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米勒循环高滚流进气道及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道的
,尤其涉及一种米勒循环高滚流进气道及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进气道是决定内燃机燃烧及性能好坏的最重要零部件之一,进气道的两个重要性能参数:流量系数与滚流比,影响着发动机的循环进气量大小和缸内油气混合质量及燃烧扩散速度,最终影响发动机的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传统进气道设计方法主要通过设计调整进气道角度α角、进气道喉口直径以及进气门角度三个主要参数来进行进气道设计。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0003]对于米勒循环增压发动机,进气门型线最大升程和包角会比奥拓循环发动机设计的更小,进气冲量和油气混合质量会很差,导致低速高负荷工况下发生早燃、爆震问题;现有进气道设计方法,只能提升较高气门升程的滚流比,无法有效提升中、低气门升程的滚流比;现有进气道设计方法,在提升气道滚流比的同时,会较大牺牲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勒循环高滚流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100),其下端设置有气道连接管(101),且气道连接管(101)与进气道(100)之间形成夹角,以及;燃烧室顶板(102),所述燃烧室顶板(102)与气道连接管(101)相连;所述燃烧室顶板(102)与气道连接管(101)之间设置有遮蔽件(1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勒循环高滚流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件(103)高度为0.2
‑
4.0mm,所述遮蔽件与气门机构的径向配合间隙为0.6
‑
2.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勒循环高滚流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件(103)包括设置在气道连接管(101)末端的上挡板(103a)、与上挡板(103a)相连的下挡板(103b)以及设置在上挡板(103a)和下挡板(103b)之间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下挡板(103b)上螺纹杆以及设置在上挡板(103a)上与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米勒循环高滚流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103b)上开设有第一卡槽(200),所述上挡板(103a)上开设有第二卡槽(201),所述第一卡槽(200)和第二卡槽(201)之间设置有锁止带(202),所述第一卡槽(200)和第二卡槽(201)处开设有进入口(20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米勒循环高滚流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带(202)一端设置有锁止块(301),所述锁止块(301)内开设有的锁止腔(302),所述锁止带(202)另一侧设置有插头(303),所述锁止带(202)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群,姚源,李露露,满兴家,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