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天瑜专利>正文

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161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害虫防治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所述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包括外壳、触发机构、饵料和药剂盒,外壳四周外壁均等距开设有诱虫孔,触发机构安装在外壳内部,触发机构包括横板、上档杆和下档杆,横板设置在外壳内部,上档杆设置在横板上方,下档杆设置有两个,下档杆等距设置在横板底部,且下档杆分别位于上档杆的两侧,饵料设置有两个,饵料分别设置在横板的两侧,且横板两侧的饵料呈相互交错设置,饵料的一侧外壁均位于上档杆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同时内部空间较大,避免了药剂堵塞蚁道的情况,确保诱杀效果,操作简单,便于清理、更换,可以不接触被污染部分,不用费力拉紧弹簧件。不用费力拉紧弹簧件。不用费力拉紧弹簧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害虫防治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蚁是破坏性极大的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分布遍及25 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危害房屋建筑、水利堤坝、地下电力、农林作物等。
[0003]现在有许多白蚁防治方法,包括物理屏蔽、化学诱杀毒杀、微波高温等物理灭杀等手段手段,也有许多利用超声、二氧化碳气体和微波的专业白蚁检测手段。
[0004]但是限于成本和使用条件,对于家庭的长效防治来说,无需电源、结构简单的白蚁诱捕箱更为适用;其原理是将白蚁喜食的松木、纸壳等饵料放入箱中,引诱白蚁前来;隔一段时间将诱捕箱取出观察是否有白蚁进入;当白蚁数量较多时,在饵料上加入慢效毒剂,使白蚁将毒剂带回母巢,通过蚁群的喂哺行为将毒素传遍整个群落,使其整体灭绝;此类产品成本低廉,简单易用,可大范围灭杀周遭蚁群;但缺点是操作繁琐;而且引诱白蚁过少,不利于毒剂的传播;毒剂过少,不能全部杀死蚁群;毒剂过多,可能惊扰对环境敏感的白蚁,或是因毒性过强使白蚁提前死去而未能广泛传播药剂;因此还需要专业经验判断投药时机和投药量。
[0005]为了提高使用方便性,在这种诱杀箱的原理基础上,国外还推出了更好的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对比文件US6834611B2,将内部装有药剂的木质饵料与弹簧件固定束缚到一起,当饵料被啃食毁坏后,弹簧件脱离束缚弹起,提醒用户此处有白蚁,饵料可替换,同时饵料内的药剂也会被白蚁取食,上述产品结构简单,灭杀效果好,受到市场认可,国内也有一些专利技术采用类似的方案,例如对比文件CN201821312217.6、CN202120866896.7等。但这些方案都有共同的缺点,包括:
[0006]1)需要定制的饵料。饵料的尺寸需要与其弹簧件和束缚部件精密配合。白蚁取食饵料中毒剂的时机也需要通过特定的饵料形状及毒剂位置来控制。这就使用户只能使用专门定制的饵料。当蚁群数量、耐药性等条件变化时,用户也难以自行对投药量进行灵活调整。
[0007]2)由于饵料需要足够大以吸引白蚁,同时又使饵料尽快被咬穿,以使弹簧件和药剂产生作用,因此饵料及装置本身多采用高、细结构,大多需要埋入地下,不适用于地板等室内环境,埋入地下也需要专门的工具来提前挖洞。
[0008]3)单一的饵料和弹簧件过于简单,无法表征白蚁来向。
[0009]4)由于需要尽快拉断饵料,弹簧件往往使用较为坚固且蓄能较大的金属弹簧。而大部分白蚁喜潮湿环境,金属弹簧有生锈劣化的隐患。
[0010]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白蚁检测诱杀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于清理、更换的白蚁检测
诱杀装置。
[0012]本技术提供的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包括:外壳、触发机构、饵料和药剂盒,外壳四周外壁均等距开设有诱虫孔,触发机构安装在外壳内部,触发机构包括横板、上档杆和下档杆,横板设置在外壳内部,上档杆设置在横板上方,下档杆设置有两个,下档杆等距设置在横板底部,且下档杆分别位于上档杆的两侧,饵料设置有两个,饵料分别设置在横板的两侧,且横板两侧的饵料呈相互交错设置,饵料的一侧外壁均位于上档杆下方,饵料的另一侧外壁分别位于对应的下档杆下方,且饵料的底端均与外壳的底部内壁相接触,药剂盒设置有两个,药剂盒均设置在饵料上方,药剂盒的底部的两侧均分别与外壳对应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药剂盒的底部均通过触发机构进行支撑。
[0013]优选的,触发机构还包括滑套,滑套设置有两个,滑套分别设置在横板的两侧,下档杆相对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滑套底部转动连接,滑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滑槽,上档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
[0014]优选的,触发机构还包括自锁伸缩杆,自锁伸缩杆包括螺杆和螺套,螺杆设置在药剂盒之间,且螺杆的底端与上档杆固定连接,螺杆外侧螺纹连接有螺套,螺套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片,药剂盒的底部均与支撑片接触。
[0015]优选的,螺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0016]优选的,旋钮顶部设有配重块。
[0017]优选的,旋钮顶部搭接有顶盖,顶盖覆盖在外壳的顶部上方。
[0018]优选的,药剂盒的横截面呈扇形设置,药剂盒顶部均开设有敞口,药剂盒内部均等距固定连接有隔板。
