声波探测仪重叠的第二空间,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收集模块;
[0020]S5、通过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的生态分布进行重叠部分的删除;
[0021]S6、将收集处理好的海底生态分布信息通过所述储存模块进行存储,并通过所述传输模块将信息传输至智能终端。
[0022]进一步的,所述S1之后还包括通过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声波探测仪、第一控制系统和基准站对所述第一探测器进行实时定位,通过计算水流速度控制所述螺旋桨的动力,通
过偏移方向进行水流方向的判断,并启动相应方向的所述螺旋桨进行所述第一探测装置的方向调整。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探测装置对所述螺旋桨的控制与所述第一探测器对所述螺旋桨的控制一致,所述第三探测器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海底。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在海中的位置容错范围为

1米到1米。
[002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通过第一GPS定位模块和第二GPS定位模块的设置,能够起到辅助定位的效果;
[0027]2.通过CRNN模块的设置,通过反复训练,进行快速定位,能够起到提高定位精度的效果;
[0028]3.通过螺旋桨的设置,可以调整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的位置,能够起到提高探测准确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生态分布探测设备,包括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1)、第三探测器和基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声波探测仪和第一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声波探测仪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底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一声波探测仪的顶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位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GPS定位模块,所述第一GPS定位模块用于辅助定位所述第一探测器,所述第一声波探测仪用于探测所述第一探测器周缘的生物活动,所述第一控制系统用于处理所述第一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流速测量仪,所述第一流速测量仪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探测仪底部的海水流速,所述第一流速测量仪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缆,所述电缆用于将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第二探测器(1)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探测器(1)包括第二壳体(11),所述第二壳体(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装置、第二声波探测仪和第二控制系统,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内部包括CRNN模块,所述CRNN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探测器(1)定位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位置,所述第二声波探测仪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底部,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二声波探测仪的顶部,所述第二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流速测量仪,所述第二流速测量仪用于测量所述第二探测仪底部的海水流速,所述第二壳体(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12),所述配重块(12)用于稳定所述第二探测器(1);所述第三探测器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定位装置、第三声波探测仪和第三控制系统,所述第三定位装置包括第二GPS定位模块,所述第二GPS定位模块用于辅助定位所述第三探测器,所述第三声波探测仪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三定位装置的底部,所述第三控制装置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三声波探测仪的顶部,所述第三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第三探测器于海底;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1)和第三探测器外部的底端周缘均等距安装有多个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旋桨(14),所述螺旋桨(14)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1)和第三探测器在海中的位置;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1)和第三探测器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漂浮圈,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1)和第三探测器内部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供电装置;所述基准站固定安装在岸上,且所述基准站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距离小于20K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生态分布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和第三定位装置均包括RTK卫星动态定位模块,所述RTK卫星动态定位模块通过RTK卫星动态定位技术对所述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1)和第三探测器进行实时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邬松张祺陈君李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