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1545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内设有处理室,所述处理室内设有转盘部,所述转盘部上对称设有限位部,所述转盘部中间区域设有光照模块;所述操作箱上部设有冷却装置;所述操作箱的侧壁对称设有第一冷却部;所述操作箱的一侧设有箱门,所述操作箱于远离箱门的一侧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操作箱于排气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冷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散发处理室内LED灯带、LED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量,避免热聚集效应,可以有效控制处理室内的温度,满足样品光解反应的温度要求,保证稳定的光解条件,进一步保障了光解的效果,提高反应的处理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活菌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何能够高效灵敏的检测死细菌中存在的活细菌数量在实际应用中至关重要,包括食品安全检查,饮用水质量控制和药物诊断等。而传统使用的细菌培养的检测方法,既费时又不够灵敏。 以PCR为基础的替代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和高灵敏度特点,然而,基于PCR的检测方法并不能有效的将活细胞和死细胞区分开来。
[0003]为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采用新型DNA修饰染料

叠氮碘化丙锭(PMA) 成功的克服了上述问题。PMA是一种不具有细胞膜透性的染料,因此其仅能够选择性的共价修饰不具有完整细胞膜的死细菌的DNA,而不能修饰细胞膜完整的活细菌中的DNA。 PMA是一种与DNA具有高度亲和性的光反应染料。该染料可以嵌入在双链DNA中,当暴露在强烈的可见光下时可以与DNA形成共价连接,从而实现对DNA的化学修饰。而经修饰后的DNA将不能通过PCR进行扩增。因此,只需在进行PCR检测前使用PMA预处理细菌样本,就能够选择性的检测活细菌,此方法敏感性高,检测结果可靠。
[0004]为达到上述效果,使用PMA预处理细菌样本的步骤至关重要,基于PMA染料的特性,需要配套可以用来对PMA及其他光反应染料进行光处理的设备。现有技术中,此类设备存在以下问题:设备的反应室中只能放置固定尺寸的离心管,而且处理数量有限;另外,当离心管较多的时候,不能保证每个离心管获得均匀照明,造成实验误差;同时,对于对温度条件有要求的光解反应,由于现有技术设备散热效果一般,容易在内部产生热聚集效应,一般难以操作,通常是在离心管附近放置碎冰的方式降温,但是这种方法极不方便,同时由于碎冰对光有一定的折射,使得光解过程不稳定,对光解效果造成影响,并延长了反应的时间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内设有处理室,所述处理室内设有转盘部,所述转盘部上对称设有限位部,所述转盘部中间区域设有光照模块;所述光照模块包括第一LED灯带、第二LED灯带,所述第一LED灯带、第二LED灯带分别设置于处理室上方;
[0008]所述操作箱上部设有冷却装置;所述操作箱的侧壁对称设有第一冷却部;
[0009]所述操作箱的一侧设有箱门,所述操作箱于远离箱门的一侧设有排气装置;
[0010]所述操作箱于排气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冷却部。
[0011]本技术中,通过操作箱上方设置的冷却装置、操作箱四周设置的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排气装置,通过顶部降温、侧边抽风排气、侧壁导热相结合,可以有效散发处理室内LED灯带、LED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量,避免热聚集效应,可以有效控制处理室内的温度,满足样品光解反应的温度要求,保证稳定的光解条件。
[00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转盘部,可以在反应过程中低速转动,使得反应过程中离心管内的混合液有内部微流动,染色剂与待测样品中的死细菌可充分反应,可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预处理的效果。通过设置箱门,便于从侧面放置和取出处理的离心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热交换板,所述热交换板的中间区域为导冷区,所述导冷区的外侧设有导热区;还包括半导体制冷模块、散热模块、排气模块,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的一侧与导冷区贴合连接,所述散热模块一侧与导热区贴合连接,所述散热模块的另一侧面向排气模块。
[0014]本技术的冷却装置,一方面,半导体制冷模块通过热交换板的导冷区对操作箱上方制冷降温,另一方面,导热区通过散热模块将热量快速传递,并在一端通过排气模块快速排除,达到快速降温。
[0015]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为环形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对称设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一端面向排气模块。通过导热柱的作用,可以快速提高热交换速率。
[0016]优选的,所述排气模块为散热风扇。
[0017]进一步的,所述箱门内侧设有第一隔热反光层;所述处理室下方设有第二隔热反光层。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反光层为铝箔反光膜, 所述第二隔热反光层为铝箔反光膜。
[0019]通过此设置,可以保证没有直接连接具有降温功能组件的位置不会产生热聚集,而使得局部温度过高。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部为矩形冷却部,所述第二冷却部为回字形冷却部,回字形冷却部的中部区域用于安装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设于第二冷却部的中部区域,所述排气装置与处理室连通。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连接板层、导热层、冷凝层、第二密封连接板层,所述导热层中部设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设有冷却液层。
[0022]优选的,所述导热层为超导六方晶石墨烯层,可以有效提升散热换热能力。
[0023]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层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面板、冷凝背板;所述冷凝面板面向真空腔;所述冷凝面板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冷凝区、第二冷凝区,所述第一冷凝区对称设置于第二冷凝区的两侧。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凝区表面对称设有弧形毛细结构,所述第二冷凝区表面对称设有网格形毛细结构。通过此设置,可以冷凝层形成液体回流专用通道,让冷却液回流从无序变为有序,从低速变高速,有效提升导热效率。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却部与第一冷却部结构相同。
[0026]本技术的第一冷却部,通过导热层快速吸热,吸热后冷却液层的液体气化吸收热量,飘浮到冷端的冷凝层凝结成液体释放热量,并在冷凝层的毛细作用下回流到热端
的真空腔,通过气液转换这一循环往复的方式快速进行热传导。
[0027]本技术通过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的作用,可以在操作箱的四周进行快速的热传导,对处理室内部实现快速降温。
[002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对称连接有安装环套;
[0029]还包括弹性限位圈,所述弹性限位圈与安装环套配合连接。
[0030]进一步的,本技术限位部环形排布于转盘部表面,所述限位部的数量为12

