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电设备及其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451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及其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包括外壳、限温保护组件和过温保护组件;限温保护组件包括静触片、动触点、配置在动触点上的第一感温组件;第一感温组件配置为获取用电设备工作温度;动触点配置为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用电设备工作温度达到预设限定温度值时,动触点位于第一位置,动触点与静触片分离,当用电设备工作温度下降至预设导能温度值时,动触点位于第二位置时,动触点与静触片重新抵接;过温保护组件配置为当用电设备工作温度达到预设异常温度值时,永久切断过温保护组件的内置电路。旨在解决现有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两个感温点的位置不一致,且多采用焊接或铆接的连接方式,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问题。响设备正常使用的问题。响设备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电设备及其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限温器和温度保险丝
,具体涉及一种用电设备及其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家用电器如加湿机、暖风机、空调、扫地机器人等用电设备内部通常都有使用到加热器件,其中,大多采用的发热元件如电热丝、PTC加热器等。
[0003]当前,在这些用电设备正常工作时,会使用限温器对用其进行加热,当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达到设计的值时,须切断电源,切断电源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用电设备发热件的温度会逐步降温;当发热件的温度降到一定值,用电设备须重新恢复工作,限温器可很好的满足这类应用需求。而当用电设备因故障异常升温,则需要使用一次性的温度保险丝,将已发生故障的电设备从电路中剥离开来。但是,现有的用电设备在同时使用限温器和温度保险丝时,由于现有的限温器和温度保险丝的感温点的位置通常不一致,二者感受用电设备的温升也是不一致的,影响设备的使用;且大多是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将限温器和温度保险丝电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应用在加湿机、扫地机器人等潮湿环境时,存在一定的漏电风险,影响设备的使用。
[0004]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及其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的两个感温点的位置不一致,且多采用焊接或铆接的连接方式,进而影响用电设备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6]本技术公开了提供了一种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包括:外壳、配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腔室内的限温保护组件、以及配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二腔室内的过温保护组件;
[0007]其中,所述限温保护组件包括静触片、动触点、以及配置在所述动触点上的第一感温组件,所述静触片与所述过温保护组件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动触点和所述过温保护组件的第二引脚用于与用电设备连接;
[0008]其中,所述第一感温组件配置为获取用电设备当前的工作温度;
[0009]其中,所述动触点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用电设备当前的工作温度值达到预设限定温度值时,所述动触点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片分离,当用电设备的工作温度下降至预设导能温度值时,所述动触点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片重新抵接;
[0010]其中,所述过温保护组件配置为当用电设备的工作温度达到预设异常温度值时,永久切断所述过温保护组件的内置电路。
[0011]优选地,所述外壳为绝缘外壳。
[0012]优选地,所述限温保护组件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腔室内的底座,所述静
触片和所述动触点配置在所述底座上。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感温组件为双金属片。
[0014]优选地,所述过温保护组件包括温度保险丝、第一连接引脚、第二连接引脚、以及配置在所述温度保险丝上的树脂,所述温度保险丝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引脚连接,所述温度保险丝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引脚与所述静触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引脚用于与用电设备连接;
[0015]其中,所述温度保险丝配置为当用电设备的工作温度达到预设异常温度值时,所述温度保险丝断开;
[0016]其中,所述树脂配置为在所述温度保险丝熔化后,使所述温度保险丝迅速缩成球,并依附在所述第一连接引脚和所述第二连接引脚上。
[0017]优选地,所述过温保护组件为合金型温度保险丝。
[0018]优选地,所述过温保护组件为有机物型温度保险丝。
[0019]优选地,还包括配置在所述限温保护组件上的第一密封组件、以及配置在所述过温保护组件上的第二密封组件。
[002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所述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配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0021]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电设备及其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将所述限温保护组件和所述过温保护组件一同配置在所述外壳上,且可一同安装在用电设备的最可靠的感温位置处,此时,所述限温保护组件和所述过温保护组件的感温点一致,感温同步,采用所述限温保护组件使得该装置能可靠对用电设备的限温要求进行控制,采用所述过温保护组件使得该装置能在用电设备发生异常时准确的切断电路,所述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优秀,保护效果佳。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的两个感温点的位置不一致,且多采用焊接或铆接的连接方式,进而影响用电设备正常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温保护组件和过温保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28]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公开了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包括:外壳1、配置在所述外壳1的第一腔室内的限温保护组件2、以及配置在所述外壳1的第二腔室内的过温保护组件3;
[0029]其中,所述限温保护组件2包括静触片22、动触点23、以及配置在所述动触点23上的第一感温组件24,所述静触片22与所述过温保护组件3 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动触点23和所述过温保护组件3的第二引脚用于与用电设备连接;
[0030]其中,所述第一感温组件24配置为获取用电设备当前的工作温度;
[0031]其中,所述动触点23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用电设备当前的工作温度值达到预设限定温度值时,所述动触点2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动触点23与所述静触片22分离,当用电设备的工作温度下降至预设导能温度值时,所述动触点2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动触点 23与所述静触片22重新抵接;
[0032]其中,所述过温保护组件3配置为当用电设备的工作温度达到预设异常温度值时,永久切断所述过温保护组件3的内置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配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腔室内的限温保护组件、以及配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二腔室内的过温保护组件;其中,所述限温保护组件包括静触片、动触点、以及配置在所述动触点上的第一感温组件,所述静触片与所述过温保护组件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动触点和所述过温保护组件的第二引脚用于与用电设备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感温组件配置为获取用电设备当前的工作温度;其中,所述动触点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用电设备当前的工作温度值达到预设限定温度值时,所述动触点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片分离,当用电设备的工作温度下降至预设导能温度值时,所述动触点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片重新抵接;其中,所述过温保护组件配置为当用电设备的工作温度达到预设异常温度值时,永久切断所述过温保护组件的内置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绝缘外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温保护组件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一腔室内的底座,所述静触片和所述动触点配置在所述底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温过温双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生荣郭源星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雅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