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炜专利>正文

录音式教学会诊用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3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学临床和教学器具,其主体为一听诊器结构,包括前端的听诊头、联接胶管和后端医生用听诊耳夹;其特征是听诊耳夹与前端的听诊头通过具有多个通口的连接头连接,连接头的每个通口均设置有橡皮塞。通口在不使用时用橡皮塞将其封闭,使用时,通过通口连接另外的听诊耳夹或连接录音装置的录音头,用以教学、会诊和听诊录音使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学临床和教学器具,主要提出一种录音式教学会诊用听诊器。听诊器是医学临床的诊断装置,即使在各种医疗设备高度发达的今天,听诊器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听诊是临床医生常用的检查患者心音、呼吸音、血管音、肠鸣音及胎音等体症正常与否最有效、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尤其在边远山区医院,由于资金缺乏,不像大城市大医院有先进的诊断仪器设备,听诊器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一个临床医生必须熟练掌握听诊技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医院实习阶段及进修医生在进修阶段,常常通过老式单人用听诊器通过多次听诊典型的心脏病理杂音、呼吸音、肠鸣音、血管杂音及胎心音等来掌握听诊技能,但是在实习及进修阶段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有些患者出现典型病理音的时间不规则,或者时间较短、较突然或者身体状况不允许或不愿让实习医生多次反复听诊,结果使实习医生、进修医生失去了很多学习机会,不利这些未来医生掌握听诊技能,直接影响了医学院校临床课的教学质量。另外,在疑难病例的会诊中,由于病理性杂音出现的不规则,很可能使参加会诊的医生听诊结果不一致,从而影响会诊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录音式教学会诊用听诊器,使其可方便地进行普通听诊、听诊教学和会诊并能进行听诊录音。本技术完成其专利技术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主体为一听诊器结构,包括前端的听诊头、联接胶管和后端医生用听诊耳夹;其特征是听诊用耳夹与前端的听诊头通过具有多个通口的连接头连接;连接头的每个通口均设置有橡皮塞,用以在该通口不使用时将通口封闭,使用时,去掉橡皮塞,即可通过通口连接其它听诊耳夹,也可连接录音装置的录音头,用以教学、会诊和听诊录音使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可使其方便地进行普通听诊、听诊教学和会诊并能进行听诊录音,其结构较为简单、合理。实施例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其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其主体为一听诊器结构,包括前端的听诊头6、连接胶管和后端的医生用听诊耳夹4,听诊耳夹4通过具有多个通口的连接头5与前端的听诊头6连接,连接头5的每个通口均对应设置有橡皮塞3,用以在该通口不使用时用橡皮塞将其封闭,教学时需要让学生一同听诊典型病例或会诊时可将另一副听诊耳夹7与连接头5的通口连接;需要对听诊进行录音时,将录音机1的录音头与连接头5的通口连接即可,图1中2为带有连接管的录音头,使用时,将录音头一端的连接管套在连接头5的通口上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录音式教学会诊用听诊器,其主体为一听诊器结构,包括前端的听诊头(6)、联接胶管和后端的医生用听诊耳夹(4);其特征是听诊耳夹(4)与前端的听诊头(6)通过具有多个通口的连接头(5)连接,连接头(5)的每个通口均设置有橡皮塞(3)。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学临床和教学器具,其主体为一听诊器结构,包括前端的听诊头、联接胶管和后端医生用听诊耳夹;其特征是听诊耳夹与前端的听诊头通过具有多个通口的连接头连接,连接头的每个通口均设置有橡皮塞。通口在不使用时用橡皮塞将其封闭,使用时,通过通口连接另外的听诊耳夹或连接录音装置的录音头,用以教学、会诊和听诊录音使用。文档编号A61B7/00GK2402262SQ9924763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炜, 俞梅, 王海滨, 张胜利 申请人:张炜, 俞梅, 王海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录音式教学会诊用听诊器,其主体为一听诊器结构,包括前端的听诊头(6)、联接胶管和后端的医生用听诊耳夹(4);其特征是听诊耳夹(4)与前端的听诊头(6)通过具有多个通口的连接头(5)连接,连接头(5)的每个通口均设置有橡皮塞(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炜俞梅王海滨张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张炜俞梅王海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