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天瑜专利>正文

一种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35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所述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包括固定篦与活动篦,所述固定篦的顶部为平面,所述活动篦的顶部中央到四周高度平滑递减,且所述活动篦中央顶部为圆滑形状;所述固定篦包括环形篦,所述环形篦设置于固定篦的中部,所述活动篦的中部设置有球笼篦,所述球笼篦为镂空的半球形,所述球笼篦嵌套入环形篦中;所述固定篦还包括框体、多个第一篦条扇叶,多个所述第一篦条扇叶均匀的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篦的四周,所述活动篦还包括多个连接在球笼篦四周的第二篦条扇叶,第一篦条扇叶和第二篦条扇叶均为螺线型,且相互嵌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具有透水率高、积水引流、避免堵塞同时不影响交通的优点。通的优点。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城市居住密度大,道路建设完善,导致雨水缺少土层等疏解通路,城市排水几乎单纯依靠下水管道。而一旦遭遇较大降水,管路及管路入口便很容易被急流裹挟的污泥和落叶堵塞,导致严重的积水、内涝。
[0003]针对于此,有一些针对雨水篦子的改进性设计尝试得以应用,例如公告号为CN201210169965.4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涡轮雨水篦子,其将篦子改造为涡轮形,意图以漩涡水流将漂浮杂物引流到四周,以高低差减少落叶等大面积杂物的堵塞。
[0004]但是上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篦子需要避免影响交通,其高度仍设置于路面以下,因此水流依然会由四周向篦子中央流动,漩涡效应不显著,而向内涌入的水流也依然会导致杂物的集中堵塞,因此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除此以外还有现有技术还有一些利用水流、水压驱动活动部件运动的设计,但是大部分均为转动或下陷结构,并不能解决由于地势而导致的水流集中问题,而复杂的结构也导致实用性下降,难以实际应用。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积水向篦子四周引流,最大限度的减少水流带动污物积聚导致堵塞的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包括固定篦与活动篦,所述固定篦的顶部为平面,所述活动篦的顶部中央到四周高度平滑递减,且所述活动篦中央顶部为圆滑形状;
[0008]所述固定篦包括环形篦,所述环形篦设置于固定篦的中部,所述活动篦的中部设置有球笼篦,所述球笼篦为镂空的半球形,所述球笼篦嵌套入环形篦中;
[0009]所述固定篦还包括框体、多个第一篦条扇叶,多个所述第一篦条扇叶均匀的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篦的四周,所述框体固定安装在多个第一篦条扇叶的外周,相邻的两个第一篦条扇叶之间形成间隙;
[0010]所述球笼篦底部连接有限高槽,所述限高槽可卡入环形篦的底部且平时位置低于环形篦的底部;所述限高槽四周固定安装有第二篦条扇叶,所述第二篦条扇叶嵌套于第一篦条扇叶之间的所述间隙中;
[0011]所述第一篦条扇叶和第二篦条扇叶的顶部及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和透水孔;
[0012]所述框体的底部设置有向内伸出的支撑槽,所述第二篦条扇叶边缘延伸至支撑槽内;
[0013]所述活动篦的底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有浮子;所述固定篦的底部安装有有竖直的限位件,所述浮子嵌入限位件中。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篦条扇叶和第二篦条扇叶包括螺线篦条与横向篦条,螺线篦条的形状为由内而外延伸的螺线,使第一篦条扇叶和第二篦条扇叶整体呈涡轮状向外辐射,所述横向篦条横向连接在两个螺线篦条之间,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邻的螺线篦条与横向篦条之间,所述螺线篦条为双数。
[0015]优选的,第二篦条扇叶的截面存在高低差。
[0016]优选的,所述浮子为中空结构,外形为纺锤流线型。
[0017]优选的,所述浮子为同等高度的多个浮子模块并联。
[0018]优选的,所述限高槽或支撑槽的顶部设有弹簧支撑件。
[0019]优选的,所述篦子整体及框体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方形。
[0020]优选的,所述浮子的底部安装有可转动的涡轮叶片形刮刀。
[002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通过高低差、螺线形篦条,使篦子不易被污物包覆,能够保留透水空间,也能起到一定的引流冲刷污物的作用;
