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含有(B)硫醚系化合物(B成分)0.005~0.2重量份,该树脂组合物具有如下特征:导光性优异,成型时的黄变、湿热环境下的劣化少。湿热环境下的劣化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构成的成型品。更详细而言,涉及导光性优异、成型时黄变少、湿热环境下的劣化少、能够适当用于导光板等光学元件,或显示面板、照明用罩等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构成的成型品。
技术介绍
[0002]从省电性和长寿的观点考虑,以LED为光源的光源体作为下一代光源体而受到关注,1990年代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开发以后,基于LED的白色光照明的实用可能性提高,以局部照明为中心的市售产品迅速上市。另外,对以显示器为代表的面光源体而言,LED光源与用滤色器透过冷阴极管发出的白色光而得到的色彩(红/绿/蓝)相比,还具有RGB三色LED放出的光的色纯度高、能够大幅扩大色彩再现范围的优点,因此光源的LED化正在不断进展。
[0003]另一方面,LED由于为点光源,因此如果要照射很宽的面积,则需要在光源体的背面设置很多LED(背光灯方式),这每一个均可视为点光源,即存在容易产生不均的缺点。最近,为了消除该不均,且低成本化,进一步省电化,进而实现薄型化,将LED配置于光源体的端面的所谓的边缘照明方式的光源体正在增加。
[0004]边缘照明方式的光源体中,为了实现均匀的面发光性,使用可以将光传播到远处的导光体。然而,边缘照明方式下的光源体中,存在随着距离光源越远而导致变暗的问题。因此,作为具有导光性的成型体用材料,要求来自光源的光的衰减少的特性即导光性,起劲为止,在透明树脂中,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下有时称为“PMMA”)作为最佳材料。然而,PMMA的耐冲击性、热稳定性等不一定充分,前述用途中存在使用环境受到限制的问题点。另外,随着光源的LED化,对导光体除了要求上述特性以外,还开始要求耐热性。因此,改良在耐热性、耐冲击性的方面上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导光性的技术正在受到关注。
[0005]作为改良聚碳酸酯的导光性的例子,专利文献1中报告了一种导光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为在粘均分子量为13000~15000的聚碳酸酯树脂中配合特定的磷系稳定剂和脱模剂而得的。然而,除了强度存在问题以外,还因磷系稳定剂而存在耐湿热性能降低的问题,因此用途受限。
[0006]专利文献2、3中报告了一种配合少量特定的硅氧烷化合物而成的导光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然而,有机硅系化合物有时在高温条件下产生低分子有机硅气体。
[0007]专利文献4中报告了一种导光板,其为在使用由聚碳酸酯和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树脂组合物所成型的板状成型体的表面或背面设置光散射层而成的。专利文献5中报告了一种由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和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折射率之差为0.001以上的其它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然而,由于本来在聚碳酸酯树脂中不相溶时添加丙烯酸系树脂,因此添加量受限,因而有时无法充分表现出导光性。
[0008]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一种添加己内酯系聚合物而使光学特性等提高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7中报告了一种添加己内酯系聚合物而使耐湿热性、长期耐热性提高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然而,并非全部满足导光性、色相和耐湿热性。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04737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50557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57901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73725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60609号公报
[0016]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131679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16/1997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性优异、成型时的黄变、湿热环境下的劣化少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构成的成型品。
[0019]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聚碳酸酯树脂中以特定比例配合硫醚系化合物而得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实现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另外,发现在该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进一步以特定比例配合己内酯系聚合物而得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导光性更优异,会抑制成型时的黄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20]即,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构成(1)~(7)。
[0021](1)一种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100重量份,含有(B)硫醚系化合物(B成分)0.005~0.2重量份。
[0022](2)根据前项(1)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B成分的硫醚系化合物为下述式〔1〕或下述式〔2〕表示的硫醚系化合物。
[0023](R1-S-CH2―CH2―C(O)O-CH2)4-C
ꢀꢀꢀ
〔1〕
[0024][式(1)中,R1可以相同或不同,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4~20的烷基。][0025](R2-O-C(O)-CH2-CH2-)2―S
ꢀꢀꢀ
〔2〕
[0026][式(2)中,R2可以相同或不同,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6~22的烷基。][0027](3)根据前项(1)或(2)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B成分的硫醚系化合物为选自二月桂基-3,3
’
-硫代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3,3
’
-硫代二丙酸酯、二硬脂基-3,3
’
-硫代二丙酸酯和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中的至少1种硫醚化合物。
[0028](4)根据前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A成分100重量份,进一步含有(C)数均分子量为300~8000的己内酯系聚合物(C成分)0.2~1.5重量份。
[0029](5)根据前项(4)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C成分的己内酯聚合物为选自下述式〔3〕~〔5〕表示的二官能聚己内酯二醇、三官能聚己内酯三醇和四官能聚己内酯四醇中的至少1种己内酯系聚合物。
[0030][0031](式中,m+n为3~35的整数,R为C2H4、C2H4OC2H4或C(CH3)(CH2)2)
[0032][0033](式中,l+m+n为3~35的整数,R为CH2CHCH2、CH3C(CH2)3或CH3CH2C(CH2)3)
[0034][0035](式中,k+l+m+n为4~35的整数,R为C(CH2)4)
[0036](6)根据前项(4)或(5)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C成分的己内酯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
[0037](7)一种成型品,由前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构成。
[0038]本专利技术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为由聚碳酸酯树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A)聚碳酸酯树脂即A成分100重量份,含有(B)硫醚系化合物即B成分0.005~0.2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B成分的硫醚系化合物为下述式〔1〕或下述式〔2〕表示的硫醚系化合物,(R1-S-CH2―CH2―C(O)O-CH2)4-C
ꢀꢀꢀꢀꢀꢀꢀ
〔1〕式(1)中,R1可以相同或不同,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4~20的烷基,(R2-O-C(O)-CH2-CH2-)2―S
ꢀꢀꢀꢀꢀꢀꢀ
〔2〕式(2)中,R2可以相同或不同,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原子数6~22的烷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导光性能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B成分的硫醚系化合物为选自二月桂基-3,3
’
-硫代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3,3
’
-硫代二丙酸酯、二硬脂基-3,3
’
-硫代二丙酸酯和季戊四醇四(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边诚一,小笠原聪,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