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独立产品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3210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旨在用于独立单个产品尤其是借助压片装置所生产的片状产品的输送装置,其具有滑动底板(19)和在该滑动底板上运动且具有多个朝向设于下方的滑动底板(19)敞开的用于独立产品(11)的接收袋(22)的输送部件(20),接收袋能自输送部件(20)在一个输送方向(24)上沿输送轨迹(23)在滑动底板(19)上方移动。为了能在这种装置中将借此输送的其中几个单独产品作为样品从输送路径中可靠卸出但同时未使其受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卸料装置(27),它具有设置在滑动底板(19)中且包括输送轨迹(23)的卸料部(29)的凹部(28)和配属于滑动底板(19)的活动的卸料底板(30),该卸料底板具有至少一个封闭的用于关闭该卸料部(29)的底板区(32)和至少一个敞开的用于放开该卸料部(29)的通道区(33),其中用于选择性关闭或放开卸料部(29)的卸料底板(30)的运动方向(37)与输送部件(20)的输送方向(24)基本同步。部件(20)的输送方向(24)基本同步。部件(20)的输送方向(24)基本同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独立产品的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独立产品特别是通过压片装置所生产的片状产品的输送装置,其具有滑动底板和在滑动底板上方运动的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具有多个朝向设于下方的滑动底板敞开的用于独立产品的接收袋,所述接收袋可以由输送部件在一个输送方向上沿输送轨迹在滑动底板上方经过。
[0002]这样的输送装置例如被用于送出在回转式压片机中生产的片状产品,这些片状产品从压片机的模板被供给至输送装置并同时分别单独容置于接收袋中。在此,接收袋一般位于例如设计成输送星形件的输送部件的外周区,其布置在滑动底板的上方并被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由此沿圆形轨迹输送容置在接收袋内的产品经过滑动底板地直至排出装置。
[0003]为了监测可利用本专利技术来输送的片状产品的产品质量,通常希望尽量紧接在生产后从输送路线排出单独产品以便能使它们接受合适的检查措施。在压片机中现已达到的、借助回转式压片机实现数百片产品/分钟的高生产速度使在没有在卸出过程中损坏产品的风险下可靠卸出一个单独产品变得困难。
[0004]对用于在压片机中生产后卸出单独片状产品的各不同解决方案做了研究。从生产中取出单独样品的一种简单可能方式在于暂时停止生产并在打开允许接近的窗口后经此取出几个制成片件。这种在设备停工时的取样与投资成本或设备调整无关且通常也避免片件受损。但此做法显然耗时,因此牵扯到并非不可观的生产量损失。
[0005]另一种解决方法在于将已包装好的片件作为样品,即完全不从生产中卸出单个片件,而是仅在完成生产和包装后再打开其中一个包装以获得一个样品以用于待进行的检查。在这种做法中也不必改变压片设备并且不会出现卸料过程对片件施以载荷。但不利的是片件只在其自身生产(运输、包装)之后才经过其进一步加工的整个路径,然后又必须被拆包,由此在其制造后检查它之前已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如果应在此检查期间证明产品不足,则它们只能在所述时间延迟后被停下。
[0006]尝试以单独片件被压缩空气喷嘴吹拂且由此从其常见输送轨迹中(侧向)移出的方式用压缩空气从输送路径卸出单独片件公开了这种做法的种种弊端。其一,必须确保可靠的压缩空气供应以便压缩空气喷嘴施加作用,其二,必须设置适用于被吹拂的片件的止挡导向机构,以便片件不会失控地从输送带或其它输送部件被移除。可能容易出现用压缩空气从输送轨迹被侧向吹出的片件在其撞到止挡导向机构时受损,并且随后的检查、特别是确定其重量表明产品有缺陷(即重量不足),虽然该错误并非起因于片件生产,而只是在卸料时造成的。
[0007]在尝试借助真空或通过机械转辙器排出单独样品片时会出现类似的问题,通过机械转辙器,片件被侧向偏转入样品移除通道。在这些措施的情况下也可能容易出现待卸出产品受损。
[0008]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如此设计前言所述类型的输送装置,即,借此能可靠地从输送路径中作为样品单独排出用输送装置输送的产品而在此其不会受损。
[0009]该任务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卸料装置来完成,其具有设置在滑动底板中的包括输送轨迹的卸料部的凹部和专用于凹部的活动的卸料底板,该卸料底板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关
闭卸料部的封闭的底部区和至少一个用于放开卸料部的敞开的通道区,其中用于可选择地关闭或放开卸料部的卸料底板的运动方向基本上与输送部件的输送方向同步。
