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389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发动机的系统状态量判断是否满足节气门前的进气管路进行漏气检测的条件;在满足节气门前的进气管路进行漏气检测的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流量差异因子、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以及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并基于第一流量差异因子、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以及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判断是否为疑似漏气,获得漏气检测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检测不同工况下节气门前的进气管路漏气状态、识别空气的漏入或漏出,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发动机进气管路漏气造成的转速不稳或熄火现象发生,提高了发动机系统的鲁棒性。统的鲁棒性。统的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系统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进气系统是汽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为汽油机燃烧过程提供充足的、清洁的、以及冷却的新鲜空气。汽油机的转矩和功率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为了能够精确地控制汽油机燃烧时的空燃比,就必须准确地计算吸入气缸内的新鲜空气质量,这样才能够配合相应的空气质量提供合适的喷油量,用以满足汽车行驶工况的扭矩与功率需求。
[0003]随着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逐步提高,汽油机也逐步向着小型化与高效化进行发展,现如今,小排量的增压发动机因其体积小、质量轻、升功率高的特性,已经占据了主要的发动机市场。相比于传统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增压发动机能够进一步提高充气效率从而提升发动机的功率以及转矩,但与此同时,对于增压发动机的结构以及气密性要求也会相应的提高。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若汽油机的进气系统发生一定量的漏气(尤其是带增压功能的汽油机),易发生怠速转速不稳甚至正常加速时熄火现象,这对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来说构成了很大的潜在危险。为了规避上述风险,对汽油机进气管路的漏气诊断方案必不可少。
[0004]现如今对汽油机的进气系统漏气诊断方案较少且鲁棒性不高。例如,专利CN113175382A中提出了一种在发动机怠速状态下检测发动机进气管路的漏气诊断方法,其原理是借助安装在空滤出气端的传感器测量进气流量大小,从而判断高低压管路的漏气状态。当进气流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提示高压管路漏气,当进气流量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提示低压管路漏气。该诊断策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混动发动机),只能检测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空滤前的漏气状态,对于其他行驶工况以及空滤后的进气管路漏气状态无法检测。
[0005]专利CN 113702056 A中同样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管路漏气实时检测方法,根据排气管上游氧传感器信号计算出空燃比,之后通过喷油量以及空燃比计算实际进气量并与测量进气量对比,借此判断进气系统是否漏气。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检测出进气管的漏气状态,但忽略了喷油偏差造成的误诊断,因此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0006]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准确检测节气门前的进气管路的漏气状态,且具有较好鲁棒性的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包括:
[0009]根据发动机的系统状态量判断是否满足节气门前的进气管路进行漏气检测的条
件;
[0010]在满足节气门前的进气管路进行漏气检测的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流量差异因子、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以及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并基于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以及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判断是否为疑似漏气,获得漏气检测结果。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为流量计与节气门模型流量差异因子;
[0012]相应地,获取第一流量差异因子,包括:
[0013]在发动机处于中低转速或中低负荷的情况下,根据节气门开度、节气门有效截面积、节气门上游压力、理想气体常数、节气门上游温度、进气歧管压力以及基于压比的流量系数计算得到节气门流量;
[0014]通过流量计获取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并将通过流量计获取得到的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与所述节气门流量之间的比值作为流量计与节气门模型流量差异因子。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所述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为流量计与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系统流量差异因子;
[0016]相应地,获取第二流量差异因子,包括:
[0017]在发动机处于中高转速或中高负荷的情况下,通过流量计获取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并通过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系统获取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
[0018]将通过流量计获取得到的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与通过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系统获取得到的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之间的比值作为流量计与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系统流量差异因子。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所述根据节气门开度、节气门有效截面积、节气门上游压力、理想气体常数、节气门上游温度、进气歧管压力以及基于压比的流量系数计算得到节气门流量,包括:
[0020]利用节气门开度pos
thrvlv
、节气门有效截面积A
thrvlv
、节气门上游压力p
21
、理想气体常数R、节气门上游温度T
21
、进气歧管压力p2以及基于压比的流量系数ψ
thrvlv
计算得到节气门流量
[0021][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获取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包括:
[0023]在当前工况下的混合气满足闭环条件的情况下,计算混合气闭环偏差长期自学习修正系数与混合气闭环偏差快速自学习修正系数之间的乘积,将计算得到的乘积作为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对应有第一差异阈值,所述第二流量差异因子对应有第二差异阈值,所述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对应有第三差异阈值;
[0025]相应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以及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判断是否为疑似漏气,包括:
[0026]在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低于所述第一差异阈值的下限且所述混合气闭环差异
因子高于所述第三差异阈值的上限,或所述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低于所述第二差异阈值的下限且所述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高于所述第三差异阈值的上限的情况下,判定疑似气体漏入;
[0027]在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高于所述第一差异阈值的上限且所述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低于所述第三差异阈值的下限,或所述第二流量差异因子高于所述第二差异阈值的上限且所述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低于所述第三差异阈值的下限的情况下,判定疑似气体漏出;
[0028]在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以及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均处于对应的阈值范围内时,判定不漏气。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以及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判断是否为疑似漏气,获得漏气检测结果之后,方法还包括:
[0030]在漏气检测结果为疑似漏气的情况下,检测疑似漏气故障是否为因油路偏差造成的误诊断,并在为误诊断的情况下,解除疑似漏气故障;
[0031]在漏气检测结果为疑似漏气且疑似漏气故障不是误诊断的情况下,对发动机进行自动故障后处理;
[0032]在对发动机的漏气故障完成修复之后,检测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以及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是否在预定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发动机的系统状态量判断是否满足节气门前的进气管路进行漏气检测的条件;在满足节气门前的进气管路进行漏气检测的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流量差异因子、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以及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并基于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以及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判断是否为疑似漏气,获得漏气检测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为流量计与节气门模型流量差异因子;相应地,获取第一流量差异因子,包括:在发动机处于中低转速或中低负荷的情况下,根据节气门开度、节气门有效截面积、节气门上游压力、理想气体常数、节气门上游温度、进气歧管压力以及基于压比的流量系数计算得到节气门流量;通过流量计获取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并将通过流量计获取得到的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与所述节气门流量之间的比值作为流量计与节气门模型流量差异因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为流量计与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系统流量差异因子;相应地,获取第二流量差异因子,包括:在发动机处于中高转速或中高负荷的情况下,通过流量计获取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并通过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系统获取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将通过流量计获取得到的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与通过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系统获取得到的流经节气门的空气流量之间的比值作为流量计与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系统流量差异因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节气门开度、节气门有效截面积、节气门上游压力、理想气体常数、节气门上游温度、进气歧管压力以及基于压比的流量系数计算得到节气门流量,包括:利用节气门开度pos
thrvlv
、节气门有效截面积A
thrvlv
、节气门上游压力p
21
、理想气体常数R、节气门上游温度T
21
、进气歧管压力p2以及基于压比的流量系数ψ
thrvlv
计算得到节气门流量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包括:在当前工况下的混合气满足闭环条件的情况下,计算混合气闭环偏差长期自学习修正系数与混合气闭环偏差快速自学习修正系数之间的乘积,将计算得到的乘积作为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漏气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对应有第一差异阈值,所述第二流量差异因子对应有第二差异阈值,所述混合气闭环差异因子对应有第三差异阈值;相应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流量差异因子、第二流量差异因子以及混合气闭环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飞张亚楠颜丙超仲韵王骞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