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378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泡沫铝材料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抛丸器对闭孔泡沫铝板的一侧或两侧进行表面处理,形成表面具有一定穿孔深度且内层为闭孔型泡沫铝的泡沫铝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抛丸器对闭孔泡沫铝板表面的处理强度,在闭孔泡沫铝板的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穿孔部分,进而得到表层为通孔型泡沫铝,内层为闭孔型泡沫铝的泡沫铝板材,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泡沫铝板材,巧妙在一体结构的泡沫铝板材上兼顾了闭孔泡沫铝和通孔泡沫铝在吸声降噪中的优点,将其应用于声屏障中,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单一的闭孔型泡沫铝板或单一的通孔型泡沫铝板均取得了更好的吸声降噪效果。好的吸声降噪效果。好的吸声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泡沫铝材料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声屏障是一种设立在噪声源与接收点之间用于阻隔噪声传播的屏障,按其作用类型可分为纯隔声型声屏障和吸隔声复合型声屏障。就降噪效果而言,由于吸隔声复合型声屏障具有较好的吸声能力,可以有效的降低透声声能和反射声能,不但减少一次透声声能,也减少了多次反射声引起的降噪效果下降的问题,较于纯隔声型声屏障对于敏感点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根据具体应用的不同,声屏障分为交通隔音屏障、设备噪音衰减隔音屏障和工业厂界隔音屏障;其中交通隔音屏障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地方。
[0003]目前,泡沫铝材料在吸声降噪领域中的应用一般是采用单层闭孔泡沫铝板,但是其吸声降噪性能一般,为此,如公开号为“CN 213596833 U”的中国专利中提出了一种组合式泡沫铝声屏障,其同时使用了闭孔泡沫铝板和通孔泡沫铝板,并将二者平行间隔设置,使二者之间形成空腔,在具体使用时,通孔泡沫铝板可以弥补单独设置闭孔泡沫铝板时吸声降噪能力不足的缺陷。但是这种方案必然要分别安装闭孔泡沫铝板和通孔泡沫铝板,进而造成安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一种一体化结构的泡沫铝材料,兼顾闭孔泡沫铝和通孔泡沫铝在吸声降噪中的优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抛丸器对闭孔泡沫铝板的一侧或两侧进行表面处理,形成表面具有一定穿孔深度且内层为闭孔型泡沫铝的泡沫铝板材。
[000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采用辊道输送系统水平输送待表面处理的闭孔泡沫铝板,利用设置在所述辊道输送系统上方的抛丸器对闭孔泡沫铝板的表面进行穿孔处理。
[000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辊道输送系统的上方设有沿其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抛丸器。
[000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辊道输送系统的上方设有沿其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抛丸器和第二抛丸器,所述第一抛丸器的抛射方向为倾斜且偏向辊道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抛丸器的抛射方向为倾斜且偏向辊道输送系统的来料方向。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抛丸器的抛射方向与辊道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120
°‑
150
°

[0011]所述第二抛丸器的抛射方向与辊道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30
°‑
60
°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抛丸器的抛射材料为钢丸,优选钢丸的粒径为0.2

3mm。
[00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抛丸器的功率为5.0~10kW。
[00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对表面处理后的泡沫铝板材进行振动拍打,以去除残留在其中的穿孔材料。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抛丸器对闭孔泡沫铝板表面的处理强度,在闭孔泡沫铝板的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穿孔部分,进而得到表层为通孔型泡沫铝,内层为闭孔型泡沫铝的泡沫铝板材,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泡沫铝板材,巧妙在一体结构的泡沫铝板材上兼顾了闭孔泡沫铝和通孔泡沫铝在吸声降噪中的优点,将其应用于声屏障中,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单一的闭孔型泡沫铝板或单一的通孔型泡沫铝板均取得了更好的吸声降噪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得泡沫铝板的吸声系数;
[0020]图3示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得泡沫铝板的隔音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
[0022]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声屏障泡沫铝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抛丸器对闭孔泡沫铝板的一侧或两侧进行表面处理,形成表面具有一定穿孔深度且内层为闭孔型泡沫铝的泡沫铝板材。
[0023]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抛丸器对闭孔泡沫铝板表面的处理强度,在闭孔泡沫铝板的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穿孔部分,进而得到表层为通孔型泡沫铝,内层为闭孔型泡沫铝的泡沫铝板材,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泡沫铝板材,巧妙在一体结构的泡沫铝板材上兼顾了闭孔泡沫铝和通孔泡沫铝在吸声降噪中的优点,将其应用于声屏障中,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单一的闭孔型泡沫铝板或单一的通孔型泡沫铝板均取得了更好的吸声降噪效果。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提高对闭孔泡沫铝板的表面处理效率,所述的闭孔泡沫铝板是在移动过程中进行表面处理,具体的,通过采用辊道输送系统水平输送待表面处理的闭孔泡沫铝板,利用设置在所述辊道输送系统上方的抛丸器对闭孔泡沫铝板的表面进行穿孔处理。
[0025]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提高对闭孔泡沫铝板的表面处理效率,所述辊道输送系统的上方设有沿其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抛丸器。
[0026]更进一步的,在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辊道输送系统的上方设有沿其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抛丸器和第二抛丸器,所述第一抛丸器的抛射方向为倾斜且偏向辊道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抛丸器的抛射方向为倾斜且偏向辊道输送系统的来
料方向。
[0027]所述第一抛丸器的抛射方向与辊道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120
°‑
150
°
;所述第二抛丸器的抛射方向与辊道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向的夹角为30
°‑
60
°

[0028]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抛丸器的抛射方向设置为与所述辊道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向具有一夹角,避免了钢丸被抛射并镶嵌在闭孔泡沫铝板中导致后续无法取出,以及,通过设置两个抛射方向交叉的抛丸器对闭孔泡沫铝板的表面进行穿孔处理,提高了抛丸处理的效果,确保了在闭孔泡沫铝板的表面形成穿孔结构,即形成通孔型泡沫铝。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抛丸器的抛射材料为钢丸,优选钢丸的粒径为0.2

3mm。
[003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抛丸器的功率为5.0~10kW。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对表面处理后的泡沫铝板材进行振动拍打,以去除残留在其中的穿孔材料。
[003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闭孔泡沫铝板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制备得到,例如采用熔体发泡法制备得到。如图1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抛丸器对闭孔泡沫铝板的一侧或两侧进行表面处理,形成表面具有一定穿孔深度且内层为闭孔型泡沫铝的泡沫铝板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辊道输送系统水平输送待表面处理的闭孔泡沫铝板,利用设置在所述辊道输送系统上方的抛丸器对闭孔泡沫铝板的表面进行穿孔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输送系统的上方设有沿其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抛丸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屏障用泡沫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输送系统的上方设有沿其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抛丸器和第二抛丸器,所述第一抛丸器的抛射方向为倾斜且偏向辊道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抛丸器的抛射方向为倾斜且偏向辊道输送系统的来料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刚王宇刘志强袁叙兵谢峰陶庆春陈秀晖辛艳光赵丹丹范洪涛姚栌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中交高速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海南中咨泰克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