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449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在风电叶片的后盖板或人孔盖上并穿过所述后盖板或人孔盖,包括第一呼吸器和第二呼吸器,第一呼吸器和第二呼吸器内部连通,第一呼吸器的一端位于所述后盖板或人孔盖外部,第一呼吸器的另一端穿过后盖板或人孔盖伸入至叶片内部,且第一呼吸器的第二端与第二呼吸器连接,在第一呼吸器和第二呼吸器上均设置通气孔,通气孔、第一呼吸器和第二呼吸器内部形成通气结构,在第一呼吸器的第一端套设第一筛板,第二呼吸器远离第一呼吸器的一端设置第二筛板。在连通外界大气的情况下,有效的避免胶黏剂颗粒或内部积水进入发电机组,且结构简单、安装快速方便。安装快速方便。安装快速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叶片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陆上优质风力资源的不断开发而缩减,海上风电成为风电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海上风电的发展导致风电叶片的长度和体积越来越大,导致叶片在运行过程中的内腔的形变也越来越大,内部气压随叶片形变不断变化,对叶片的疲劳寿命和发电效率造成一定恶劣影响,因此需要使叶片内部与外界空气连通,起到平衡内部气压的作用,而现在叶片常见的气压平衡手段为使用叶片尖部排水孔连通外界大气或在根部后盖板上进行开孔,但现在风电叶片主要由半片粘接制成,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打磨和粘接操作,叶片内部灰尘和胶黏剂随着叶片的运行逐渐增多,极易造成叶尖排水孔堵塞,排水孔疏通也是风电叶片常见的维修内容,而在根部后盖板上进行开孔,易造成内部胶黏剂颗粒掉落和积水流出,如果随叶片运行掉落进叶片发电机组内,会对发电机组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设置一种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以保证风电叶片正常稳定运行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叶片尖部或根部后盖板开孔的平衡气压时,叶尖排水孔易堵塞、后盖板上开孔易造成内部胶黏剂颗粒掉落和积水流出,影响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气压平衡装置设置在风电叶片的后盖板或人孔盖上并穿过所述后盖板或人孔盖,所述气压平衡装置包括第一呼吸器和第二呼吸器,所述第一呼吸器和第二呼吸器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呼吸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后盖板或人孔盖外部,所述第一呼吸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后盖板或人孔盖伸入至叶片内部,且所述第一呼吸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呼吸器连接,在所述第一呼吸器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在所述第二呼吸器远离所述第一呼吸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气孔,在所述第一呼吸器的第一端套设有第一筛板,所述第一筛板设置为回路结构,所述第一筛板包裹在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外部,所述第一筛板的两端形成封闭结构,所述第二呼吸器远离所述第一呼吸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筛板,所述第二筛板设置为回路结构,所述第二筛板包裹在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外部,所述第一通气孔、第一呼吸器和第二呼吸器内部、第二通气孔形成通气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呼吸器包括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设置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通气管的一端设置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气孔绕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外圆周轴向设置,所述第一筛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气管上对应第一通气孔的一端,所述第一筛板与所述第一通气管同轴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筛板的两端通过第一挡板与第一通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为密闭的板状结构。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通气管远离第一通气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第一呼吸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纹与所述第二呼吸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呼吸器包括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设置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通气管一端设置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管远离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呼吸器的第一通气管连接,所述第二筛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气管上对应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一端,所述第二筛板与所述第二通气管同轴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筛板的两端通过第二挡板与第二通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为密闭的板状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气管远离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第二呼吸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螺纹与所述第一呼吸器连接。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呼吸器与所述后盖板或人孔盖的连接部位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后盖板或人孔盖朝向所述第二呼吸器的一侧。