[0010]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利用本专利技术,为了卸出在借此输送产品的输送装置的滑动底板内的单独产品而提供向下脱出的可能性。在该装置的常规输送工作中,滑动底板也在卸料部区域内被卸料底板的封闭底部区封闭。为了卸出产品而移动该卸料底板以便放开该卸料部,做法是将打开的通道区置于要卸出的产品下方。通过在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规定的平行于输送部件的输送方向的卸料底板运动方向来确保提供尽可能大的时间间隔以供打开和关闭运动所用,因为卸料底板的在运动方向上界定通道区的前后的打开和关闭边缘限制通道区域并且在运动方向上位于前部和后部的装置至少基本上在与经由滑动底板输送的片流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各自待卸出的产品有经过暂时在其中提供的开口向下穿过滑动底板地掉到例如设于那里的产品滑槽的足够时间,产品在重力驱赶下在滑槽上继续滑动。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中,卸料底板由可被驱动旋转的圆盘形成,圆盘具有至少一个形成通道区的底窗。根据本专利技术,该圆盘的转动在这样的方向上进行,使得为了打开卸料装置被置于待排出的产品下方的底窗至少基本上在与之相同的方向上运动。
[0012]该卸料底板优选至少部分与滑动底板共平面地布置在设于其中的凹部中,从而确保在卸料底板和滑动底板之间的无级过渡区,在其上移动的产品能不受损伤地移动经过该过渡区。
[0013]有利的是,能以与输送部件的输送速度同步的运动速度驱动该卸料底板。由此可以最小化通道区相对于在滑动底板上移动的产品的输送速度的相对速度,而在此期间打开该卸料装置以从产品流中脱出一个产品。
[0014]按照本身已知的方式,输送部件可以是输送星形件,其可旋转地安置在滑动底板上方并且在其径向靠外的周向区形成该接收袋。卸料底板可以借助可源自用于输送部件的驱动的卸料驱动装置被驱动。在此可以这样布置,卸料驱动装置可以借助可接合和分离的传动机构与用于输送部件的驱动装置接合。但也可以为卸料底板设置与输送部件驱动装置无关的独立驱动装置例如气压驱动装置或伺服马达。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用于卸料底板的驱动装置通过气压缸实现,该气压缸通过自由轮棘爪传动机构与卸料底板接合,使得卸料底板在气压缸的一个完整工作行程中以固定的一定角度值如90
°
在期望的旋转方向上转进,并在气压缸的相反行程中保持在其位置上。这样一来,通过气压缸的多次、特别是四次作动和再回缩,卸料底板能分相应多的步骤一次性完全转动并又被置入其初始位置,在这里,设于卸料底板中的每个底窗都在这一圈旋转期间进入滑动底板的凹部中一次并放开卸料部以便卸出一个物品。气压缸的工作速度、即其活塞杆的伸缩速度在此优选适应于产品被输送经过滑动底板的输送速度,从而卸料底板或形成在其中的卸料窗以与待卸出的被输送部件移动的产品基本相同的速度并在至少近似相同的方向上移动。
[0015]该卸料装置优选配设有安置在卸料部下方的产品滑槽,当卸料底板处于其放开卸料部的位置中时产品从上方到达该产品滑槽。卸料装置适当地在输送方向上在供应装置的下游布置在用于滑动底板上的产品的供应装置与用于产品的排出装置之间。在此,供应装置可以至少部分由压片装置的模板形成。排出装置优基本上由设置在滑动底板中的底部开口形成,由输送部件被移动经过滑动底板的产品可以在其输送路径的末端穿过该底部开口掉落,例如落到随后的输送带上或排出滑槽上。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来自图和在此举例详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其中:
[0017]图1示出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压片设备的简化透视图;
[0018]图2以透视图示出根据图1的物体,在此省掉具有封闭的卸料部的本专利技术装置的部分。
[0019]图3示出根据图1的物体,此时卸料部敞开;和
[0020]图4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独立产品尤其是借助压片装置所生产的片状产品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具有滑动底板(19)和在所述滑动底板(19)上运动的输送部件(20),所述输送部件(20)具有多个朝向设于下方的所述滑动底板(19)敞开的用于所述独立产品(11)的接收袋(22),所述接收袋能通过所述输送部件(20)在输送方向(24)上沿输送轨迹(23)在所述滑动底板(19)上方移动,其特征在于,设有卸料装置(27),所述卸料装置(27)具有位于所述滑动底板(19)中的凹部(28)和专用于所述凹部(28)的活动的卸料底板(30),所述凹部(28)包括所述输送轨迹(23)的卸料部(29),所述卸料底板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关闭所述卸料部(29)的封闭的底板区(32)和至少一个用于放开所述卸料部(29)的敞开的通道区(33),其中,用于选择性关闭或放开所述卸料部(29)的所述卸料底板(30)的运动方向(37)与所述输送部件(20)的所述输送方向(24)基本同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底板(30)由被转动驱动的圆盘(31)形成,所述圆盘(31)具有形成所述通道区(33)的至少一个底窗(3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底板(30)至少部分与所述滑动底板(19)共平面地安置在设于所述滑动底板中的所述凹部(28)中。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
申请(专利权)人:罗马科基利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