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193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包括进气口、流道、第一级叶轮、第二级叶轮、回流导叶底座及节能器喷入通道。流道具有第一扩压段、第一转折段、回流段、第二转折段、第二扩压段及蜗壳流道。蜗壳流道连接第二扩压段。第一级叶轮配置于进气口与第一扩压段之间。第二级叶轮配置于第二转折段与第二扩压段之间。回流导叶底座具有位于回流段内的多个回流翼及连通于回流段的多个注入孔。每一个回流翼具有第一翼部、第二翼部及位于第一翼部与第二翼部之间的狭缝。所述多个注入孔分别落在所述多个狭缝内。节能器喷入通道连通于所述多个注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心式压缩机,有助于减少回流导叶底座之间的紊流产生,并提升压缩效率。并提升压缩效率。并提升压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二级离心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二级离心式压缩机包括第一级叶轮及第二级叶轮,其中第一级叶轮位于流道的上游,且第二级叶轮位于流道的下游。首先,第一流体(例如气态冷媒、空气或二氧化碳等)是自进口导叶沿着驱动轴的长轴方向流向第一级叶轮,接着,第一级叶轮对第一流体加压,并驱使第一流体沿着离心方向流入流道。接着,第一流体在流道的第一转折段产生转向,并沿着向心方向往第二级叶轮流动。详细而言,第二级叶轮对应流道的第二转折段配置,且节能器喷入通道连通于流道的第二转折段,以将第二流体(例如气态冷媒、空气或二氧化碳等)注入流道的第二转折段,使得第一流体及第二流体在流道的第二转折段形成第三流体。之后,第三流体流向第二级叶轮,并经第二级叶轮的加压沿着离心方向流向蜗壳流道
[0003]一般而言,第一级叶轮与第二级叶轮之间可设置有回流导叶底座,且来自节能器的第二流体是经由回流导叶底座上的多个回流翼的引导,以注入流道的第二转折段。进一步而言,相邻的任二个回流翼之间形成一个回流通道,且第二流体在回流通道中容易产生紊流,导致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无法均匀混合,并衍生出流体压损增加及空气动力效率下滑等问题,从而影响到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表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针对一种离心式压缩机,有助于减少回流导叶底座之间的紊流产生,并提升压缩效率。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离心式压缩机包括进气口、流道、第一级叶轮、第二级叶轮、回流导叶底座及节能器喷入通道。流道连通于进气口,且具有第一扩压段、连接第一扩压段的第一转折段、连接第一转折段的回流段、连接回流段的第二转折段、连接第二转折段的第二扩压段及连接第二扩压段的蜗壳流道。第一级叶轮配置于进气口与第一扩压段之间。第二级叶轮配置于第二转折段与第二扩压段之间。回流导叶底座配置于第一级叶轮与第二级叶轮之间,且具有位于回流段内的多个回流翼及连通于回流段的多个注入孔。每一个回流翼具有第一翼部、第二翼部及将第一翼部与第二翼部分隔开来的狭缝。所述多个注入孔分别落在所述多个狭缝内。节能器喷入通道连通于所述多个注入孔。
[000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回流翼的狭缝具有相对的二个出口,且所述二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为D。注入孔与一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介于1/4D至D之间。
[000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回流翼的第一翼部具有相对于狭缝的外端部,且每一个回流翼的第二翼部具有相对于狭缝的内端部。第一翼部的外端部与第二翼部的内端部之间的距离为S,且狭缝与第二翼部的内端部之间的距离介于3/4S至1/2S之间。
[000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回流翼的翼型包括凹凸翼型、平凸翼型、对称翼
型、S形翼型及平板翼型。
[000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离心式压缩机还包括驱动轴,且第一级叶轮与第二级叶轮套设于驱动轴上。
[001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注入孔的中心轴平行于驱动轴。
[00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注入孔的中心轴垂直于回流段。
[001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注入孔包括锥孔、直孔或锥孔及直孔的组合。
[001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回流翼的狭缝包括弧形狭缝或线性狭缝。
[001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回流导叶底座具有位于回流段内的第一表面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且所述多个注入孔贯通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
[001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回流翼的第一翼部及第二翼部凸出于第一表面。
[001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注入孔具有连通于狭缝的第一开口及相对于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的孔径小于第二开口的孔径。
[001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注入孔位于回流段邻近第一转折段处。
[001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注入孔位于回流段离向第二转折段处。
[001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离心式压缩机还包括节能器,连通节能器喷入通道并设置于离心式压缩机外。
[002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离心式压缩机还包括进气导叶,配置于进气口。