[0023]2、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升起的活动篦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积水向篦子四周引流,最大限度的减少水流带动污物积聚导致的堵塞问题;
[0024]3、篦条承压和浮子上浮时活动篦的起伏活动,能够起到搅动篦子四周路面堵塞污物的作用;浮子底部的涡轮叶片刮刀,也可以在水中起伏或水流冲击作用下搅动水下堵塞物,起到疏浚下水管口的作用;
[0025]4、平时篦子不高于地面,不影响路面通行。大范围降水时使用浮子带动活动篦上升,活动篦受压自动回落同样不会影响车辆和行人,且不易受压损坏。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爆炸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剖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中多个浮子并连的立体图;
[0031]图6为本技术中涡轮叶片形刮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中第二篦条扇叶的截面图,其中A1、A2和A3分别为第二篦条扇叶三种不同实施例的截面图。
[0033]图中标号:1、固定篦;11、框体;111、第一翻边;112、第二翻边;113、支撑槽;12、第一篦条扇叶;13、第一通孔;14、第一透水孔;15、间隙;16、环形篦;2、活动篦;21、限位部;22、球笼篦;23、第二篦条扇叶;24、第二通孔;25、第二透水孔;3、限位件;4、连杆;5、浮子;6、弹簧支撑件;7、涡轮叶片形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5]请结合参阅图1

4,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包括固定篦1与活动篦2,所述固定篦1的顶部为平面,所述活动篦2的顶部中央到四周高度平滑递减,且所述活动篦2中央顶部为圆
滑形状;
[0036]所述固定篦1包括环形篦16,所述环形篦16设置于固定篦1的中部,所述活动篦2的中部设置有球笼篦22,所述球笼篦22为镂空的半球形,所述球笼篦22嵌套入环形篦16中;
[0037]所述固定篦1还包括框体11、多个第一篦条扇叶12,多个所述第一篦条扇叶12均匀的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篦16的四周,所述框体11固定安装在多个第一篦条扇叶12的外周,相邻的两个第一篦条扇叶12之间形成间隙15;
[0038]所述活动篦2还包括限位部21,所述球笼篦22固定于限位部21的顶部,所述限位部21的四周均匀的固定安装有第二篦条扇叶23,所述第二篦条扇叶23嵌套于所述间隙15中;
[0039]所述第一篦条扇叶12的顶部及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3和第一透水孔14,所述第一透水孔14与第一通孔13相连通,所述第二篦条扇叶23的顶部及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24和第二透水孔25,所述第二透水孔25与第二通孔24相连通;
[0040]所述限位部21与环形篦16之间形成竖直的限高槽,所述限高槽可卡入环形篦16的底部且平时位置低于环形篦16的底部;
[0041]所述框体11的外缘向下翻折形成第一翻边111,所述第一翻边111向内翻折形成第二翻边112,所述第二翻边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式防堵雨水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篦与活动篦,所述固定篦的顶部为平面,所述活动篦的顶部中央到四周高度平滑递减,且所述活动篦中央顶部为圆滑形状;所述固定篦包括环形篦,所述环形篦设置于固定篦的中部,所述活动篦的中部设置有球笼篦,所述球笼篦为镂空的半球形,所述球笼篦嵌套入环形篦中;所述固定篦还包括框体、多个第一篦条扇叶,多个所述第一篦条扇叶均匀的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篦的四周,所述框体固定安装在多个第一篦条扇叶的外周,相邻的两个第一篦条扇叶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活动篦上设有限高槽,所述球笼篦底部与限高槽连接,所述限高槽可卡入环形篦的底部且平时位置低于环形篦的底部;所述限高槽四周固定安装有第二篦条扇叶,所述第二篦条扇叶嵌套于第一篦条扇叶之间的所述间隙中;所述第一篦条扇叶和第二篦条扇叶的顶部及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和透水孔;所述框体的底部设置有向内伸出的支撑槽,所述第二篦条扇叶边缘延伸至支撑槽内;所述活动篦的底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有浮子;所述固定篦的底部安装有有竖直的限位件,所述浮子嵌入限位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防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天瑜
申请(专利权)人:高天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