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303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若以在第1旋转机与第2旋转机之间进行电力的受授的电气通路中的电力的大小亦即电气通路量成为用于使发动机的运转点为目标运转点的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第2旋转机作为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则车辆的燃料利用率是否变好的判定。在判定为车辆的燃料利用率变好的情况下,以电气通路量成为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第2旋转机作为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进行驱动动作。进行驱动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将经由流体式传动装置输入至第1输出轴的来自第1动力源的转矩的一部分向第2输出轴分配的转矩分配装置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知有一种如下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第1动力源,包括发动机和第1旋转机;流体式传动装置,经由流体传递来自上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第1输出轴,经由上述流体式传动装置被输入来自上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并且向前轮与后轮中的一方的车轮输出动力;第2输出轴,向上述前轮与上述后轮中的另一方的车轮输出动力;转矩分配装置,将输入至上述第1输出轴的转矩的一部分向上述第2输出轴分配;以及控制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7

246056所记载的全轮驱动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就是上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在该日本特开2007

246056中公开了以下内容:转矩分配装置具备:第2旋转机;差动装置,具有供上述第2旋转机连接的第1旋转构件、供上述第1输出轴与上述第2输出轴中的一方的输出轴连接的第2旋转构件、以及供上述第1输出轴与上述第2输出轴中的另一方的输出轴连接的第3旋转构件;以及卡合装置,将上述第1旋转构件、上述第2旋转构件以及上述第3旋转构件中的任意两个选择性地连接,另外,控制装置在上述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时通过控制上述第2旋转机的输出转矩,能够控制作为向上述前轮和上述后轮分配的转矩的比例的转矩分配比,并且在上述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时,能够将上述第2旋转机用作第2动力源。
[0003]然而,在上述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并不一定会将发动机的运转点控制在作为最适合于发动机的燃料利用率提高的运转点而预先决定的燃料利用率最佳点。若发动机的运转点偏离燃料利用率最佳点,则发动机的燃料利用率容易变差。另一方面,由于车辆整体的燃料利用率受到传递发动机的动力的路径的影响,所以即使将发动机的运转点控制为燃料利用率最佳点,也存在不一定为最佳的可能性。因此,在提高车辆整体的燃料利用率这一方面尚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车辆整体的燃料利用率提高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涉及具备流体式传动装置、第1输出轴、第2输出轴、转矩分配装置以及电子控制装置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第1动力源包括发动机和第1旋转机。上述流体式传动装置构成为经由流体传递来自上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上述第1输出轴构成为经由上述流体式传动装置被输入来自上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并且向前轮和后轮中的一方的车轮输出动力。上述第2输出轴构成为向上述前轮和上述后轮中的另一方的车轮输出动力。上述转矩分配装置构成为将输入至上述第1输出轴的转矩的一部分向上述第2输出轴分配。而且,上述转矩分配装置具备:第2旋转机;差动装置,具有供上述第2旋转机连接的第1旋转构件、供
上述第1输出轴和上述第2输出轴中的一方的输出轴连接的第2旋转构件、以及供上述第1输出轴和上述第2输出轴中的另一方的输出轴连接的第3旋转构件;以及卡合装置,构成为将上述第1旋转构件、上述第2旋转构件以及上述第3旋转构件中的任意两个选择性地连接。上述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在上述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时,能够通过控制上述第2旋转机的输出转矩来控制向上述前轮和上述后轮分配的转矩的比例亦即转矩分配比,并且在上述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时,通过调整在上述第1旋转机与上述第2旋转机之间进行电力的受授的电气通路中的电力的大小亦即电气通路量,并使用上述第2旋转机作为第2动力源,能够控制上述发动机的运转点,进行若以上述电气通路量成为用于使上述发动机的运转点成为目标运转点的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上述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上述第2旋转机作为上述第2动力源进行驱动动作则车辆的燃料利用率是否变好的判定,在判定为上述车辆的燃料利用率变好的情况下,以上述电气通路量成为上述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上述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上述第2旋转机作为上述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
[0006]根据上述的第1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由于进行若以在第1旋转机与第2旋转机之间进行电力的受授的电气通路中的电力的大小亦即电气通路量成为用于使发动机的运转点为目标运转点的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第2旋转机作为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则车辆的燃料利用率是否变好的判定,在判定为车辆的燃料利用率变好的情况下,以电气通路量成为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第2旋转机作为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所以能够使车辆整体的燃料利用率提高。
[0007]在上述第1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基础上,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可以构成为:当上述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并通过控制上述第2旋转机的输出转矩来控制上述转矩分配比时,在判定为若以上述电气通路量成为上述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上述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上述第2旋转机作为上述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则上述车辆的燃料利用率变好的情况下,将上述卡合装置切换为卡合状态,以上述电气通路量成为上述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上述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上述第2旋转机作为上述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