[002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回流导叶底座具有位于第一扩压段内的第三表面及相对于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且所述多个注入孔贯通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
[002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个回流翼的第一翼部及第二翼部凸出于第三表面。
[0023]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离心式压缩机中,第二流体的注入位置落在流道的回流段内,使得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在流至第二级叶轮之前具有较长的流动路径以均匀混合。另一方面,注入流道的回流段后的第二流体在狭缝中产生分流及进行第一次整流,接续,第二流体沿着回流翼的第二翼部的外周缘自回流段流向第二转折段,并进行第二次整流,使回流段内的第二流体与第一流体的流向一致,并减少紊流的产生,使得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得以在流道内均匀混合,据以减少流体压损并提升空气动力效率,从而提升离心式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0024]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5]图1A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离心式压缩机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1B是图1A的区域R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2A至图2C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回流导叶底座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
[0028]图3至图7是本技术其他实施例的回流导叶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0029]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离心式压缩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9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离心式压缩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A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离心式压缩机的剖面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区域R的放大示意图。请参考图1A及图1B,在本实施例中,离心式压缩机100可为二级离心式压缩机,且包括进气口110、流道120、进气导叶140、驱动轴150、第一级叶轮160、第二级叶轮170、回流导叶底座180及节能器喷入通道190。进气口110连通于流道120,其中进气导叶140配置于进气口110,且第一级叶轮160、第二级叶轮170、回流导叶底座180及节能器喷入通道190沿着流道120配置。另外,第一级叶轮160及第二级叶轮170套接于驱动轴150,以随驱动轴150同步且同向旋转。
[0032]详细而言,流道120具有第一扩压段121、第一转折段122、回流段123、第二转折段124、第二扩压段125及蜗壳流道130,且第一扩压段121、第一转折段122、回流段123、第二转折段124及第二扩压段125依序排列于进气口110与蜗壳流道130之间。
[0033]进气口110连通于第一扩压段121,且第一级叶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流道,连通于所述进气口,且具有第一扩压段、连接所述第一扩压段的第一转折段、连接所述第一转折段的回流段、连接所述回流段的第二转折段、连接所述第二转折段的第二扩压段及连接所述第二扩压段的蜗壳流道;第一级叶轮,配置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扩压段之间;第二级叶轮,配置于所述第二转折段与所述第二扩压段之间;回流导叶底座,配置于所述第一级叶轮与所述第二级叶轮之间,其中所述回流导叶底座具有位于所述回流段内的多个回流翼及连通于所述回流段的多个注入孔,且每一所述回流翼具有第一翼部、第二翼部及将所述第一翼部与所述第二翼部分隔开来的狭缝,所述多个注入孔分别落在所述多个狭缝内;以及节能器喷入通道,连通于所述多个注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回流翼的所述狭缝具有相对的二个出口,且所述二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注入孔与一所述出口之间的距离介于1/4D至D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回流翼的所述第一翼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狭缝的外端部,且每一所述回流翼的所述第二翼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狭缝的内端部,所述第一翼部的所述外端部与所述第二翼部的所述内端部之间的距离为S,且所述狭缝与所述第二翼部的所述内端部之间的距离介于3/4S至1/2S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回流翼的翼型包括凹凸翼型、平凸翼型、对称翼型、S形翼型及平板翼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轴,所述第一级叶轮与所述第二级叶轮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注入孔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驱动轴。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凯李训安
申请(专利权)人:復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