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07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包括:固定连接的控制部和检测部;控制部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控制件,控制件内设置有计时单元,保护壳上设置有警报组件;检测部设置于控制部下方,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风速的探测头,多个探测头呈底座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探测头工作的电子板组件,电子板组件与探测头电连接,且电子板组件与控制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过将计时单元检测头高度集成在同一个装置内,从而减少了测量过程中携带工具的数量,从而降低了较小工具出现丢失的情况发生的概率,方便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可以无视地形影响跟随工作人员去到多个地方进行风速检测。地方进行风速检测。地方进行风速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井通风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矿井通风为煤矿用风地点输送新鲜空气,并排出污浊空气,是矿井安全和矿工工作环境的基础保障。为及时准确掌握井下通风系统运行状况,对矿井通风巷道进行风速、风量测量是煤矿的日常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先进的测量装置和测风方法可以提高风速、风量测量精度和测风效率。现阶段矿井主要采用叶轮机械式风速表对用风点的风速、风量测量。测量过程中,叶轮机械式风速表叶片在风流驱动下发生转动,带动风速表内部转轴运动进而实现风速、风量的测量。
[0003]由于机械式风速表的设计特点,启动风速较高(一般在0.2m/s以上),不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中岩巷风速不小于0.15m/s的要求;机械式风速表采用巷道断面线路法测量平均风速,对测量人员经验要求高,测量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测量需要一分钟,且配备秒表,测量时间过长,需要携带的测量装备较多,在携带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或忘记携带的情况。
[0004]因此申请人认为需要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矿用超声波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包括:固定连接的控制部和检测部;
[0007]控制部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内设置有计时单元,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警报组件;r/>[0008]所述检测部设置于所述控制部下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风速的探测头,所述多个探测头呈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探测头工作的电子板组件,所述电子板组件与所述探测头电连接,且所述电子板组件与所述控制件电连接。
[0009]本技术通过将计时单元检测头高度集成在同一个装置内,从而减少了测量过程中携带工具的数量,从而降低了较小工具出现丢失的情况发生的概率,方便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可以无视地形影响跟随工作人员去到多个地方进行风速检测。
[0010]可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保护壳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空设置,所述电子板组件与所述控制件之间电连接的线路穿设于所述支撑杆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件电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外设置有透明壳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警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壳顶面的报警灯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蜂鸣器,所述保护壳上对应蜂鸣器位置设置有若干通声孔。
[0014]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探测头呈旋转对称分布设置于底座顶壁,且探测头的检测端倾斜设置,且多个探测头朝向所述保护壳中心方向倾斜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转动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用于提拉位置设置有符合手指的弯槽。
[001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提手上配合所述定位孔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定位孔中可拆卸设置有定位螺栓螺母组件。
[0018]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分体设置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分设为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与所述下座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9]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中A

A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5为图3中B

B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保护壳;11、显示屏;12、报警灯;13、蜂鸣器;14、提手;141、弯槽;15、安装板;16、定位螺栓螺母组件;2、容纳腔;3、清理组件;31、多通接头;32、进风孔;33、清理孔;34、控制件;35、防水快接插头;4、图像采集单元;5、底座;6、探测头;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探头自清理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以下参照图1至图5进行详细阐述。
[0030]一种智能探头自清理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参照图1至图5,包括:固定连接的控制部和检测部;
[0031]控制部,包括保护壳1,保护壳1内设置有容纳腔2,容纳腔2内设置有用于清理检测部灰尘的清理组件3,清理组件3包括多通接头31,保护壳1上设置有与多通接头31连通的进风孔32,保护壳1朝向检测部一侧设置有与多通接头31剩余接头一一对应固定连通的多个清理孔33,容纳腔2内设置有控制件34,控制件34中包括自清理控制模块,保护壳1 朝向检
测部一端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检测部污染情况的图像采集单元4,自清理控制模块与图像采集单元4电连接;
[0032]检测部,包括底座5,底座5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风速的探测头6,多个探测头6呈旋转对称分布设置于底座5的顶壁上,本实施例中探测头6设置有4个,4个探测头6逐个连线可构成正方形,清理孔33朝向探测头6设置,检测部的底座5与控制部的保护壳1之间设置有若干中空的支撑杆7,支撑杆7内设置有用于电连接探测头6与控制件34的若干电线,且探测头6检测端倾斜设置,且多个探测头6朝向保护壳1中心方向倾斜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多个探测头6检测到同一位置的风速,从而进行多角度数据测量,另一方面探测头 6端面倾斜可以使得灰尘在端面堆积时沿斜面下落,并且减小了探测头6端面被工作人员误触或其他杂物误碰的情况发生概率。实际计算风速不需要知道探头之间的精确距离,只要根据风洞拟合得到的参数,在获得四个探头的超声波脉冲传播时间后就可以算出风速,从而更加快速、准确的测出风速。
[0033]本技术通过设置清理组件3,可以通过外接高速风源对检测部的探测头6部位进行清理,利用管路将高压气流导向传感器探头处,将附着在探头上的污渍清除,保障了超声波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而且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投入,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控制部和检测部;控制部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内设置有计时单元,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警报组件;所述检测部设置于所述控制部下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风速的探测头,所述多个探测头呈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探测头工作的电子板组件,所述电子板组件与所述探测头电连接,且所述电子板组件与所述控制件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保护壳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空设置,所述电子板组件与所述控制件之间电连接的线路穿设于所述支撑杆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件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外设置有透明壳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壳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浪李伟段思恭魏远孙喜贵张学超赵云波张逸斌金兵靳磊李左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