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胶装置及包括控胶装置的纤维束控胶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2831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维护,方便回收多余树脂溶液的一种控胶装置及包括控胶装置的纤维束控胶设备。一种控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刮板,两个刮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供特种陶瓷纤维束丝穿过。一种包括控胶装置的纤维束控胶设备,依流程依次包括物料辊、盛放有树脂溶液的浸润槽、控胶装置、收卷装置。收卷装置。收卷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胶装置及包括控胶装置的纤维束控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纤维测试设备
,特别涉及包括控胶装置的纤维束控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GB/T 34520.4

2017附录B中提到:特种陶瓷纤维束丝需要在一定张力下在环氧树脂溶液中浸润,浸润上胶有手动上胶和机械浸胶两种方式:
[0003]一、手动上胶:
[0004]1、剪取一根约为500mm长的束丝,用手拿住两端浸入树脂胶液中,根据束丝的粗细及上胶情况,使其在胶液中往返一次或数次,甚至可以浸泡几分钟。
[0005]2、浸过胶的束丝,抖去多余的胶液,加一定的张力,固定在框架上,使束丝横向拉直绷紧在框架上,室温下晾干。
[0006]3、把固定着束丝的框架放在鼓风干燥箱内进行固化。
[0007]二、机械浸胶法
[0008]1.机械浸胶推荐装置。纤维束丝从绕线管经滚轮至浸胶槽中上胶。
[0009]2.进过滚轮除去多余的树脂胶液。
[0010]3.以一定张力卷绕在卷绕框中,并在室温下晾干。
[0011]4.把固定着束丝的卷绕框放在鼓风干燥箱内进行固化。
[0012]开始使用金属滚轮控胶有一定效果,使用次数多了后,滚轮表层有很多胶固化,会影响控胶效果,需要定期拆下烘烧掉表层固化的浸润胶,烘烧完的滚轮表层保护膜会烧损影响控胶效果,并每次拆卸会有不同滚轮磕碰风险,耗费人力。实际操作造成含胶量大于50%,表面有串珠。制样效果不理想。
[0013]然而,GB/T34520.4

2017要求:
[0014]7.1.1试样应浸胶均匀,表面笔直、平滑、光滑、无串珠状树脂硬化物。
[0015]7.1.2要求含胶量控制在35%~50%。
[0016]上述方法,一方面滚轮滚动附着胶,清洗需要用到大量有机溶剂及纱布;另一方面上胶过程,附着在滚轮上的胶容易将丝分叉,造成上胶需重复清洗后上胶,费时费力费耗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17]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维护,方便回收多余树脂溶液的一种控胶装置及包括控胶装置的纤维束控胶设备。
[0018]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控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刮板,两个刮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供特种陶瓷纤维束丝穿过。
[0019]进一步改进的是: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弹性板,第一间隙开设于弹性板,弹性板上下
两端部分别形成上述两个刮板。
[0020]进一步改进的是:弹性板上还开设有两道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沿水平方向开设,所述第二间隙沿竖直方向开设,第一间隙位于两个第二间隙之间,并且第一间隙的两端与两个第二间隙相连通,两个第二间隙和第一间隙形成了工字型的缝隙。
[0021]进一步改进的是: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铰接,弹性板设置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一端,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上设置有用于撑开弹性板的弹性件。
[0022]进一步改进的是:第一支架上活动设置有连接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设置于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与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有可释放的锁止装置。
[0023]进一步改进的是:第一支架上活动设置有收集容器,收集容器位于弹性板的正下方。
[0024]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弹性板材质为硅胶。
[0025]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控胶装置的厚度为1.5

2MM。
[0026]一种包括控胶装置的纤维束控胶设备,依流程依次包括物料辊、盛放有树脂溶液的浸润槽、控胶装置、收卷装置。
[0027]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控胶相对于滚轮更可控,同时简化滚轮控胶步骤,减少清洗滚轮、烘滚轮的工作。
[0028]2、较少浸润胶、有机试剂及纱布使用,节约环保。
[0029]3、避免因滚轮粘稠带来的丝分叉。
[0030]4、使用的材料本身相对原有技术滚轮控胶成本更小。
[0031]5、控胶装置下方放一个一次性杯子可以回收多余的胶液,可以重复使用,达到节约用胶效果。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包括控胶装置的纤维束控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控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弹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支架和连接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调解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8]参考图1至5,本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是一种包括控胶装置的纤维束控胶设备,依流程依次包括物料辊1、盛放有树脂溶液的浸润槽3、控胶装置4、收卷装置6,特种陶瓷纤维束丝m从物料辊1上进行放卷,通过若干导向辊2 的牵引,进入浸润槽3进行上胶,上胶后的特种陶瓷纤维束丝m在通过导向辊 2的引导通过控胶装置4进行除去多余的树脂胶液,之后在收卷装置6上进行收卷。
[0039]其中控胶装置4包括第一支架7,第一支架7上设置有弹性板8,弹性板8 上开设有第一间隙17和两道第二间隙19,第一间隙17位于两个第二间隙19 之间,并且第一间隙17的
两端与两个第二间隙19相连通。
[0040]两个第二间隙19和第一间隙17形成了工字型的缝隙,相对的,划一型缝隙容易造成上胶量偏低,工字型对于硅胶片闭合力度调节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具体的缝隙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解。
[0041]从而在弹性板8上形成了两个相配合的刮片20,特种陶瓷纤维束丝m穿过两个刮片20之间,通过两个刮片20刮除特种陶瓷纤维束丝m上多余的树脂溶液。
[0042]第一支架7上可上下滑移设置有连接部14,连接部14开设有通孔供第一支架7穿入。连接部14上设置有锁紧螺杆15,锁紧螺杆15用于锁定或者解锁连接部14在第一支架7上的位置,连接部14上开设有螺纹通孔供锁紧螺杆15 穿过。锁紧螺杆15可抵顶在第一支架7的周侧面,从而实现将连接部14定位在第一支架7的合适的位置上。
[0043]连接部14上铰接有第一支杆9和第二支杆10,第一支杆9和第二支杆10 的中端相铰接,如图2所示,弹性板8通过螺杆18设置在第一支杆9和第二支杆10的左端部,弹性板8的上端部与第一支杆9相连接,弹性板8的下端部与第二支杆10相连接。
[0044]第一支杆9和第二支杆10的右端部设置有弹簧11,弹簧11的两端分别于第一支杆9和第二支杆10固定连接。作用于弹簧11对第一支杆9和第二支杆 10右端部的弹力拉紧作用。保持弹性板8在第一支杆9和第二支杆10的左端部被拉紧、拉开的一种状态。
[0045]具体的,所述收卷装置6包括第二支架5,第二支架5上可转动设置在缠绕框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刮板,两个刮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供特种陶瓷纤维束丝穿过;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弹性板,第一间隙开设于弹性板,弹性板上下两端部分别形成上述两个刮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板上还开设有两道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沿水平方向开设,所述第二间隙沿竖直方向开设,第一间隙位于两个第二间隙之间,并且第一间隙的两端与两个第二间隙相连通,两个第二间隙和第一间隙形成了工字型的缝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铰接,弹性板设置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一端,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上设置有用于撑开弹性板的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鸿赐李亦坤张安东杨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立亚新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