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呼吸器与所述后盖板或人孔盖的连接部位还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设置为密封组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呼吸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呼吸器的长度。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6]在连通外界大气的情况下,有效的避免胶黏剂颗粒或内部积水进入发电机组,且结构简单、安装快速方便;本专利技术可利用目前市场上的排水帽进行改造加工,其余由标准件组成,成本低;适用性强,可适用与不同规格的风电叶片,并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取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长呼吸器轴视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长呼吸器侧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长呼吸器剖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短呼吸器轴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短呼吸器侧视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短呼吸器剖视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气压平衡装置与后盖板装配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a.第一筛板;1b.第二筛板;2a.第一通气管;2b.第二通气管;3.第一连接螺纹;4.第二连接螺纹;5a.第一通气孔;5b.第二通气孔;6.第一呼吸器;7.后盖板;8.平垫圈;9.弹簧垫圈;10.自锁紧螺母;11.第二呼吸器;12.橡胶垫圈;13.密封硅胶;14

第一挡板,15

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
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7]如图1~7所示,一种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气压平衡装置设置在风电叶片的后盖板7上并穿过后盖板7,气压平衡装置包括第一呼吸器6和第二呼吸器11,第一呼吸器6和第二呼吸器11内部连通,其中第一呼吸器6的第一端位于后盖板7外部,第一呼吸器6的第二端穿过后盖板7伸入至叶片内部,且第一呼吸器6的第二端与第二呼吸器11连接,在第一呼吸器6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5a,在第二呼吸器11远离第一呼吸器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气孔5b,在第一呼吸器6的第一端套设有第一筛板1a,第一筛板1a设置为回路结构,包裹在所有第一通气孔5a的外部,第一筛板1a的两端形成封闭结构,第二呼吸器11远离第一呼吸器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筛板1b,第二筛板1b设置为圆筒状回路结构,包裹在所有第二通气孔5b的外部,第一通气孔5a、第一呼吸器6和第二呼吸器11内部、第二通气孔5b形成通气结构。通气结构使得叶片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平衡叶片内部气压,第一筛板1a和第二筛板1b的设置对通气孔形成有效保护,防止胶粘剂颗粒进入叶片内部或堵塞通气孔,充分保证叶片和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0028]第一呼吸器6包括第一通气管2a,第一通气管2a设置为管状结构,第一通气管2a的一端设置第一通气孔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气压平衡装置设置在风电叶片的后盖板(7)或人孔盖上并穿过所述后盖板(7)或人孔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平衡装置包括第一呼吸器(6)和第二呼吸器(11),所述第一呼吸器(6)和第二呼吸器(11)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呼吸器(6)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后盖板(7)或人孔盖外部,所述第一呼吸器(6)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后盖板(7)或人孔盖伸入至叶片内部,且所述第一呼吸器(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呼吸器(11)连接,在所述第一呼吸器(6)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5a),在所述第二呼吸器(11)远离所述第一呼吸器(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气孔(5b),在所述第一呼吸器(6)的第一端套设有第一筛板(1a),所述第一筛板(1a)设置为回路结构,所述第一筛板(1a)包裹在所述第一通气孔(5a)的外部,所述第一筛板(1a)的两端形成封闭结构,所述第二呼吸器(11)远离所述第一呼吸器(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筛板(1b),所述第二筛板(1b)设置为回路结构,所述第二筛板(1b)包裹在所述第二通气孔(5b)的外部,所述第一通气孔(5a)、第一呼吸器(6)和第二呼吸器(11)内部、第二通气孔(5b)形成通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吸器(6)包括第一通气管(2a),所述第一通气管(2a)设置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通气管(2a)的一端设置第一通气孔(5a),所述第一通气孔(5a)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气孔(5a)绕所述第一通气管(2a)的外圆周轴向设置,所述第一筛板(1a)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气管(2a)上对应第一通气孔(5a)的一端,所述第一筛板(1a)与所述第一通气管(2a)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叶片内腔气压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板(1a)的两端通过第一挡板(14)与第一通气管(2a)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马瑞鑫郑舜泽孙兴徐鑫吴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双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