54个。通过本技术限位部的设置,可以满足微量离心管在处理室内固定并进行反应的要求,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处理样品的数量。
[003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限位圈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外侧对称设有磁吸贴片,所述限位环连接有弹性薄膜,所述弹性薄膜中部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尺寸依据使用的离心管规格设置,优选的,针对1.5mL、2mL规格的离心管,限位孔的孔径为9.5

10.5mm,针对0.2mL、0.5mL的离心管,限位孔的孔径为6

7.5mm。通过此设置,对于尖底或圆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内设有处理室,所述处理室内设有转盘部,所述转盘部上对称设有限位部,所述转盘部中间区域设有光照模块;所述光照模块包括第一LED灯带、第二LED灯带,所述第一LED灯带、第二LED灯带分别设置于处理室上方;所述操作箱上部设有冷却装置;所述操作箱的侧壁对称设有第一冷却部;所述操作箱的一侧设有箱门,所述操作箱于远离箱门的一侧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操作箱于排气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冷却部;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热交换板,所述热交换板的中间区域为导冷区,所述导冷区的外侧设有导热区;还包括半导体制冷模块、散热模块、排气模块,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的一侧与导冷区贴合连接,所述散热模块一侧与导热区贴合连接,所述散热模块的另一侧面向排气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为环形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对称设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一端面向排气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内侧设有第一隔热反光层;所述处理室下方设有第二隔热反光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部为矩形冷却部,所述第二冷却部为回字形冷却部,所述排气装置设于第二冷却部的中部区域,所述排气装置与处理室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提高反应稳定性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财慧姚丽锋丁琦王小玉李碧霞郑维娜符家忍张晴阳冯家望
申请(专利权)人:拱北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