[0008]根据上述结构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由于当转矩分配装置的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并通过控制第2旋转机的输出转矩来控制转矩分配比时,在判定为若以电气通路量成为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第2旋转机作为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则车辆的燃料利用率变好的情况下,将卡合装置切换为卡合状态,以电气通路量成为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第2旋转机作为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所以能够使车辆整体的燃料利用率恰当地提高。
[0009]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基础上,上述卡合装置的卡合状态包括上述卡合装置伴随着滑动而被卡合的状态亦即滑移卡合状态、和上述卡合装置被完全卡合的状态亦即完全卡合状态,上述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将上述卡合装置的控制状态控制为卡合状态来控制上述转矩分配比。
[0010]根据上述结构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由于通过将卡合装置的控制状态控制为卡合状态来控制向前轮和后轮分配的转矩的比例亦即转矩分配比,所以能够使车辆整体的燃料利用率恰当地提高,并且能够维持前轮与后轮的转矩分配。
[0011]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基础上,上述电子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进行是否能够将上述卡合装置向卡合状态切换的判定,而且在上述电子控制装置判定为能够将上述卡合装置向卡合状态切换、并且判定为若以上述电气通路量成为上述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上述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上述第2旋转机作为上述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则上述车辆的燃料利用率变好的情况下,将上述卡合装置切换为卡合状态,以上述电气通路量成为上述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上述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上述第2旋转机作为上述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
[0012]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由于在判定为能够将卡合装置向卡合状态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包括:第1动力源,包括发动机和第1旋转机;流体式传动装置,构成为经由流体传递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第1输出轴,构成为经由所述流体式传动装置被输入来自所述第1动力源的动力并且向前轮和后轮中的一方的车轮输出动力;第2输出轴,构成为向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中的另一方的车轮输出动力;转矩分配装置,构成为将输入至所述第1输出轴的转矩的一部分向所述第2输出轴分配,这里,所述转矩分配装置具备第2旋转机、差动装置以及卡合装置,所述差动装置具有供所述第2旋转机连接的第1旋转构件、供所述第1输出轴和所述第2输出轴中的一方的输出轴连接的第2旋转构件、以及供所述第1输出轴和所述第2输出轴中的另一方的输出轴连接的第3旋转构件,所述卡合装置构成为将所述第1旋转构件、所述第2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3旋转构件中的任意两个选择性地连接;以及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在所述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时,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第2旋转机的输出转矩来控制向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分配的转矩的比例亦即转矩分配比,并且在所述卡合装置处于卡合状态时,能够通过调整在所述第1旋转机与所述第2旋转机之间进行电力的受授的电气通路中的电力的大小亦即电气通路量,并使用所述第2旋转机作为第2动力源来控制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点,进行若以所述电气通路量成为用于使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点为目标运转点的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所述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所述第2旋转机作为所述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则车辆的燃料利用率是否变好的判定,在判定为所述车辆的燃料利用率变好的情况下,以所述电气通路量成为所述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所述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所述第2旋转机作为所述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当所述卡合装置处于释放状态并通过控制所述第2旋转机的输出转矩来控制所述转矩分配比时,在判定为若以所述电气通路量成为所述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所述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所述第2旋转机作为所述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则所述车辆的燃料利用率变好的情况下,将所述卡合装置切换为卡合状态,以所述电气通路量成为所述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所述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所述第2旋转机作为所述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的卡合状态包括所述卡合装置伴随着滑动而卡合的状态亦即滑移卡合状态、和所述卡合装置完全卡合的状态亦即完全卡合状态,而且,所述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通过将所述卡合装置的控制状态控制为卡合状态来控制所述转矩分配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进行是否能够将所述卡合装置向卡合状态切换的判定,而且,在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判定为能够将所述卡合装置向卡合状态切换、并且判定为若以所述电气通路量成为所述目标电气通路量的方式使所述第1旋转机进行发电动作并使所述第
2旋转机作为所述第2动力源来进行驱动动作则所述车辆的燃料利用率变好的情况下,将所述卡合装置切换为卡合状态,以所述电气通路量成为所述目标电气通路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端淳奥田弘一高以良幸司今村达也叶畑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