[0019]优选的,外壳包括上壳和底壳,上壳底部外侧套有底壳,且上壳与底壳滑动连接,药剂盒的底部两侧均分别与上壳对应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
[0020]优选的,顶盖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耳,凸耳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标识杆,标识杆的顶端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翻板,标识杆的底端内部均滑动插接有定位杆,定位杆一端均与对应的诱虫孔滑动插接。
[0021]优选的,底壳相对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凹槽,上壳相背的两侧外壁与凹槽内壁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凸起条,上壳两侧的凸起条分别与对应凹槽内的凸起条相配合。
[002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提供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其基本原理是饵料被啃食到一定程度同时未被啃食干净时,机关才会触发,白蚁取食饵料中毒剂的时机不需要通过特定的饵料形状及毒剂位置来控制,可以保证此时吸引的白蚁数量,确保药剂被足够数量的白蚁带回蚁巢,同时内部空间较大,避免了药剂堵塞蚁道的情况,确保诱杀效果。
[0024]2、本技术提供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利用互承结构搭建机关,无需特制饵料,饵料大小、尺寸、种类,药剂的种类及施用量,以及承压大小均可自由调节,非常灵活,无需使用专门定制的饵料;当蚁群数量、耐药性等条件变化时,用户可非常方便地根据当地环境、白蚁种类食性、耐药性等进行投药量的个性化调整。
[0025]3、本技术提供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旋钮倾倒后可直观判断此处出现白蚁,通知用户白蚁出现在周围,可更换饵料,依据倾倒方向大致判断断裂的是哪一个饵料,从而大致判断白蚁来源方向。
[0026]4、本技术提供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装置可做的较为扁平,高度尺寸可调,可以装入门框、踢脚线等狭长结构中使用,也可紧贴墙壁、地板使用,不仅适合室外环境,对于民居的室内环境也非常适合,埋入地下不需要专门的工具来提前挖洞。
[0027]5、本技术提供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结构简单耐用,均为轻质的高分子(塑料)材质。相比较传统解决拉断饵料问题,采用弹力在特定范围的金属弹簧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白蚁啃食,自动启动触发机构,让互承结构垮塌实现药剂倾倒,所有材料均为惰性材质,不担心受潮生锈和损坏,大大提高了白蚁检测诱杀装置的使用寿命及因生锈对药剂的污染。
[0028]6、本技术提供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操作简单,便于清理、更换,可以不接触被污染部分,不用费力拉紧弹簧件等。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白蚁检测诱杀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四周外壁均开设有诱虫孔(5);触发机构(2),所述触发机构(2)安装在外壳(1)内部,所述触发机构(2)包括横板(21)、上档杆(22)和下档杆(23),所述横板(21)设置在外壳(1)内部,所述上档杆(22)设置在横板(21)上方,所述下档杆(23)设置有两个,所述下档杆(23)等距设置在横板(21)底部,且下档杆(23)分别位于上档杆(22)的两侧;饵料(3),所述饵料(3)设置有两个,所述饵料(3)分别设置在横板(21)的两侧,且横板(21)两侧的饵料(3)呈相互交错设置,所述饵料(3)的一侧外壁均位于上档杆(22)下方,所述饵料(3)的另一侧外壁分别位于对应的下档杆(23)下方,且饵料(3)的底端均与外壳(1)的底部内壁相接触;药剂盒(4),所述药剂盒(4)设置有两个,所述药剂盒(4)均设置在饵料(3)上方,所述药剂盒(4)的底部的两侧均分别与外壳(1)对应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药剂盒(4)的底部均通过触发机构(2)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2)还包括滑套(24),所述滑套(24)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套(24)分别设置在横板(21)的两侧,所述下档杆(23)相对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滑套(24)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套(24)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滑槽(25),所述上档杆(2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滑槽(25)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检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2)还包括自锁伸缩杆(26),所述自锁伸缩杆(26)包括螺杆(261)和螺套(262),所述螺杆(261)设置在药剂盒(4)之间,且螺杆(261)的底端与上档杆(22)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天瑜
申请(专利权)人:高天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