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435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包括梁体、索塔、若干常规拉索和若干测力拉索,梁体和索塔相互垂直设置,常规拉索两端和测力拉索两端均分别连接索塔上端和梁体,各测力拉索和各常规拉索之间不相交,两相邻的测力拉索之间相隔常规拉索数量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对主缆索股力值进行监测。行监测。行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道桥
,具体涉及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斜拉桥、拱桥是我国铁路和公路桥梁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近年来发生了多起斜拉桥拉索和拱桥吊索锈蚀、断裂,而影响桥梁结构受力安全的情况,问题在于缺乏合理可靠的索力测试系统。
[0003]目前已有的索力测试多采用成桥后激振法、磁通量法等间接性手段,一是无法实现索力的长期实时测量,二是测量结果受到索长短、两端约束方式影响较大(短索精度低),三是无法实现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持续性测量。
[0004]现需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已有的索力测试多采用成桥后激振法、磁通量法等间接性手段,无法实现索力的长期实时测量,测量结果受到索长短、两端约束方式影响较大(短索精度低),无法实现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持续性测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采用锚头压环式索力测试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包括梁体、索塔、若干常规拉索和若干测力拉索,梁体和索塔相互垂直设置,常规拉索两端和测力拉索两端均分别连接索塔上端和梁体,各测力拉索和各常规拉索之间不相交,两相邻的测力拉索之间相隔常规拉索数量相同。
[000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测力拉索包括拉索部和测力部,拉索部一端设置测力部,测力部设置于索塔内部,拉索部自由端连接梁体。
[000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测力部包括锚杯、球形锚板、球形垫板、第一环状传感器和第一锚垫板,拉索部轴向设置于锚杯内部,球形锚板、球形垫板、第一环状传感器和第一锚垫板均为环状结构,球形锚板、球形垫板、第一环形传感器和第一锚垫板依次向拉索延伸方向顺序轴向设置在锚杯外周。
[000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拉索部为平行钢丝拉索。
[001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测力部包括锚板、支承筒、螺母、第二环形传感器和第二锚垫板,锚板设置于支承筒一端,拉索部穿过支承筒通过锚板锚固端部,螺母、第二环形传感器和第二锚垫板沿锚板向拉索延伸方向依次顺序轴向设置于支承筒外周。
[001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拉索部为钢绞线拉索。
[0012]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的拉吊索索力测试系统,采用锚头压环式索力测试装置,解决既有索力测试方法的问题,并通过全桥测点的合理布置方法,以提出整桥索力的测试系统方案。避免了无法实现索力的长期实时测量、测量结果受到索长短、两端约束方式影响较大(短索精度低)、无法实现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持续性测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测力拉索示意图;
[0016]图3为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实施例1测力部示意图;
[0017]图4为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实施例2测力部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梁体;2、索塔;3、常规拉索;4、测力拉索;41、拉索部;42、测力部;421、锚杯;422、球形锚板;423、球形垫板;424、第一环状传感器;425、第一锚垫板;426、锚板;427、支承筒;428、螺母;429、第二环形传感器;420、第二锚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包括梁体1、索塔2、若干常规拉索3和若干测力拉索4,梁体1和索塔2相互垂直设置,常规拉索3两端和测力拉索4两端均分别连接索塔2上端和梁体1,各测力拉索4和各常规拉索3之间不相交,两相邻的测力拉索4之间相隔常规拉索3数量相同。
[0023]对于斜拉桥的拉索,压环式索力测试装置布置在张拉端(索塔端),每隔2根~3根拉索布置一组索力测试装置,可有效实现全桥索力监测。
[0024]如图2所示,测力拉索4包括拉索部41和测力部42,拉索部41 一端设置测力部42,测力部42设置于索塔2内部,拉索部41自由端连接梁体1。
[0025]如图3所示,测力部42包括锚杯421、球形锚板422、球形垫板 423、第一环状传感器424和第一锚垫板425,拉索部41轴向设置于锚杯421内部,球形锚板422、球形垫板423、第一环状传感器424 和第一锚垫板425均为环状结构,球形锚板422、球形垫板423、第一环状传感器和第一锚垫板425依次向拉索延伸方向顺序轴向设置在锚杯421外周。拉索部41为平行钢丝拉索。
[0026]实施例2
[0027]区别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测力部42包括锚板426、支承筒427、螺母428、第二环形传感器429和第二锚垫板420,锚板426设置于支承筒427一端,拉索部41穿过支承筒427通过锚板426锚固端部,螺母428、第二环形传感器429和第二锚垫板 420沿锚板426向拉索延伸方向依次顺序轴向设置于支承筒427外周。拉索部41为钢绞线拉索。
[0028]第一或第二环形传感器与采集器、控制器、远程接收计算机组成索力监测系统。
[0029]每个索力传感器有独立4路输出,配备一个4通道数据采集器,多路数据互相校核保证力值的准确性。一个控制器可连接多个采集器。
[0030]监测平台由服务器和专门开发的监测软件组成,可统一接收、储存索力传感器发送的测试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图形化显示以及预警或报警等。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体(1)、索塔(2)、若干常规拉索(3)和若干测力拉索(4),所述梁体(1)和所述索塔(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常规拉索(3)两端和所述测力拉索(4)两端均分别连接所述索塔(2)上端和所述梁体(1),各所述测力拉索(4)和各所述常规拉索(3)之间不相交,两相邻的所述测力拉索(4)之间相隔常规拉索(3)数量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拉索(4)包括拉索部(41)和测力部(42),所述拉索部(41)一端设置所述测力部(42),所述测力部(42)设置于所述索塔(2)内部,所述拉索部(41)自由端连接所述梁体(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吊索用索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部(42)包括锚杯(421)、球形锚板(422)、球形垫板(423)、第一环状传感器(424)和第一锚垫板(425),所述拉索部(41)轴向设置于所述锚杯(421)内部,所述球形锚板(422)、所述球形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华石龙马林黄茂忠牛斌班新林朱颖陈胜利赵体波葛凯李清池杨心怡李旺旺李克冰孙明德许见超王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