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用潜水电机内外压平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999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用潜水电机内外压平衡结构,包括油囊、电机的机壳和底座,油囊包括囊壁和囊底,所述囊壁由依次连接的固定段、第一转折段、变形段和第二转折段组成,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油囊通过囊壁的固定段倒置固定于电机的机壳和底座之间,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处呈波浪形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处的台阶状连接改为波浪形状结构连接,增加囊底的厚度,减小囊底通过第二转折段的变形量,使得油囊在使用过程中变形较小,延长油囊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油囊工作状态时的高度,在油囊工作过程中,囊底与电机的机壳内下轴承座底部留有间隙,互相不干涉。互相不干涉。互相不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用潜水电机内外压平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潜水电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井用潜水电机内外压平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井用潜水电机与泵组合使用,由潜水电机轴伸端直接装上泵部件组成机泵合一的产品,潜入井下水中工作。而电机入水越深,受到的水压越大,电机内外的压差也越大,而压力过大会导致电机无法工作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电机中都安装调节内外压力平衡的装置,比如油囊。
[0003]如图1所示,现有油囊密封结构包括油囊3、电机的机壳1和底座2,油囊包括囊壁和囊底9,囊壁由依次连接的固定段5、第一转折段6、变形段7和第二转折段8组成,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油囊通过囊壁的固定段倒置固定于电机的机壳和底座之间。
[0004]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处呈台阶状连接,油囊在使用过程中,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处厚度较薄、变形较大,频繁使用后会导致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处老化,出现开裂等问题,从而导致密封失效,电机进水烧坏。且油囊在工作状态与电机的机壳内下轴承座4底部互相干涉,影响油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井用潜水电机内外压平衡结构。
[0006]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井用潜水电机内外压平衡结构,包括油囊、电机的机壳和底座,油囊包括囊壁和囊底,所述囊壁由依次连接的固定段、第一转折段、变形段和第二转折段组成,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油囊通过囊壁的固定段倒置固定于电机的机壳和底座之间,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处呈波浪形状连接。在不同的水压下,油囊尤其是第一转折段、变形段、第二转折段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形成不同样式的构造,以平衡电机内外的压差,保证电机的正常工作。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处呈波浪形状结构设置,将囊底上下端面隐藏在波峰和波谷之间,减小囊底通过第二转折段的变形量,即使增加囊底的厚度,仍减少了油囊工作状态时的高度,在油囊工作过程中,囊底与电机的机壳内下轴承座底部留有间隙,互相不干涉。
[0008]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段和囊底为较厚的硬性结构,所述变形段和第二转折段为较薄的柔性结构。因此,在不同的水压下,固定段和囊底不变形或者变形很小,主要用于对机构的支撑固定作用,而变形段和第二转折段变形大,是作为起调节压差作用的主要结构。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折段从固定段到变形段厚度逐渐变薄,距离固定段越远,可变形量越大。在电机入水深度加大,外界压力逐渐变大的过程中,第一转折段形状从向电机外弯曲的弧形结构变化为向电机内弯曲的弧形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下端侧壁向内冲压,在内壁形成凸起,油囊的固定段上具有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在底座挤压作用下,油囊的固定段与机壳内壁紧密结合,形成密封结
构。
[0011]作为优选,所述变形段在油囊变化过程中做压缩及拉伸的变形。在外界压力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变形段的变形是从向电机外拉伸到逐渐压缩最后向电机内拉伸。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折段在油囊变化过程中做压缩及拉伸的变形。在外界压力逐渐变大的过程中,第二转折段的变形是从向电机外拉伸变为向电机内压缩,最后向电机内展开拉伸。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处的台阶状连接改为波浪形状结构连接,增加囊底的厚度,减小囊底通过第二转折段的变形量,使得油囊在使用过程中变形较小,延长油囊的使用寿命;(2)、减少了油囊工作状态时的高度,在油囊工作过程中,囊底与电机的机壳内下轴承座底部留有间隙,互相不干涉。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油囊密封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机壳,2、底座,3、油囊,4、下轴承座,5、固定段,6、第一转折段,7、变形段,8、第二转折段,9、囊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18]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井用潜水电机内外压平衡结构,包括油囊3、电机的机壳1和底座2,油囊包括囊壁和囊底9,所述囊壁由依次连接的固定段5、第一转折段6、变形段7和第二转折段8组成,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油囊通过囊壁的固定段倒置固定于电机的机壳和底座之间,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处呈波浪形状连接。
[0019]固定段和囊底为较厚的硬性结构,所述变形段和第二转折段为较薄的柔性结构。
[0020]第一转折段从固定段到变形段厚度逐渐变薄,距离固定段越远,可变形量越大。
[0021]机壳下端侧壁向内冲压,在内壁形成凸起,油囊的固定段上具有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在底座挤压作用下,油囊的固定段与机壳内壁紧密结合,形成密封结构。
[0022]变形段在油囊变化过程中做压缩及拉伸的变形。第二转折段在油囊变化过程中做压缩及拉伸的变形。
[0023]如图2所示,该井用潜水电机内外压平衡结构在使用时,第一转折段从向外翻折到向电机内翻折,第二转折段向外翻折到向电机内翻折,翻折后,第二转折段与囊底连接处的波浪形状结构,始终将囊底上下端面隐藏在波峰和波谷之间,减小囊底通过第二转折段的变形量,即使增加囊底的厚度,仍减少了油囊工作状态时的高度,使得油囊在使用过程中变形较小,延长油囊的使用寿命;在油囊工作过程中,囊底与电机的机壳内下轴承座4底部留有间隙,互相不干涉。
[002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用潜水电机内外压平衡结构,包括油囊(3)、电机的机壳(1)和底座(2),油囊(3)包括囊壁和囊底(9),其特征是,所述囊壁由依次连接的固定段(5)、第一转折段(6)、变形段(7)和第二转折段(8)组成,第二转折段(8)与囊底(9)连接,油囊(3)通过囊壁的固定段(5)倒置固定于电机的机壳(1)和底座(2)之间,第二转折段(8)与囊底(9)连接处呈波浪形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用潜水电机内外压平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段(5)和囊底(9)为较厚的硬性结构,所述变形段(7)和第二转折段(8)为较薄的柔性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用潜水电机内外压平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卫兵米勇吴刚王依琪汤重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